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赵其国(1930~ )

先后曾获国际奖1次(道库恰耶夫奖章),国家科技进步奖2次(二、三等奖各一次),中国科学院奖励8次(一等奖3次,二等奖2次,三等奖及重大成果奖3次),省级奖2次(均为二等奖),竺可桢奖1次

土壤学家。1930年2月生,武汉市人。1953年华中农学院毕业。早期参加云南、贵州、华南橡胶及热带作物宜林地考察,任队长;60年代在古巴工作期间,任专家组副组长、组长;1973~1978年,负责黑龙江荒地资源考察,任队长;1979~1990年负责南方14省土壤区划、黄淮海农业开发及红壤物质循环研究项目。1983年起,任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南京大学兼职教授、中国科学院农业研究委员会主任、中国土壤学会理事长、国际土壤学会盐渍土委员会主席。1992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期从事中国及世界土壤地理与资源研究,对热带土壤发生分类、资源评价等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在热带土壤发生研究中,首次明确提出中国红壤具有古风化过程及现代红壤化过程两种对立统一的特征。指出运用红壤渗透水组成、游离铁等作为红壤化过程指标的重要性,对红壤的发生研究与定量分类提出了新的途径。总结了以橡胶为主的热带作物开发利用与红壤分布及土壤性质的相互关系,首次提出以热量条件、土壤性质为标准的热带作物利用等级评价方案,为制定热带作物发展规划与布局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通过多年土壤资源评价与土壤区划研究,提出中国土壤地理分布、土壤分区整治、土壤退化改良,以及土壤生态环境评价的多种规划与开发方案,特别对中国东北、华南、华北等地土壤资源的开发提出具体布局。在援古工作期间,除领导创建古巴土壤所、培养干部外,并负责进行古巴土壤性质、土壤地理及资源利用的深入研究,首次对古巴土壤地理工作进行系统总结,对该国土壤资源评价、土壤发生分类提出新的概念,最后完成了1∶25万古巴土壤图及《古巴土壤》,并由古巴科学院正式出版,在古巴和国际土壤学界产生较大的影响。古巴科学院院长希门列斯教授认为,这两项成果是当代古巴土壤学界开创性的代表作,对古巴土壤的发生、分类及合理利用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指导作用。先后编写专著9本,发表论文150余篇。先后曾获国际奖1次(道库恰耶夫奖章),国家科技进步奖2次(二、三等奖各一次),中国科学院奖励8次(一等奖3次,二等奖2次,三等奖及重大成果奖3次),省级奖2次(均为二等奖),竺可桢奖1次,1986年被批准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

(吴志东)

赵其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