绿色防控技术的集成与示范
农作物重大病虫灾害的实时监测和预警是及时、有效地控制其暴发成灾的先决条件之一。农作物病虫草鼠等生物灾害的发生受农作物布局、栽培耕作制度、品种抗性、害虫的迁飞和滞育规律、病害流行规律、农田小气候及气象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鉴于我国幅员辽阔、耕作栽培制度各不相同,加之气候条件千变万化,灾害性气候经常发生,致使我国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情况非常复杂,对农作物稳产丰产威胁巨大。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的预警和治理除了...
查看更多科学用药
科学用药技术指的是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环境友好型农药,优化集成农药的轮换使用、交替使用、精准使用和安全使用等配套技术,加强农药抗药性监测与治理,普及规范使用农药的知识,严格遵守农药安全使用间隔期,通过合理使用农药最大限度降低农药使用造成的负面影响。种子处理即小麦种子药剂包衣或拌种处理,从而使小麦种子具备一定的病虫害抗性,这种方法可以有效预防小麦种子和土壤带来的病虫害,整体效果良好,同时可以降低...
查看更多生物防治技术
小麦病虫害的生物防治技术主要是利用生物制剂(如抗生素、昆虫调节剂等)或者害虫的天敌对小麦病虫害进行防治。这一防治技术旨在保护利用天敌,使昆虫种群自然控制系统的天敌因子群作用得到有效发挥。生物防治技术不仅能够实现有效防治的目标,还能保护生态环境,是未来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发展的趋势。生物防治是一种以虫治虫、以螨治螨、以菌治虫、以菌治菌等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图109至图116)。以捕食螨、赤眼蜂、丽蚜小蜂、瓢虫...
查看更多生态调控技术
生态调控技术是指采取推广抗病虫品种、优化作物布局、培育健康种苗、改善水肥管理等健康栽培措施,并结合农田生态工程、果园生草覆盖、作物间套作、天敌诱集带等生物多样性调控与自然天敌保护利用等技术,改造病虫害发生源头及滋生环境,人为增强自然控害能力和作物抗病虫能力,达到保益灭害、提高效益、保护环境的目的。小麦条锈病生态调控的关键环节是改造小麦条锈菌越夏基地。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海拔越夏区具体情况,减少高海拔...
查看更多理化诱控技术
理化诱控技术指利用害虫的趋光性、趋化性,通过布设色板、灯光、昆虫信息素、气味剂等诱集并消灭害虫的控害技术,其主要可分为物理诱控技术和昆虫信息素诱控技术。在害虫发生量较小时,理化诱控技术可以起到较好的控虫控害作用,但当虫量过大时,只能降低田(园)间虫口基数,控虫控害效果有限,需要与其他措施配合控制害虫。色板诱控主要是基于害虫对于颜色的敏感度,通过色板上的黏胶对病虫进行防控,减少田间虫口基数和落卵量而...
查看更多农业防治技术
通过调整和改善作物的生长环境,以增强作物对病、虫、草害的抵抗力,创造不利于病原物、害虫和杂草生长发育或传播的条件,以控制、避免或减轻病、虫、草害。主要措施有推广种植具有抗性的优良品种、推广科学施肥和节肥技术、精细整地、科学播种、加强田间管理等。农业防治如能同物理、化学防治等配合进行,可取得更好的效果。根据当地的生产条件、区域特点及小麦病虫害发生情况,因地制宜地选用抗病虫害能力强、品质高、专用性强和...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