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状花序或单生,再在茎上排列成稍扩展的圆锥状;总苞片3~4层;边缘小花雌性,8~12枚,长约1.2毫米,细管状。中央小花两性,8~22枚,长约2毫米,管状钟形。分布地区见于草原带的山地,生于石质山坡、岩石露头或碎石质山体上,形成大面积岩蒿群落,是山地草原群落的主要建群种。分布于中国东北、内蒙古、河北、山西、甘肃。利用特点在东北地区4月萌发,8~9月开花,9~10月结果。现蕾期干物质中含粗蛋白质17.
多年生菊科野生牧草(Artemisia brachyloba),又名山蒿。
旱生半灌木,轴根型,高20~40厘米,主茎粗短,木质化,基部多分枝,形成球状株丛,当年枝直立。中部叶长卵形或卵形,长2~4厘米,二回羽状全裂,侧裂片3~4对,小裂片丝状条形,上面疏被短柔毛或无毛,下部密被白色蛛丝状短柔毛,上部叶羽状全裂或不裂。头状花序长椭圆形或矩圆状钟形。长3.5~4.5毫米,排列成疏松的短总状花序或单生,再在茎上排列成稍扩展的圆锥状;总苞片3~4层;边缘小花雌性,8~12枚,长约1.2毫米,细管状。中央小花两性,8~22枚,长约2毫米,管状钟形。
见于草原带的山地,生于石质山坡、岩石露头或碎石质山体上,形成大面积岩蒿群落,是山地草原群落的主要建群种。分布于中国东北、内蒙古、河北、山西、甘肃。
在东北地区4月萌发,8~9月开花,9~10月结果。现蕾期干物质中含粗蛋白质17.68%,粗脂肪6.60%,粗纤维14.36%,无氮浸出物52.52%,粗灰分8.84%,钙0.55%,磷0.40%。营养价值较高,粗蛋白质含量高,粗纤维含量低。青鲜状态因气味强烈,家畜不采食,秋末霜后羊采食少量叶及嫩枝,冬季适口性提高,适于秋后放牧利用。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