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苎麻根腐线虫病

该病在苎麻主产区严重为害。该线虫主要分布在0~40厘米表土层,适宜苎麻生长的土壤持水量,10~32℃温度下都能寄生和繁殖。干旱、暴雨、低温能减少土中游离根腐线虫数,对麻蔸内线虫数影响不大。苎麻根腐线虫病有随麻龄延长而加重的趋势,与土壤和麻蔸内线虫数累积量需一定时间有关。土质疏松,施土杂肥多的麻地发病均较重。地下害虫,特别是苎麻金龟子和天牛为害严重的麻地,有利于线虫侵染。

为害苎麻地下根茎的一种线虫病。20世纪80年代初由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确诊的苎麻新病害。

分布和为害

长江流域和华南麻区均有发生,以主产麻区湖南、湖北、四川、江西发病最重。病麻地一般减产20%~30%,重者失收。国外未见有该病的报道。发病初期,病斑不规则黑褐色小斑,稍凹陷,后扩大为黑褐色大斑,向内一直侵入到木质部,呈黑褐色海绵状朽腐。被害麻蔸地上部分株少,麻株矮小、细弱,叶片发黄,干旱时易凋萎,外观似缺肥症状,严重时麻株枯死。苎麻根腐线虫除为害苎麻外,还为害豆科、薯类、葱蒜、柑桔、桃李、苹果、香蕉等多种作物。

病因

病原物为咖啡根腐线虫,垫刃目,垫刃科、短体属。雌雄同型,吻针长约15~18微米,有3个基部球。唇的宽度为吻针长的二分之一至五分之三,唇环2个。中食道球纺锤形,食道腺呈叶状侧覆盖于肠的前端。雌虫体长500~700微米,阴门横裂,位于虫体的76%~83%处,成熟雌虫尾长为尾部体宽的1.5~2倍,尾亚圆筒形,尾端平截、斜截或凹陷。雄虫体长450~650微米,睾丸一个,交合伞包住尾端,边缘具不明显的锯齿,交合刺成对,尾部圆锥形(见图)。

苎麻根腐线虫

苎麻各品种间的抗病性差异比较显著。中国农科院麻类研究所于1986~1989年对369份苎麻种质鉴定发现,青脚麻、牛鼻涕青、79-04等16份种质为高抗材料,目前生产上栽培面积较大的芦竹青、黑皮蔸、细叶缘、达县白麻均为高感品种,造成该病在苎麻主产区严重为害。该线虫主要分布在0~40厘米表土层,适宜苎麻生长的土壤持水量,10~32℃温度下都能寄生和繁殖。干旱、暴雨、低温能减少土中游离根腐线虫数,对麻蔸内线虫数影响不大。苎麻根腐线虫病有随麻龄延长而加重的趋势,与土壤和麻蔸内线虫数累积量需一定时间有关。土质疏松,施土杂肥多的麻地发病均较重。地下害虫,特别是苎麻金龟子和天牛为害严重的麻地,有利于线虫侵染。

侵染过程和病害循环

苎麻根腐线虫以卵、幼虫和成虫在病蔸组织内及土壤中越冬,湖南一年发生5代,且世代重叠,无明显的世代交替现象。通过带虫种蔸、土杂肥,流水及农事操作传播。苎麻根腐线虫属迁移性内寄生,它能直接侵入苎麻地下根茎细胞内取食和繁殖,被害处出现黑褐色斑,因细菌和真菌的二次侵染而腐烂,随后线虫离开原处,迁移到新鲜地下根茎处取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