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玉米大斑病

由大斑病凸脐蠕孢引起,主要为害玉米叶片的一种真菌病害。分布和为害自1876年首次报道玉米大斑病以来,到20世纪初,世界五大洲均有发生。1899年中国东北地区最早记载此病。目前几乎所有玉米产区都有发生,以东北、华北北部和西北等温度较低地区以及南方山区发病较重。玉米叶片受害后,病斑先呈水浸状或灰绿色小点,后沿叶脉迅速扩大,形成黄褐色或灰褐色大梭斑,病斑中间色泽较浅,边缘较深。

由大斑病凸脐蠕孢引起,主要为害玉米叶片的一种真菌病害。

分布和为害

自1876年首次报道玉米大斑病以来,到20世纪初,世界五大洲均有发生。1899年中国东北地区最早记载此病。目前几乎所有玉米产区都有发生,以东北、华北北部和西北等温度较低地区以及南方山区发病较重。

玉米叶片受害后,病斑先呈水浸状或灰绿色小点,后沿叶脉迅速扩大,形成黄褐色或灰褐色大梭斑,病斑中间色泽较浅,边缘较深。病斑一般长5~10厘米,宽1~2厘米,最大的病斑长度超过20厘米,宽达3厘米以上。田间湿度较大时,病斑表面密生一层黑色霉状物,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病斑能汇合连片,使植株早期枯死。严重发生时,叶鞘或苞叶亦能受害。病枯的植株根部腐烂,果穗松软而倒挂,籽粒干秕细小,减产10%~30%左右。

病因

病原物为大斑刚毛座腔菌[Setosphaeria turcica(Luttrell)Leonard et Suggs],属子囊菌,座囊菌目,迄今在自然情况下尚未发现,但在人工培养条件下可产生子囊壳。无性态为大斑病凸脐蠕孢,属半知菌,丝孢目。分生孢子梗单生或2~3根束生,褐色,不分枝,直立或上部有膝状弯曲,基部细胞膨大,顶端色泽较淡,孢痕显著,坐落于顶点及折点上,有2~8个隔膜,大小为35~160×6~11(微米)。分生孢子着生在分生孢子梗顶端或弯曲处,呈梭形或长梭形,中间宽,两端狭,顶细胞钝圆形或长圆形,基细胞尖锥形,有2~7个隔膜,大小为45~126×15~24(微米),脐点明显,突出于基细胞外部。

病菌除为害玉米外,尚能侵染高粱、苏丹草(Sorghum sudanense)、约翰逊草(Sorghum hale-pense)、野生玉米等禾本科植物。多数研究者根据病菌对寄主的致病力区分为不同的专化型。凡能侵染玉米、高粱、苏丹草、约翰逊草的病菌称为大斑病凸脐蠕孢高粱专化型,只侵染玉米的称为大斑病凸脐蠕孢玉米专化型。经交互接种证明,两个专化型是不能互相侵染的。在玉米专化型中,根据含有显性单基因Ht1、Ht2玉米毒力的有无,又可区分为两个生理小种,定名为1号和2号小种。1号小种对具有Ht1、Ht2基因玉米无致病力,只引致褪绿斑,不形成孢子;其毒力公式为Ht1·Ht2/O。而2号小种对含有Ht1基因玉米具有致病力,引致萎蔫斑,并产生大量孢子;其毒力公式为Ht1/Ht2。1号小种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而2号小种则于1974年在美国夏威夷首次发现,中国辽宁省在1983年也有报道。以后在美国的伊利诺州(Illinois)和南卡罗州(South Carolina)(1980)以及中国的台湾省(1988)先后发现有3号小种。划分这三个小种的玉米基因型(见表)。

三个小种的玉米基因型

玉米品种对大斑病的抗性有明显差异。种植感病品种是该病大流行的主要原因。20世纪40年代,世界玉米产区大面积种植的多为感病品种,导致该病流行成灾。自60年代以来,先后选育和推广具有抗病基因的玉米品种,使该病未能在大范围内流行。

玉米品种对大斑病的抗性主要有病斑数量抗性和褪绿斑抗性两种类型。病斑数量抗性是受多基因控制的水平抗性(非专化性抗性)。具有这类抗性的玉米,病斑数量少,病斑面积小,产孢量也较少,病叶枯死较慢,但是,病斑反应型属萎蔫斑;而另一类型的褪绿斑抗性是受显性单基因控制的垂直抗性(专化性抗性)。凡具有Ht1、Ht2或Ht3单基因的玉米,在苗期或成株期叶片上的病斑通常较小,周围具有褪绿晕圈,中间有小的坏死斑,组织坏死迟缓,孢子产生量受到抑制,因而减少田间再侵染的菌源。经深入研究发现,不同品种玉米对大斑病的抗性程度与其体内的丁布(Dimboa)含量多少有关。同一植株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其体内丁布含量也不同。一般苗高35~40厘米时,丁布含量高,在生育中期以后,含量则明显降低。丁布是抗大斑病和玉米螟的化学物质基础。

在具有一定菌量和一定面积的感病品种时,发病程度主要决定于温度和雨水。发病适温为20~25℃,超过28℃对病害有抑制作用。中国北方各地6月至8月气温大多处于发病适温范围内,因此这3个月的降雨天数和降雨量是发病轻重的决定因素。

侵染过程和病害循环

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病残体内外越冬。田间传播发病的初次侵染菌源,主要来自玉米秸秆上越冬病组织重新产生的分生孢子,藉风雨、气流传播。在叶面具有水滴时,分生孢子经4~8小时即从孢子两端细胞萌发出芽管,其顶端先形成附着胞,再产生侵入丝,直接穿透或从气孔侵入叶片表皮细胞内,然后在细胞间或细胞内进行扩展蔓延。在23~25℃下,6~12小时即可完成侵入过程。由侵入到出现病斑约需7~10天。在气候适宜时,病菌侵入后10~14天,分生孢子梗从气孔中伸出,并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因此在玉米生长期间可以发生多次再侵染。田间系统观察表明,凡田间病斑出现较晚的年份,不管后期气候条件如何,大斑病的发生都不会太严重;而田间病斑出现较早的年份,除玉米抽雄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遇上严重干旱的年份外,一般发病都较严重。

病害控制

种植抗病品种是主要防治措施,目前中国有丹玉13、中单2号等一批抗病高产的玉米杂交种,在生产中大面积种植和推广,有效地减轻大斑病的发生和为害。此外,减少初侵染菌源,增施粪肥,改进栽培管理等农业防治,以及辅之必要的药剂防治,对该病都有一定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