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燕麦病害

已报道50多种,其中病毒病害6种,细菌病害3种,线虫病害6种,真菌病害30多种。中国至1958年已发现17种。病害种类为害严重的有燕麦坚黑穗病、燕麦散黑穗病、燕麦冠锈病和燕麦秆锈病。每年造成产量损失约5%~15%。燕麦坚黑穗病是世界燕麦产区最重要的病害之一,20世纪20~30年代,在前苏联、美国、加拿大每年均有发生,发病率平均为5%。中国以西北各省,山西北部、内蒙古、四川及贵州等省发生较重。

已报道50多种,其中病毒病害6种,细菌病害3种,线虫病害6种,真菌病害30多种。中国至1958年已发现17种。

病害种类

为害严重的有燕麦坚黑穗病、燕麦散黑穗病、燕麦冠锈病和燕麦秆锈病。每年造成产量损失约5%~15%。

燕麦坚黑穗病

是世界燕麦产区最重要的病害之一,20世纪20~30年代,在前苏联、美国、加拿大每年均有发生,发病率平均为5%。中国以西北各省,山西北部、内蒙古、四川及贵州等省发生较重。燕麦受害后,病穗呈黑褐色,内含粉末状的冬孢子堆,外包灰色被膜易破裂。病菌孢子互相粘着,不易分散,故称坚黑穗病,病原物为燕麦坚黑粉菌,属担子菌,黑粉菌目。冬孢子球形或卵形,黑褐色,表面光滑无刺,大小为6~9×6~7(微米)。萌发时生担子(图1),有3个隔膜,在顶端及侧方生出4个担孢子。担孢子又以芽殖方式产生次生担孢子。担孢子萌发可形成双核的侵染丝。pH值为4.9时孢子萌发最好。病菌发育最适温度为15~28℃,最低为4~5℃,最高为31~34℃。冬孢子存活期为2年,长的可达5年。种子表面的冬孢子在燕麦种子发芽时,萌发侵入幼苗并扩展至生长点,最后侵害子房破坏麦粒组织,产生大量冬孢子,形成病穗。燕麦坚黑穗病菌有不同的生理小种,不同的小种对不同的品种的致病力存在着明显差异。经10个国际鉴别寄主鉴定,可区分为K1~K8等8个生理小种。国际上已命名12个抗燕麦坚黑穗病基因符号,并记述了抗病基因在不同品种的分布及其显、隐性表现。

图1 燕麦坚黑穗病

燕麦散黑穗病

世界上种植燕麦的地区都有发生,是燕麦的重要病害,但为害程度较坚黑穗病轻。中国东北、华北、西北及四川、江苏等地均有发生。除为害燕麦外,还侵染野燕麦(Avena fatua)和鸭茅(Dactylis glomerata)等杂草。主要为害花器,病穗全部或大部小穗的子房受破坏,充满黑色粉末,即病菌的冬孢子。孢子堆外表有被膜,易破裂散出孢子,仅留穗轴。病原物为燕麦散黑粉菌,属担子菌、黑粉菌目。冬孢子圆形或椭圆形,暗褐色,表面有细刺,大小为7~8× 5~6(微米)(图2)。病菌发育温度为5~34℃,适温为15~28℃。冬孢子在燕麦开花期侵入,萌发后入侵护颖和种皮,以潜伏菌丝体休眠,翌春带病种子播种后,侵入幼苗。应用鉴定坚黑穗病菌的鉴别寄主可区分为A1~A2020个生理小种。已命名的抗燕麦散黑穗病基因共13个,兼抗坚黑穗基因5个。

图2 燕麦散黑穗病

燕麦冠锈病

燕麦栽培区都有发生,就世界范围而言,燕麦冠锈病比燕麦秆锈病为害更重。中国早在20世纪40年代,在西南各地即已发现。除为害燕麦外,还侵害毒麦(Lolium temulentum)等禾本科杂草。并可在鼠李属(Rhammusspp.)植物上转主寄生。燕麦叶、秆和叶鞘上均可受害,病斑为橙黄色椭圆形小点,即病菌的夏孢子堆,以后表皮破裂散出黄色粉末即夏孢子。后期产生黑色略隆起不破裂的斑点,为病菌的冬孢子堆。病原物为禾冠柄锈菌(Pucciniacorona-ta),属担子菌,锈菌目。夏孢子球形或卵形,大小为24~32×18~24(微米);冬孢子暗褐色,双胞,有柄,大小为36~64×12~26(微米),顶端厚有数个突起,状如王冠,因此称冠锈菌(图3)。夏孢子发芽适温为20℃,10℃以下或25℃以上则不能发芽。冠锈菌有生理分化现象,存在着致病性不同的生理小种。50年代美国的西蒙和墨菲(MarrDixson Simonsand Hick-manCharlesMurphy)筛选的10个标准鉴别寄主共鉴定出472个生理小种。1971年美国的弗来西曼和巴克(George Fleischman and RobertJohn Baker)改用10个近等基因系(near-isogenicline)建立一套新鉴别寄主。国际上确定了69个抗冠锈病单基因系被命名为Pc-1~Pc-69。冬孢子在病部越冬后,翌春发芽产生担孢子侵害鼠李属植物,在叶片正面产生性子器,叶背面产生锈子器。锈子器内产生锈孢子侵染燕麦,而后产生夏孢子再次侵染蔓延。有些地区夏孢子也能越冬,次年发芽直接侵染为害。温暖多雨有利于该病流行。

图3 燕麦冠锈病

燕麦秆锈病

发生普遍,并周期性引起危害,造成损失。美国和加拿大曾多次全国性发生,如1953、1970、1977年均造成损失。中国东北地区及内蒙古自治区,个别年份发生普遍而严重。症状与小麦秆锈病相似。病原物为禾柄锈菌燕麦变种,属担子菌,锈菌目。夏孢子长卵形,表面有小刺,黄褐色,大小为24~40×14~23(微米)。普通小檗(Berberis valgaris)是其转主寄主。性孢子和锈孢子先在小檗上产生,而后再传播到燕麦植株上。燕麦秆锈菌是专性寄生菌。美国的斯塔克曼(Elvin Charles Stakman)等最先研究燕麦秆锈菌生理小种。美国斯特沃特(Donald Mar-tin Stawart)修订后确定7个标准鉴别寄主,共鉴定出97个生理小种。加拿大的马丁(J.W.Martens)和美国的罗尔夫斯(Alan Paul Roelfs)用10个近等基因系建立一套新鉴别寄主,在北美鉴定出54个无毒力/有毒力的组合。国际上已命名的抗燕麦秆锈病基因共17个,编号为Pg-1~Pg-16和Pg-a。

燕麦的其它病害有燕麦红叶病,是一种由大麦黄矮病毒(Barley yellow dwarf virus,BYDV)引起的病毒病害,近年来间歇性地流行,有的年份造成很大损失;燕麦线虫病(Heterodera avenae Woll.)以其为害重,寄生广泛,引起世界主要燕麦区的重视。此外,还有白粉病[Blumeria graminis(DC.)Speer=Ery-siphe graminis DC.],赤霉病[Gibberella zeae(Schw.)Petch],叶斑病[Drechslera avenae(Eidam)Shoemaker=Helminchosporium avenae Eidam]、炭疽病[Collectotrithum graminicola(Ces.)G.W.Wils.]、霜霉病[Sclerophthora macrospora(Sacc.)Thiium et al.]、麦角病[Claviceps purpurea(Fr.)Tul.]、全蚀病[Gaeumannomyces graminis(Sacc.)Arx et Oliver var.avenae]、叶枯病[Bipolaris victoriae(Meehan et Murphy)Shoem.=Helmin-thosporium victoriae Mechan et Murphy]、黑茎病(Leptosphaeria avenaria G.F.Weber)、根腐病(Rhizoctonia solani Kühn.)、细菌性叶枯病[Pseudomonas coronafaciens(Elliott)Stevens]和细菌性条斑病[Pseudomonas striafaciens(Elliott)Starr et Burkh.]等。

病害控制

根据病害的传播和发生特点,可采取单一的或综合性的防治措施:①选用无病种子或进行温汤浸种或应用多菌灵、萎锈灵等药剂拌种;②选用抗病品种;③铲除中间寄主,及时拔除病株;④合理轮作,适期播种;⑤发病后可喷施萎锈灵等杀菌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