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玉米青枯病

腐霉等均属卵菌、霜霉目。从文献所描述的症状,镰刀菌玉米茎腐病或色二孢菌玉米茎腐病均在玉米近成熟期发生,病株叶片都具有青灰色干枯,基部茎节变软腐烂,这些特征与中国的玉米青枯病相似。后又发现美国衣阿华州镰刀菌玉米茎腐病株的田间症状与中国的玉米青枯病相似,对两国病株的分离结果表明,腐霉的分离频率高,镰刀菌居第二。

由腐霉或镰刀菌等引起为害玉米根和茎基部的一类重要土传真菌病害,又称玉米茎基腐病(maize basal stalk rot)。

分布和为害

世界各玉米产区普遍发生。美国的玉米每年因此病减产10%~20%,重病区达25%~33%,甚至超过50%,是美国玉米的首要病害。法国和英国因此病造成的损失达10%,其中甜玉米损失更大。中国东起浙江南达广西,西至新疆北止黑龙江都有发生。据调查,目前生产上应用的115个玉米品种、杂交组合及其亲本自交系,田间发病株率在20%以上的感病品种占调查总数的46%,其中高感的发病株率达50%~70%。本病症状的主要特征:当玉米进入乳熟期,整株叶片突然出现青灰色枯萎的早死现象,根和茎基部则呈水渍状腐烂,果穗常下垂。

病因

关于本病的病原菌,长期以来存在不同见解,多数报道为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 Schw.)和串珠镰刀菌(F.moniliforme Sheld.)是主要病原菌。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研究结果,概括起来主要有3种看法:①由禾谷镰刀菌、串珠镰刀菌等引起;②由肿囊腐霉(Pythium inflatam Matth-ews)、禾生腐霉(P.graminicola Subram.)等引起;③以瓜果腐霉[P.aphanidermatum(Eds.)Filzp.]为主,与禾谷镰刀菌复合侵染。禾谷镰刀菌等均属半知菌,瘤座孢目;而肿囊腐霉等均属卵菌、霜霉目

从文献所描述的症状,镰刀菌玉米茎腐病或色二孢菌玉米茎腐病均在玉米近成熟期发生,病株叶片都具有青灰色干枯,基部茎节变软腐烂,这些特征与中国的玉米青枯病相似。后又发现美国衣阿华州镰刀菌玉米茎腐病株的田间症状与中国的玉米青枯病相似,对两国病株的分离结果表明,腐霉的分离频率高,镰刀菌居第二。

20世纪50~60年代在中国发生的由瓜果腐霉引致的玉米茎腐病与现在的玉米青枯病相比较,其发生时期、部位和症状都不相同。腐霉菌玉米茎腐病,一般在玉米拔节后至抽雄前的植株中部或近地表的茎节间发生局部性水浸状腐烂,组织软化,致使病株从腐烂部位倒折。由于维管束未受害,病株尚能维持数天绿色。

低洼积水的玉米田,以及高温、多雨年份,尤其在玉米灌浆期间,如遇暴雨后转晴,有利于病害的流行。

病害控制

玉米品种或杂交组合间对本病的抗性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如中单2号、丹玉16号、掖单4号等杂交种在田间发病较轻。因此,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本病的经济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