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邓植仪(1888~1957)

中国土壤学家、农业教育家。1888年6月11日出生于广东省顺德县大良镇,1957年10月18日因脑溢血在广州市逝世。1909年赴美国留学,攻读土壤学学位,1914年获威斯康星大学农科硕士学位,同年回国。

中国土壤学家、农业教育家。1888年6月11日出生于广东省顺德县大良镇,1957年10月18日因脑溢血在广州市逝世。1909年赴美国留学,攻读土壤学学位,1914年获威斯康星大学农科硕士学位,同年回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曾先后担任过广东农林试验场场长,广东公立农业专门学校校长,广东大学农科学院教授、院长,广西实业院院长,中山大学教授、教务长、农学院院长,广东土壤调查所所长及农林部技监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中央农业部顾问,还先后受聘为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及华南农业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他毕生从事于土壤科学研究和高等农业教育,是中国土壤科学奠基人之一,是广东大学农科学院和广东土壤调查所的主要创建者。1932~1941年任中山大学农学院院长期间,于1935年创设中山大学研究院并兼任土壤学部第一任主任,在全国招收土壤学科硕士研究生,为中国培养了第一批土壤学专家,自广东土壤调查所建立后,经8年努力,领导完成了广东省28个县的土壤调查报告书和土壤分布图,其共同特点是将土壤调查与发展农林业生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1931年夏主持广东省重要土壤系统性质及其分布的概略调查,于1934年出版了《广东土壤提要初集》。同年他到中国西北地区进行土壤调查和农业考察,并发表了《发展我国西北农业之管见》。1935年出席第三次国际土壤学大会和世界教育大会,考察了欧、美和南洋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农业教育和农业概况,回国后提出以气候为重要因子影响土壤形成各种特征的分类原则,划分中国土壤土属。晚年致力于珠江三角洲土壤的研究。其主要论著还有:《论沙与泥之性状及土壤分类法》(1925),《广东土壤之概况与农林利用之区分》(1931),《广东三角洲土地的利用和沙田部分的生产改进意见》(1950),《有关中国上古时代(唐、虞、夏、商、周五朝代)农业生产的土壤鉴别和土地利用法则的探讨》(1957),《改进我国农业教育刍议》(1938)等。

(胡景赓)

邓植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