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中国土壤图

反映中国土壤类型、组合及其分布规律,展示中国土壤资源总体面貌和区域特征的土壤专业图件。

反映中国土壤类型、组合及其分布规律,展示中国土壤资源总体面貌和区域特征的土壤专业图件。根据中国土壤图可以粗略地估算和评价国家土壤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不仅为国家进行自然区划、农业区划、土壤利用改良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是编制全国土壤资源图、土壤肥力图、土壤退化图、土壤生态类型图、土地资源图的基础图;它对中国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农业生产的合理配置、国土整治、环境保护、国防建设等均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中国现代土壤科学研究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至今已有60年的历史,作为开创性的土壤地理学科分支首先得到发展,中国土壤图的编制也相应地随之开展。根据各个时期中国土壤图所反映的学术思想、基本内容以及制图原则和方法,可概分为5个阶段。①30~40年代,国内土壤科学工作者进行过各种比例尺的土壤调查制图和路线约测工作,编制了地区性的中、小比例尺和全国性小比例尺土壤图,这一阶段大于1∶1000万的中国土壤图主要有5幅,在分类和制图单元中反映了大土类的概念。由于当时对土壤类型的认识不深和划分粗放,全国性的调查资料比较粗略甚至有空白,主要以土区为制图单元,故这些图件只是初步地反映了全国各地区土壤的基本特征和分布概况。②50年代,先后开展了大规模的以自然区划、流域规划、宜农、宜林荒地开垦和水土保持为目的的土壤调查制图工作,为编制小比例尺土壤图累积了不少新的基础资料。同时,国内土壤工作者进一步吸收了土壤发生学观点和土壤地带性学说,并贯穿到土壤制图的实践中。随着土壤分类、命名和分布规律的研究及资料的累积,已发展到以类型为制图单元的土壤类型图。这一阶段全国土壤图共编过5幅,主要以发生土类为制图单元的基础,比较清晰地反映了中国土壤的分布规律,开始重视耕种土壤的表示,图幅内容和细度均有较大的提高,但因过分强调土壤的地带性,还不能十分确切地反映全国土壤资源的客观实际情况。③60年代,除继续进行区域性土壤考察外,国家又陆续组织了边远地区的科学考察和荒地考察工作。1958年起开展了以农耕地土壤为重点的全国第一次土壤普查,通过广泛的调查研究,对耕种土壤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重视,这一阶段编制的全国土壤图约有3~4幅,其中有马溶之编制的1∶1000万《中国土壤图》(见《国家自然地图集》,1965)。此阶段的全国土壤图反映土壤类型的基本分布规律更为清楚,更加重视耕作土壤的表示,但过分地强调了耕作土壤制图单元的独立划分,未能切实地根据耕种后土壤属性变化的不同情况划分和表示,以致在土壤分类和制图上均有不切实际的夸大。④70年代,为发展生产和科学事业,70年代上半期,国家进一步组织了西藏、新疆、黑龙江、贵州以及西沙群岛等边远和南海地区深入的考察,这一阶段的中国土壤图在统一的分类和制图单元系统中,根据土壤属性变化的程度,表示了不同分类等级的农耕地土壤,对山地土壤也以不同形式反映出来。由李锦、周明枞、周慧珍编制的1∶400万《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图》(1978)挂图正式出版。70年代后半期,还结合中国土壤图的编制开展了制图方法论的研究,对制图原则、依据、制图单元、图斑结构、制图综合、制图方法等进行系统的探索。但由于地理发生分类系统使同一生物气候带的土壤简单化,加之对图斑中次要和面积小的土壤类型未有足够的重视,导致以单区为主的制图方法,土壤制图的定量化程度不够,影响准确地进行对土壤资源的统计和评价。⑤80年代,随着生产对土壤科学多方面的需求,全国性土壤图由单一的中国土壤图、土壤图组,发展到运用系列成图的观点和方法编制中国土壤图集,熊毅、李锦等编制的《中国土壤图集》是其代表,为了加强土壤制图定量化,在土壤分类由强调形成条件转变为依据属性的同时,还提出了单区复区图斑并重的制图原则,改变了过去套地带以单区为主的作法,以利于统计和评价土壤资源、研究复区图斑的内涵,采用了以基本图幅资料、必要的土壤调查和卫星象片判读三结合的制图方法。这体现在李锦、曹锦铎、王鹤林等拟制的《中国1∶100万土壤图制图规范》一书中。

50多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需要和研究工作的进展,中国土壤图在图幅内容、制图理论和方法上均有较大进展,而且在制图指导思想上愈来愈注意科学性与生产性相结合。以最新出版的1∶1000万《中国土壤图》(《中国土壤》,第二版附图,1987)为例,它所反映的土壤分布规律有如下特点:①土壤水平分布规律,由于水热条件和大地貌的影响,土壤分布大致呈现纬度和经度地带性。如中国东部自南往北随热量改变由砖红壤赤红壤、红壤、黄棕壤、棕壤到暗棕壤。温带由东向西,即由暗棕壤、黑土、黑钙土栗钙土棕钙土灰棕漠土。西藏高原的隆升影响亚热带、暖温带、温带某些水平带土壤的向西延伸。②土壤垂直分布规律,随山体高度增加,温度降低、湿度增大,生物类型改变,土壤类型产生垂直更替变化,形成垂直带谱。如太行山为褐土—山地褐土—山地棕壤。喜马拉雅山南侧墨脱地区由山地砖红壤—山地红壤—山地黄壤—山地黄棕壤—山地暗棕壤亚高山草甸土高山草甸土。垂直带谱因所处的水平地带不同,类型各异。③高原土壤垂直和水平复合分布规律,青藏高原海拔4000米以上,原面辽阔而有起伏,由于生物气候带的分异,由东南到西北,依次出现亚高山草甸土高山草甸土高山草原土高山漠土等水平地带。高原面上的山地则在不同基带土壤之上均为高山寒漠土。高原边缘山地土壤垂直结构类型多样,按基带土壤和垂直带组成归纳为湿润型、半湿润型和干旱型。④岩性土、水成土、盐成土的分布规律,在风化作用强烈地区,石灰性母岩往往延缓其成土过程的速度,故紫色土、石灰土、磷质石灰土多分布在亚热带、热带地区。深厚的均质母质不断地遭受侵蚀和堆积作用,也影响土壤发育程度,所以北方地区有大面积风沙土;黄土高原广布黄绵土草甸土沼泽土等水成土受高地下水位的影响,分布于全国各地冲积平原、湖积平原和河谷平原区。草甸土大多已经农用,未耕种的仅见于东北平原和西北干旱区,盐土、碱土等盐成土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区,部分盐土分布在滨海。⑤耕种土壤的分布特点,耕种土壤是各类土壤在人类长期利用和改造的过程中形成的。其分布不仅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而且与社会经济活动密切相关,因此多集中分布于人口稠密、耕种历史悠久的东部平原、黄土高原和四川盆地,东南丘陵区面积亦较大。根据中国生物气候的特点,水稻土主要分布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各种旱作土壤主要分布于此线以北,分布的地形部位随地貌类型不同而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