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油橄榄病害

已发现病害有50种,分别为害苗、叶、茎、根和果。98%的油橄榄的产地在地中海地区。中国四川、云南、广东、江西、湖北、湖南、福建等省种植。种类有叶部病害、枝干病害、根部病害、维管束病害等。叶部病害有孔雀斑病、疱痂病〔Gloeosporium olivarum Alm.〕、炭疽病〔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Penz.)Sacc.

已发现病害有50种,分别为害苗、叶、茎、根和果。98%的油橄榄的产地在地中海地区。中国四川、云南、广东、江西、湖北、湖南、福建等省种植。

种类

有叶部病害、枝干病害、根部病害、维管束病害等。

叶部病害

有孔雀斑病、疱痂病〔Gloeosporium olivarum Alm.〕、炭疽病〔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Penz.)Sacc.〕、壳二孢叶斑病(Ascochyta oleae Scalia)、叶点霉叶斑病(Phyllosticta oleae Ell.et Martin)、尾孢叶斑病(Cercospora cladospor-ioides Sacc.)、壳针孢叶斑病(Septoria oleae Durieu et Monta.)、球壳孢叶斑病〔Sphaeropsis delmatica(Thue.)Gig.〕、煤烟病〔Asterium oleina Cooke,Cap-nodium elaeophilum(Monta.)pril.〕和细菌性叶斑病(Pseudomonas garcae de Amor.Teix et Pinh.)。

孔雀斑病是地中海沿岸各国、非洲南部和美国油橄榄的重要病害。1967年首次在中国云南省发现,现在大部分植区有发生。叶、果、枝条均受害,重病区发病率100%,引起大量叶片早落,造成严重减产。先在叶表出现灰黑色小点、周围褐色,病斑扩大后呈深褐色,外围有宽10~12毫米的黄晕、形状似孔雀眼睛。在病斑背面有绒状霉层。成熟果上形成圆形褐色病斑。病原物是油橄榄环黑星孢(Spilocaea olea-ginea),属半知菌、丝孢目。分生孢子椭圆,两端大小不一,茎部平截、褐色,初为单胞、成熟时为双胞,大小14~27×10~12(微米)。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树上或落地的病叶、病果上越冬。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在适宜条件下萌发,穿透角质层侵入寄主表层,潜育期约14天;环境不适时潜育期长达数月。温凉、多雨季节适于发生流行。病害控制是选用抗病高产品种,采用无病种苗,适当灌溉、施肥和适度修剪,冬季清除地面落叶落果,发病初期喷施多菌灵、苯菌灵或代森锌,秋季喷施硫酸铜液使病叶脱落以减少春季初侵染源。

枝干病害

有枝干溃疡病〔Botryosphaeria dothidea(Moug.ex Fr.)Ces.et de Not.〕、枝瘤病〔Pestalotia scirrofaciens Brown.〕、枝干溃疡病、回枯病(Phoma olivorium Thuem.)、肿瘤病和疮痂病。

肿瘤病在欧、美、亚洲一些国家广泛发生,1964年随引进种苗传入中国,在广西、四川、浙江、湖北的一些植区发现此病。主要为害枝干,引起枝枯、落果和落叶。枝、干、根颈、叶柄、果柄上形成肿瘤。初发时病瘤小,逐渐增大,直径1~2厘米,大至3厘米以上,多个肿瘤连在一起长达20~30厘米。病原细菌丁香假单胞菌齐墩果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 subsp.astarnei),菌体短杆状,极生鞭毛1~3根。革兰氏阴性反应。生长适温22~26℃,病菌在肿瘤内越冬,也能与橄榄蝇〔Dacus oleae(G.mel)Rossi〕共生。立春下雨时细菌从瘤内溢出,由风雨、昆虫和人为活动传播,从机械伤口、叶痕、花痕侵入。潜育期1~3个月。病害的控制是加强植物检疫防止此病传入新区,在病株周围筑土埂防止雨水和人为传播;田间作业时避免碰伤树株,修剪或冻害造成的伤口应及时喷施波尔多液;剪除病枝,应离肿瘤15厘米以下剪,修剪工具应消毒,伤口涂施链霉素或波尔多浆;茎干上新出现的肿瘤用刀切除,并涂施链霉素;杀灭传病的橄榄蝇。

枝干溃疡病在中国植区发生普遍,对幼树的为害较严重,主要为害主干、引起病株死亡。对成株多侵害枝条,引起枝枯。在枝干上首先出现橙红色坏死斑,后变暗红色、圆形或椭圆形、稍下陷。病斑扩大发展成纺缍形溃疡,病斑以上的枝叶逐渐枯萎死亡。病原物为Macrophoma dalmatica(Thue.)Berl.et Vogl.,属半知菌,球壳孢目。分生孢子器黑色,球形,有孔口。分生孢子梗短、无色。分生孢子单胞、无色,卵形至鞋底形,大于15微米。病害控制是加强幼林抚育,避免造成树干损伤,修剪或其它原因造成的伤口进行消毒和保护,结合修剪清除病枝,用升汞液或硫酸铜液消毒,伤口涂波尔多浆,剪下的病枝集中烧毁。

疮痂病分布很广,为害果、枝、叶和幼芽,是造成落果、枯梢的重要原因,在一些植地减产25%以上。在果上初为水渍状褐色小点,后呈中心下陷的轮斑;病斑扩大果实皱缩变干、形成黑褐色僵果。成熟果染病易脱落。嫩叶染病由叶尖或叶缘向内扩展,由主脉向叶面卷曲、变脆、脱落。老叶上呈黄褐色斑。嫩芽受害萎缩干枯。病原物为油橄榄盘长孢(Gloeosporium olivarum),属半知菌、黑盘孢目。分生孢子盘淡褐色,分生孢子单胞、无色、梭形至长椭圆形,大小15~24×4~6(微米)。病枝和病叶是初侵染来源,新的病叶和病果作为再侵染来源。分生孢子借雨水传播,经皮孔、气孔侵入寄主,在适温高湿下潜育期4~5天。带菌的插条、接穗和病苗可远距离传播。病害控制是选育抗病品种和培育无病苗木,初发病时喷施波尔多液、甲基托布津或代森锌,秋冬季结合修剪彻底清除病枯枝。

根部病害

真菌性根病有蜜环菌根腐病(Armillaria mellea Vahl et Fr.)和座坚壳根腐病〔Rosellinia necatrix(Hart.)Berl.〕等。根结线虫病是中国南方油橄榄植区的重要病害,广西、广东、福建、江西等省区均有发生。根系被害叶片早落,有时出现黄化、丛枝、枯枝,造成减产,甚至绝产。线虫为害可加重青枯病发生。嫩根受害形成多级次生根和大小不等的根结。5~10龄的幼树被害最烈。病原线虫有爪哇根结线虫,南方根结线虫,花生根结线虫,尖弓根结线虫。成虫在根结内越冬。从侵染到形成黄豆大小的根结约需60天。控制方法是选用抗病品种,植前林地进行深耕,避免与花生、黄豆、绿豆、瓜类和红薯等寄主作物连作,为害严重地段可施用杀线虫剂。油橄榄还受根腐线虫病〔Pratylenchus musicola(Cobb.)Filip.〕的为害。

维管束病害

有黄萎病(Verticillicm albo-atrum Reinke et Berthold)和青枯病,后者更为重要。青枯病是油橄榄的重要病害,中国四川、广西、广东、江西、湖北等省都有发生,在一些林地植株死亡率达36.4%。从幼苗至结果成株均能发病。枝、叶、果表现失水萎蔫,叶片沿主脉向叶背纵卷、干枯、脱落。根、茎木质部变褐色至黑褐色,病部横切面有污白色至淡棕色粘稠状的菌脓溢出。病原细菌是青枯病假单胞菌。菌体短杆状,两端钝圆,一端生鞭毛1~3根,格兰氏阴性反应,生长最适温34℃。病菌在土壤和病株残体中存活,随土壤流水传播蔓延。病菌由根系侵入维管束组织的导管而引起萎蔫。除油橄榄外,番茄、马铃薯、茄子等茄科植物亦可受害。四川6月至10月为发病盛期,广西柳州6月至8月为发病高峰期。多雨对病菌传播有利。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土壤瘦脊板结、土温高、日温差大的地块发病重。病害控制要慎重选择林地和间种作物、不在种过茄科植物或发生过青枯病的地块种植,选用抗病品种或抗病砧木、开沟排水防止病菌随水流传播,合理施肥和间种覆盖作物,挖除重病株和死株集中烧毁。有人建议用石灰进行土壤消毒、淋灌链霉素或大蒜素。

果病

有柱盘孢果斑病(Cylindrosporium olivae petri),尾孢果斑病,刺盘孢果斑病和大茎点果斑病等。

油橄榄还有病毒病,即疲软病(Olive partial pa-ralysis virus,OPPV)和斑驳病(Olive mottle virus,OMV),两种生理病害,即因过量结果引起的果实干腐病和缺硼引起的果实凹斑病,以及桑寄生(Loranthus cureifolius Ruiz.et paw.)。及苗立枯病(Rhizoctonia solani küh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