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机井抽取地下水用于灌溉,既可满足作物需水,又能淋洗土壤盐分和降低地下水位,起了竖井排水的作用,故称井灌井排。机井抽水时,井的周围地下水位下降,形成一个以井为中心的降落漏斗,特别是在群井抽水情况下,降低地下水的效果更为显著。随着地下水位降低,地面蒸发减少,可防止或减缓地表积盐的强度。
从机井抽取地下水用于灌溉,既可满足作物需水,又能淋洗土壤盐分和降低地下水位,起了竖井排水的作用,故称井灌井排。机井抽水时,井的周围地下水位下降,形成一个以井为中心的降落漏斗,特别是在群井抽水情况下,降低地下水的效果更为显著。随着地下水位降低,地面蒸发减少,可防止或减缓地表积盐的强度。机井长期抽水,形成地下水位降落漏斗,从而增大了土壤的“库容”,增加降水入渗量,减少地表径流量,防止因田面积水而酿成的涝渍灾害,同时由于增大了土壤的储水量而提高了抗旱能力。鉴于机井具有综合防治旱、涝、盐碱的作用,因而凡地下水源丰富、水质又适宜灌溉的盐碱地区,均可采取井灌井排的措施开发利用地下水,防止土壤盐渍化。在修建机井时,应主要根据当地水文地质状况确定井距、井深、井型结构。地下水出水量丰富(一般大于50~60米3/小时),第一含水层底板出现不深的情况下,井距可大些,井深可浅些,采用筒型石碴水泥等结构的滤水管,第一含水层出水量较小(20~40米3/小时),井距适当小些,井要深些,多采用筒管型或管型石碴水泥等结构的滤水井管。如出现不适用于灌溉的矿化水层时,则需采用不滤水的实管加以密封。地下水出水量小的情况下,据中国的生产实践,可采用辐射井、真空井、子母井、射流井、“对口抽”等井型,以增大机井的出水量。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