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植物病害流行

数量消长变化为主要表现,包括年度间的消长和一年内的季节变化乃至逐日变化(见病害流行时间动态)。变化的内因是寄主—病原物相互作用,外因是自然环境条件和人为干予。从生态学观点看,植物病害流行是由于生态平衡受到破坏所致,往往是人类农业活动未臻完善的后果之一(见病害流行的生态观)。公元857年欧洲莱茵河谷麦角病流行,致使食用者中毒死亡数千人。

病害大面积发生、迅速传播、造成损失的过程和现象。植物病害大量发生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乃致灾害。

流行英语为epidemic,源于希腊文επιδημιοσ,原义为“发生在人群中的”,作形容词用。15世纪见于医学文献,后被移植于植物病理学,逐渐成为通用术语。中文流行一词可用为名词、动词或形容词,而且不同场合其涵义不同,作动词用,其对应的英文则为out-break。

植物侵染性病害的流行是一个过程,以病害数量消长变化为主要表现,包括年度间的消长和一年内的季节变化乃至逐日变化(见病害流行时间动态)。变化的内因是寄主—病原物相互作用,外因是自然环境条件和人为干予。从生态学观点看,植物病害流行是由于生态平衡受到破坏所致,往往是人类农业活动未臻完善的后果之一(见病害流行的生态观)。

公元857年欧洲莱茵河谷麦角病流行,致使食用者中毒死亡数千人。1845~1846年爱尔兰马铃薯晚疫病大流行,导致百万人饿死。1970年美国玉米小斑病大流行,损失玉米产量的15%。50年代中国华北红麻因炭疽病流行而停种;1950年和1964年小麦条锈病两次全国性大流行分别使小麦减产60亿千克和30亿千克。小麦赤霉病原来只在江淮冬麦区和东北春麦区为害,近年来,西北、华北麦区逐年加重。1985年河南小麦赤霉病大流行,损失小麦8.5亿千克;80年代以来小麦白粉病在全国南北麦区普遍上升,成为全国性重要病害。病害流行的为害程度(见流行程度)和发生频率(见流行频率)因流行三要素(见流行三要素)的组合而异。病害流行按其内在规律可分单年流行(见单年流行)和积年流行(见积年流行),按流行表现的年度间变化可分突发流行(见突发流行)和稳态流行(见稳态流行)。此外,有些病害还有大区流行(见大区流行)和流行区系(见流行区系)的现象。

流行程度

通常分为大流行(即严重流行)、中度流行和轻度流行三级,有时再加用特大流行和中度偏重、中度偏轻两个中间等级。流行程度的分级,就一定面积的田块而言主要根据病情及其所致产量损失百分率;如针对一个较大面积的地区,则除病情损失外还常加上流行面积。分级的具体数量标准因作物和病害种类而不同。以小麦条锈病为例,分级大体如下:

附表

流行频率

通常指中度及以上程度的流行年份的发生频率,有时也分别按大流行、中度流行和轻度流行统计其流行频率。一地区某种病害的流行频率主要决定于当地的地理气候条件。有些地区逐年气候条件经常有利于发病,在大多数年份中病害不同程度流行,该地区称为这种病害的“常发区”。如多雾山区是稻瘟病的常发区,长江中下游和东北三江平原是小麦赤霉病的、甘肃南部冬春麦交错地区是小麦条锈病的常发区。有些地区,气候条件逐年波动,部分年份利于流行,称为“易发区”,如黄淮麦区对于小麦条锈病,十年中有几年不同程度流行。还有些地区,其气候条件常年不利于发病,偶有个别年份气候利于流行,称为“偶发区”,如北京地区,小麦条锈病流行近乎十年一遇。在作物品种更换较快或病原物生理小种经常发生变异时,病害流行频率除气候条件外还决定于品种—小种相互作用的具体情况。

流行三要素

当寄主、病原物和环境三方面因素满足下述条件时,病害才会大流行:①寄主方面。感病性强(质)且连片连续集中栽培(量)。②病原物方面。致病性强(质)且数量较大(量)。③环境条件方面。气象、土壤、耕作、栽培等条件利于病原物的侵染、传播、越冬。在一定变化幅度内,有些因素不足可由其它相关因素补偿。比如:气候条件十分利于流行可补流行初期初始菌量较少之不足。三方面因素不同质和量的组合导致各种程度和各种型式的流行现象。病害流行三要素是植物病害三角的质和量的延伸,如以三角形的三边代表三要素的综合质量的强度,则三角形的面积可反应流行强度。

当寄主、病原物条件基本具备时,环境条件便成为病害流行的主导因素。环境又分自然环境和人为环境。前者主要指气候因素,是不可控制的因素;后者包括耕作制度、栽培方法、植保措施等所造成或改变的农田小环境,是可控因素。此外,品种的选育和利用决定寄主植物的抗病性,直接而有力地影响病害流行。近20年来研究指出:人为因素,品种、耕作、栽培、植物保护等,在病害流行中的作用十分重要,是引致流行的主导因素,又是防止流行的主要手段。因此又建立了“病害锥”或“病害四面体”的概念,它强调了人为因素在病害流行中的重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