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兔科动物的总称,食草性哺乳动物。中文含义包括家兔和野兔。起源尚无定论。主要有起源于原古兔科(Eu-rymylidae)、假古蝟(Pseudictops spp.)、兽(Anagale gobiensis)、三尖齿兽(Deltatheridium creodonts)、踝节类(Condylarthra)等说法。起源的假说虽多,却均因发现的化石证据不足而不能成立。

兔科动物的总称,食草性哺乳动物。中文含义包括家兔和野兔。

起源

尚无定论。主要有起源于原古兔科(Eu-rymylidae)、假古蝟(Pseudictops spp.)、兽(Anagale gobiensis)、三尖齿兽(Deltatheridium creodonts)、踝节类(Condylarthra)等说法。起源的假说虽多,却均因发现的化石证据不足而不能成立。但自道森(Daw-son,1967)将全世界的从古新世至现代的野兔化石进行整理及系统排列后得知,在渐新世时,亚洲和北美洲已出现后肢及耳逐渐变长、具有一些现代野兔外貌的始祖兔类(Archaeolagomorphs)。到了更新世就有与现生兔形态十分相似的化石出现。在亚洲有兔属(Lepus)和粗毛兔属(Caprolagus);在欧洲有兔属和穴兔属(Oryctolagus);在非洲有兔属和红兔属(Prono-lagus);在南美洲,中更新世和晚更新世均有棉尾兔的化石出现。至此,野兔的演化已定型。

分类

长期以来,兔的分类地位未能确定。1758年,林奈(Linnaeus)将兔划入啮齿目(Glires);伊利格尔(Illiger)将其列入啮齿目(Rodentia)的重齿亚目(Duplicidentata);1855年,布兰特(Brandt)首先提出用兔形亚目(Lagomorpha)名称取代重齿亚目,但仍属啮齿目;1912年,吉德利(Gidley)正式将兔形动物由啮齿目中分出,单列兔形目(Lagomorpha)。但仍有不少的分类学家倾向于把兔形动物划入啮齿目的重齿亚目中。

根据生态习性,兔科分为穴兔类(rabbits)和兔类(hares)。穴兔类有:硫球兔属(Pentalagus)、火山兔属(Romerolagus)、红兔属、乌干达兔属(Poelagus),以上四属列入古兔亚科(Palaeolaginae),粗毛兔属、苏门答腊兔属(Nesolagus)、棉尾兔属(Sylvilagus)、穴兔属,以上四属列入兔亚科(Leporinae)。仅穴兔属中的穴兔〔Oryctolagus cuniculus(Linnaeus,1758)〕是家兔的祖先。

生物学特性

耳长,尾短,眼侧位。上唇中央分裂,下唇单片。嘴外有胡须。鼻孔周围皮肤无毛。上颌有一对呈凿状而外露的大门齿,其后有一对细圆柱状的小门齿。无犬齿。齿式为:=28。颈部不明显。背部明显弓起,奔跑时伸屈自如。胸部小,腹部大,肠较食肉动物长,盲肠发达。后肢显著长于前肢,利于奔跑和跳跃,后足4趾,蹠行性。前肢短,前足5趾,趾行性。雄性阴茎前端无膨大的龟头,静息时阴茎向肛门方向后伸,无阴茎骨。睾丸的位置在阴茎的前面。这种特性的睾丸位置在有胎盘动物中不多见。腹股沟管宽短,终生不封闭,睾丸可以自由地下降到阴囊或缩回腹腔。雌性有一对左右完全分离的子宫并直通输卵管,不形成子宫角与子宫体,两个子宫颈分别开口于同一阴道。这种子宫类型称双子宫。

兔科动物全部陆栖于森林、草原、荒漠、农田、山谷和河谷的灌木丛中,群居性差,夜行性,黄昏和黎明时活动频繁,有啮齿行为,以植物为食。有双重消化功能,即兔科动物排出两种粪便:一种是较硬呈球状的;另一种是由分泌物形成潮湿的软囊所包围的软粪。排出后再次食入,通过消化道进行第二次消化吸收,从中获得部分蛋白质和B族维生素

分布

除澳洲、南美洲南部、新西兰、马尔加什与南极大陆外,各地均有分布。硫球兔属分布于硫球群岛;火山兔属分布在墨西哥东南300~3600米高的火山坡上;红兔属分布于非洲南部的罗得西亚、坦桑尼亚和肯尼亚;乌干达兔属分布于乌干达;粗毛兔属分布于印度喜马拉雅山南坡山脚下的阿萨姆至戈拉克普尔一带的森林、竹林和草丛中;苏门答腊兔属分布于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的山林中;棉尾兔属分布于美洲;穴兔属分布于欧洲西南部和非洲西北部的地中海周围,后引入英国、乌克兰、澳大利亚、新西兰、南美各国、美国及中国。中国无野生穴兔类分布,亚洲至今未发现过穴兔属的化石及野生穴兔属种类。兔属分布在欧亚大陆、北美、墨西哥、非洲,印度尼西亚、日本和中国各地均有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