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圆核腔菌引起为害大麦叶片的一种真菌病害。分布和为害遍布于全世界各大麦产区,特别在温带较冷凉的高湿地区或冷凉高湿季节盛发,是一种常发性病害。近几十年来,不少国家因大麦地连栽及实施灌溉,网斑病日趋严重。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北欧及中东地区近年均暴发大麦网斑病。中国曾在长江流域的四川、江苏、浙江等省流行,东北及陕西省也有发生,但年份、地区间差异较大。
由圆核腔菌引起为害大麦叶片的一种真菌病害。
遍布于全世界各大麦产区,特别在温带较冷凉的高湿地区或冷凉高湿季节盛发,是一种常发性病害。近几十年来,不少国家因大麦地连栽及实施灌溉,网斑病日趋严重。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北欧及中东地区近年均暴发大麦网斑病。中国曾在长江流域的四川、江苏、浙江等省流行,东北及陕西省也有发生,但年份、地区间差异较大。网斑病造成大麦产量损失和质量下降,高感品种严重发病时产量损失可达100%,但一般损失为10%~40%。此外,因病株碳水化合物含量减少导致麦芽糖产量降低,从而影响其酿造质量。
本病主要发生在叶片上,叶鞘、茎、颖壳有时也可见到症状。初期在叶片上先出现微小斑点或细条纹,渐扩大呈狭细暗褐色纵、横条纹的网状斑,叶围褪绿;也有病斑先发展成大的水浸状绿色斑,后呈现显著的暗褐色网状,严重受病叶可完全干枯。丹麦于1969~1970年首次报道本病在大麦叶片、叶鞘上出现一种“斑点型”症状,斑点暗褐色,椭圆形或纺锤形,3~6毫米,病斑周围具有清楚的褪绿、宽度不等的晕圈,有别于“网斑型”症状,作为一个新“型”看待。美国、加拿大、德国、摩洛哥、约旦等地此型也有发现。
病原物为圆核腔菌〔Pyrenophora teres(Died.)Drechsl.〕,属子囊菌,座囊菌目,无性态为大麦网斑内脐蠕孢〔Drechslera teres(Sacc.)Shoem.〕,属半知菌,丝孢目。荷兰司麦特格—披脱逊(V.Smedegar-Petersen)于1971年将“斑点型病菌定为一个新型后,并将圆核腔菌分为P.teres f.maculata及P.teres f.teres两个型。有性态子实体为假囊壳,一般产生在寄主病残体上,有时在培养基上也可形成。假囊壳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为300~600×430~800(微米)。囊壳上可抽生分生孢子梗及长针状暗色刚毛。病原菌为异宗配合真菌,除非经两个可亲和菌丝交配结合的,将不产生有孕假囊壳。假囊壳成熟须在10~15℃经2个月左右时间。子囊棍棒形,顶端圆,双层壁,在基部具一无色短柄,大小为190~335×32×42(微米)。子囊孢子黄褐色,椭圆形或纺锤形,具3~4个横隔膜,隔膜处缢缩,有0~2个纵隔膜,端胞无纵隔,大小为40~62×17~27(微米),每一细胞均可萌发芽管。由单个子囊孢子形成的菌丝体可产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梗橄榄色至褐色,直或曲折,基部较膨大,单生或2~3根成簇。分生孢子无色或淡橄榄色,具2~10隔,隔膜处缢缩,大小为48~140×15~2(微米),每一细胞均可萌发芽管。“斑点型”症状分离的菌株形态和“网斑型”的相同。两“型”杂交后形成的有性态,子囊孢子可分离反映出各半为不同型的特点。同一型的不同来源菌株如丹麦的和北美的,致病性也有差异。分生孢子形成要求的温度为15~25℃,以20℃为最适,光可促进分生孢子梗的形成,形成后,经6小时黑暗条件可产生分生孢子。网斑病主要发生于大麦上,偶尔发生于小麦、燕麦等其它禾本科植物上。分离自冬大麦上的网斑病菌株比来自春大麦上的生长慢,不同菌株产生的色素量及菌落形态因不同培养基而有差异。在所有培养基上,来自春大麦上的菌株产生的分生孢子数量比来自冬大麦上的为多。最适宜生长的培养基为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菌落在20~25℃生长,常随温度增高而加快。病菌存在着致病性变异,据土耳其安卡拉卡拉巴(Ankara Kalaba)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病菌小种间对寄主的毒性强弱顺序依次为T4、T21、T61、T67。突尼斯收集来自突尼斯、埃及、塞浦路斯、摩洛哥及阿尔及利亚地中海区域的若干网斑病菌株为一个复杂的小种群,经聚类分析可将其分为4群,北非菌株具较高的平均毒性,对所有鉴别品种变异性低。病菌不同菌株对粉锈宁等药剂的敏感性各异,特别在低浓度情况下,所有菌株对固醇生物合成抑制剂(SBIs)均无耐药性。此外,低温、高湿不利于大麦的生长,从而促进病害的发展。在冬麦区迟播发病较重,这也和低温有关。
病菌主要通过种子携带的潜伏菌丝体和病残体上的子实体越冬,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源。经冬季适存的自生大麦罹病植株也可作为春大麦的初侵染源。最重要的初侵染源是病残体上的孢子,是子囊孢子形式抑或分生孢子形式尚不清楚。据丹麦研究,病害的侵染源来自病残体上的较来自种携菌丝体的,不论对早期侵染和接种体持续潜力均更为有效。初侵染引起的大麦病部产生的分生孢子可起再次侵染作用。分生孢子主要借气流传播。侵染温度为8~33℃,最适为15~25℃。并伴有10~30小时的高湿条件。据英国都伯灵大学研究,分生孢子还可通过雨水传播,从上向下转移,一般在麦株基部老叶上病菌孢子数量较多,病株周围100厘米处的孢子捕获量约占25厘米处捕获量的一半。侵染过程为10~14天,但干燥的夏季,病害的发展流行与病菌的初侵染源,再次侵染次数、寄主感病性有关,也与氮肥水平相关,磷、铁素增加病害的严重度。种携菌丝体对病菌引入无病区和远距离传播起特殊作用。
杜绝初侵染源是控制网斑病的前提。利用无病种子及种子处理可阻止将病原体引入无病区或无病田。最有效控制网斑病的方法是采用抗病品种。前苏联报道来自埃塞俄比亚和土耳其的品种Stepnyak、Alouette、Ofir、Balder及Mestnyl,K20440,杂交后均可得到抗病品系,来自瑞典的品系WW 6414、WW 6521、WW 6121显示高抗。丹麦(1988)报道抗病品种有CI 2750、CI 4795、CI 4922、CI 4929。印度(1988)报道抗病品种有Video。中国浙江省大麦品种中以早熟7号、光芒二棱、浙农8号较为抗病。播种前进行种子处理。发病后可用代森锌可湿性粉剂或代森锰锌或二硝散可湿性粉剂喷雾防治。
此外,适时早播,避免连作,地下水位高的地区做好开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提高土温,以避免或减少侵染机会,创造有利于寄主生长发育,不利于病菌的田间环境。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