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名,早在1950年就当选为第四届国际土壤学会副主席;1987年,美国伊利诺斯大学授予他“著名科学家”荣誉称号、奖章及奖品。在从事土壤及土壤植物营养化学研究的60年中,曾发表论著80余篇
中国土壤学家和农业化学家。1912年2月12日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1932年从上海复旦大学化学系毕业后,进入中央地质调查所土壤研究室工作。1944年赴美国伊利诺斯大学研究生院深造,1946年获农学硕士学位,1948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仍在中央地质调查所土壤研究室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该土壤研究室改建为中国科学院土壤研究所(即南京土壤研究所前身),他先后任研究员、副所长和名誉所长等职。并兼任过中科院热带生物资源综合考察队副队长、中国科学院长沙农业现代化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农业研究委员会主任。1956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并历任中国土壤学会第二、三、四、五届理事长,中国农学会和中国化肥学会副理事长。20世纪30年代他首先引进土壤化学分析方法,并结合中国实际情况,编写出版了中国第一部《土壤分析法》。自30年代起的数十年间,他系统地研究了中国土壤中磷、钾元素状况,并于1979年编绘成中国第一幅《中国土壤磷素图》,为中国磷、钾化学肥料的发展和施用提供了依据。同时,他从多方面提出合理建议,促进了橡胶种植业的发展,为橡胶种植北移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还系统地总结了半个多世纪以来在红壤地区的研究成果,于1985年主编了《中国红壤》,为综合持续利用红壤资源提供了极有价值的科学资料。该项成果曾获1986年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及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他在国际土壤学界颇具盛名,早在1950年就当选为第四届国际土壤学会副主席;1987年,美国伊利诺斯大学授予他“著名科学家”荣誉称号、奖章及奖品。在从事土壤及土壤植物营养化学研究的60年中,曾发表论著80余篇,是中国土壤植物营养化学奠基人之一。
(胡景赓)
李庆逵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