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粒经各种作用形成直径为10~0.25毫米的结构单位。它主要分布在表土层或耕层中,深受耕作施肥等人为因素的影响而极不稳定。水稳性团聚体(见土壤结构分类)在稳定土壤大小孔隙搭配、调节土壤水气矛盾和促进根系在土体中穿插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水稳性团聚体形成是土壤中物理、化学和生物等作用的结果。在文献中提出过各种各样的形成机理,例如20世纪60年代哈里斯等(R.F.Harris etc.
土粒经各种作用形成直径为10~0.25毫米的结构单位。它主要分布在表土层或耕层中,深受耕作施肥等人为因素的影响而极不稳定。水稳性团聚体(见土壤结构分类)在稳定土壤大小孔隙搭配、调节土壤水气矛盾和促进根系在土体中穿插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水稳性团聚体形成是土壤中物理、化学和生物等作用的结果。在文献中提出过各种各样的形成机理,例如20世纪60年代哈里斯等(R.F.Harris etc.,1966)根据土壤团聚体中主要组成分即石英颗粒、粘团和有机物质的相互作用,提出下列可能的形成途径。
包括粘团(见粘团)面负电荷对粘团面负电荷通过阳离子桥结合以及粘团边正电荷和粘团面负电荷的结合。
包括粘团边—有机聚合物结合和粘团面—有机聚合物结合两方面。
通过下列途径结合:①带有正电荷的粘团边对有机聚合物羧基的结合。②羟基边和有机聚合物羰基及胺基间的氢键结合。③带有负电荷的边和有机聚合物羧基间的阳离子桥结合。④粘团边和有机聚合物间的范德华引力。
包括①有机聚合物的羟基和粘团硅氧内、外表面(膨胀型矿物)间的氢键结合。②粘团外表面和聚合物羧基(或其他极性功能团)间的阳离子桥结合。③粘团面和聚合物间的范德华引力。
石英表面的水化铝硅酸盐凝胶与团聚体其他组分中活性功能团间所建立的化学键合及主要由下列原因使石英粒嵌填在粉粒和粘粒基质中:①定位粘粒的作用;②硅酸盐—二三氧化物或腐殖质—二三氧化物复合体的不可逆脱水;③腐殖质不可逆脱水;④由铁—胡敏酸盐稳定的形如粉粒大小的微团聚体的作用;⑤粘团和有机聚合物联结时的作用。化学键结合能最大,其次为氢键能,范德华引力的能量最小。所以由化学键联结颗粒而形成的团聚体,其稳定性较强。土壤中较多水稳性团聚体的形成主要与有机胶结物功能团和颗粒或粘团表面的氢键联结有关。有机胶结物还能取代土壤颗粒表面的水分子而改变粒间的亲水和膨胀行为,从而更增强团聚体的水稳性。由有机胶结物胶结土壤颗粒而形成的团聚体不仅水稳性好,而且多孔隙和富含养分,对提高肥力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土壤培肥和管理中,必须重视增补新鲜有机物料。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