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园林山石工程

石成山已成为园林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园林山石有多种作用。人们喜爱自然,将自然界山水缩景于居室附近或园中,得山林之趣;园中堆叠石山为障景、隔景、夹景等,增加园中曲折变化、分隔景区、遮蔽视线、抬高视点等;欣赏山石的奇特形状与线条,作为抽象艺术品增加逸趣;山石与植物相结合,增加植物的装饰效果和自然趣味;代替建筑材料,充作各种建筑物基础,求得整个园林材料统一的效果。园林山石工程的类型:①最早的土山。

在园林中利用山石等物料造景的设计与施工过程。园林中点缀山石的历史已有3000多年,中国历史上周文王时曾建造灵台,这是最早的人工堆山。汉武帝以后开始建造人工山水。东晋时期叠石为山开始兴盛。隋、唐时期堆山置石已发展到官僚、地主家中,故宫苑、私园均已盛行。北宋开封至南宋临安,筑石为山已达登峰。元、明、清之后,山石艺术在园林中更受重视,帝王、富商、官僚,以至文人雅士均以品石、赏石、颂石、画石为高雅,堆石成山已成为园林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园林山石有多种作用。人们喜爱自然,将自然界山水缩景于居室附近或园中,得山林之趣;园中堆叠石山为障景、隔景、夹景等,增加园中曲折变化、分隔景区、遮蔽视线、抬高视点等;欣赏山石的奇特形状与线条,作为抽象艺术品增加逸趣;山石与植物相结合,增加植物的装饰效果和自然趣味;代替建筑材料,充作各种建筑物基础,求得整个园林材料统一的效果。

园林山石工程的类型:①最早的土山。常为了山水结合,挖湖堆山,堆成主次分明、峰峦起伏、曲折环抱的土山,为种植植物,展眺风景创造条件。②稍后发展的石山。堆叠同一产地的大小石料,按统一的纹理堆成外表嶙峋、洞壑间有,形成土山难以达到的立面景观。山上种植植物,使石山更显自然。③土石结合的人工山景。以土为主,点缀山石的常称为“土包石”,即土山上为了形成陡峭险峻之势用石挡土,或为种树,免于水土流失,或为山路的稳妥安全等,很自然地置石在山顶、山腰或山麓,为数不多,宛自天开。另一种是石多土少,土不外露,称为“石包土”,在江南园林中比较多见。此种山景对于石中生长的树木十分有利,对临水石山、石驳岸、石花坛等,均显得自然稳定。④散点或孤赏。属于展现山石个体美的方式。散点是不堆不叠,散置在园林的山坡、路旁、地边、桥头、草坪、墙基等处,由一块或三五成群错落放置,半埋半露,相互呼应,石基可以种植文苔小草、蕨薇兰芷,野趣甚浓。孤赏石是单独一块,具有独特的外形或姿态,中国传统上对这种石提出“透、漏、瘦、绉”等要求,十分形象。一块别致的孤赏石是园林中难得的观赏重点,配以基座常放在厅堂正面的主轴线上作对景,或正对大门入口内为障景。⑤石峰与拼峰。姿态较好的山石、数个置于石山或土山之巅,增加山势,有时三五成组放在厅堂对面配以灌木或藤木,垒上石边,自成一坛;也有时镶上基座,等距离排在大门两边,称为“排衙石”,如在颐和园排云门前即是。拼峰是在孤赏石难以找到高矮合度、体态理想的情况下,将颜色纹理相近的石块巧妙地拼接在一起,接缝力求隐蔽,形成较为高大的石峰,前颐和园东门外广场上影壁前就有一拼峰。

中国山区辽阔,产石地区很多,所以堆石山最好就地取材。只要设计合理,堆叠得体,均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史称假山都是来自真山,只是人工移至园中略施巧技模仿自然,又胜于自然。南粤及江南许多厅堂墙上悬附嶙峋怪石形成壁岩,室内角隅堆山称为厅山等。

园林山石工程施工要点:①无论堆山、置石均需稳定、安全、重心在下、四周平衡。②基础必需牢固、坚实,能承担山石的重量,不致坍斜或下沉。③堆叠成山,石块的粘接十分重要,接缝要力求最大的接触面积,最小的缝隙间隔,胶接材料调成与石同色,涂抹精心不露痕迹。必要时加细钢筋或粗铅丝连接加固。④预留栽植孔,设计好植物种类,了解根系情况及枝叶生长量,填好培养土。⑤古法提出所谓“挑、飘、斗、挎”的堆石手法,自然界山区绝无仅有,偶然应用其中之一须特别注意安全。《园冶》中所嘱“悬崖使其后坚”,就是对挑出的石块要注意后面未悬挑部分的坚实,即所谓“前悬后压”方才牢固。

园林山石是中国园林中特有的传统内容,虽“石无山价”,但采运困难,堆叠的艺术技巧也逐渐失传,近代园林的形式与风格也不一定堆叠石山才算沿袭传统,城市人口的增长,对园林的要求也逐渐走向革新,所以偶然点缀一些山石还是可行的。为了留出大量空间供游人活动,以及降低造价,园林中的山石采用宜少而精。土山属于地形改造范畴,与石山不能同日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