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偶蹄目(Artiodactyla)、麝科(Moschidae)、麝属(Moschus)动物,别名香獐子、山驴子、獐鹿。分布于中国、前苏联、朝鲜半岛、蒙古、印度、缅甸、巴基斯坦、尼泊尔、不丹等地。是经济价值很高的高山动物。中国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分类其分类地位,长期存在分歧。莱德克(Ly-dekker,1915)认为麝属仅一种,3亚种

偶蹄目(Artiodactyla)、麝科(Moschidae)、麝属(Moschus)动物,别名香獐子、山驴子、獐鹿。分布于中国、前苏联、朝鲜半岛、蒙古、印度、缅甸、巴基斯坦、尼泊尔、不丹等地。是经济价值很高的高山动物。中国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分类

其分类地位,长期存在分歧。莱德克(Ly-dekker,1915)认为麝属仅一种,3亚种;Flerov(1930)主张分为3个独立种,即原麝、马麝和林麝。艾伦(Allen,1940)和寿振黄等(1961)又将中国的麝视为一种;高耀亭(1963)再次确定为3个种,即原麝、林麝和马麝。嗣后,蔡桂全和冯祚建(1981)发表了喜马拉雅麝,李致祥(1981)发表了黑麝,陈服官等(1980)认为中国麝不存在种间差别。盛和林(1992)根据原麝和林麝头骨结构不存在明显差别,染色体数2n均为58和染色体G带高度一致,认为林麝是原麝的一个亚种。

生物学特性

体重6~15千克,两性无角(图),公麝上犬齿特别发达,长5~6厘米,最长达10厘米,齿式=34。头骨眼眶环特别发达,无泪窝,胃有4室,有胆囊。无眶下腺、额腺及足腺,但有尾腺。公麝在腹部包皮口处有麝香腺。体毛粗硬,髓腔特别发达,无绒毛。一般栖息于海拔1000~4000米的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中多岩石的山巅附近,很少在平原沼泽地或无林山地内活动。随季节变化有小范围垂直迁移习性。驯养条件下,在海拔500米左右的山区、盆地和平原都能正常生存、繁殖与分泌麝香。麝喜凉怕热,胆怯易惊,无群性,善跑跳(能跳2米高,3米远),嗅觉特别发达,听觉、视觉敏锐,夜行性,对异物异响敏感,活动有规律性。公麝多单独活动,母麝和幼麝虽集群,但亲和程度差。天气骤变时,狂奔乱跑,相互追逐,通称闹圈。食性广,食量少,可食饲料近百种,昼夜食量1000克左右。性成熟期1.5岁,适宜配种年龄2.5岁。属季节性多次发情。配种期为10月份至翌年2月份,发情周期19~25天,妊娠期180~195天,5~6月份产仔,每胎1~3仔,双胎率70%~80%,产3仔的极少。初生重300~500克。自然寿命15年以上。天敌有大中型猫科动物及狼、豺,小型食肉动物(鼬属)捕食幼仔。

原麝

别名林麝、香獐、林獐。学名:Moschus moschiferus Linnaeus,1758。染色体数2n=58。中国有4个亚种。①西伯利亚亚种(M.moschiferus moschiferus Linnaeus,1758),分布于大兴安岭及新疆阿尔泰山区。②东北亚种(M.moschiferus parvipess Hollister,1911),分布于小兴安岭及长白山一带,山西数量极少。③安徽亚种(M.moschiferus anhuiensis Wang,Hu&Yan,1982),仅见于皖南大别山区。④西南亚种(林麝)(M.moschiferus berezovskii Flerov,1929),广布于湖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及西藏东部,广东及广西北部。分布于陕西秦岭、甘肃榆中县、六盘山以南及河南西部的麝体型明显大于西南亚种、安徽亚种,接近东北亚种,应为新亚种(M.moschiferus ssp.)。北方麝体型大,体长80~90厘米,南方麝体型小,体长65~80厘米,体重7~13千克。体毛棕褐色,分布于东北及安徽大别山的成体有肉桂色斑点。分布于秦岭及四川以西的毛色较暗,无斑点。颈纹明显,幼麝有斑点。有广泛的栖息生境,能适应从低海拔至3000米,甚至4100米高的林区生活,多栖息于山地多岩石的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或阔叶林带,以针阔叶混交林为主。森林是原麝分布的主要条件。食性极广,以木本植物鲜枝嫩叶为主,也食草本植物的心叶,很少吃禾本科植物的绿色部分。在东北常年采食地衣、石蕊和寄生槲,秋季兼食浆果、蘑菇等,冬季啃食红松、冷杉、落叶松的嫩枝叶。在长江流域,喜食长松萝等植物。以2.5岁配种为好。发情周期18~24天,发情持续期24~26小时。妊娠期178~185天。多为双胎。初生仔麝体背有橘黄色横行斑纹。

林麝

别名线牙獐。学名:M.berezovskii Flerov,1929。染色体数2n=58。分布在长江流域各省及西南各省区。体型小,体长70~80厘米,体重6~9千克。体形、毛色和原麝相似,但成体一般无肉桂色斑点。公麝上犬齿发达,露出唇外,形成獠牙。毛色比原麝和马麝深,呈灰褐或深褐色。耳基部和耳内白色或黄白色,成年麝背部无斑点。吻短。尾短,隐于臀毛内。栖息于海拔2400~3800米的高寒山区。食性广,采食多种植物的嫩枝叶,最喜食松萝。妊娠期180天。每胎1~3仔,多为2仔。仔麝初生重500克左右。仔麝全身密布白色或黄白色斑点,断乳后逐渐消失。

马麝

别名草坪獐、马獐。学名:M.chrysogaster Hodgson,1839。主要分布于西部高原山地。青海除民和、乐都、湟中、湟源和平原五县以及柴达木地区外,均有分布;甘肃仅分布于祁连山的天视、肃南、肃北和龙南山地;宁夏的贺兰山地;西藏的日喀则、山南、那曲地区,昌都及拉萨郊区均有分布;四川主要分布于西北的高山深谷以及高原草甸和草原灌丛地带,包括安县、北川、平武、芦山、宝兴、会东、木里、康定、德格、马尔康、阿坝、若尔盖、小金、汶川及理县;云南北部高山地区。马麝体型较大,体长85~90厘米,体重9~15千克。背毛棕褐色或淡黄褐色,前额、头顶及面颊褐色,微有青灰色,颈纹黄白色,轮廓不明显。吻长,公麝上犬齿发达比林麝宽,故有“板牙獐”之称。在西藏,栖息高度在海拔3300~4500米之间,最高到5050米。通常在林线上缘的稀疏杜鹃灌丛,或有高山柳、金腊梅等为主的各种生境中栖息,在阳坡柏树林中也多见。在青海,东部尖扎县海拔1900~3600米是马麝的栖息生境。在四川西部,栖息于3000~4000米的高山草甸,山地裸岩,冷杉林缘灌丛,杜鹃灌丛或草丛等地。马麝性孤独,除配种期外,均为单独活动。主要是晨昏活动,活动路线和范围有规律性。根据对马麝胃的分析,取食77种植物。除2种苔藓植物和2种真菌植物外,均为种子植物。喜食嫩的枝叶和花蕾,嗜苦味。配种期公麝间争偶殴斗激烈。每胎多为1仔,2仔较少。天敌很多,在青海省香鼬是主要天敌,仔麝受害最多。在森林区猞猁是主要天敌。猛禽中金雕和草原雕以及牧羊犬都有危害。在阿尔泰地区猞猁和狼獾是最大危害。

黑麝

别名黑獐。学名:M.fuscus Li,1981。分布在高黎贡山巴坡和碧江(碧罗雪山)、西藏东南缘的察隅、墨脱及米林等县。栖息于西藏海拔3800~4200米的潮湿针叶林林线附近。在云南碧罗雪山栖于3200米以上针叶林和高山砾石带,与林麝同域分布。体型小于马麝,体重不足10千克,全身黑褐色,肩背部杂有棕黄色个体,幼兽具浅黄色斑点,头部与四肢、眼圈、上下唇、耳背均呈暗褐色,耳内缘灰白色,喉部和颈部无颈纹或异色斑,不同于马麝和喜马拉雅麝,鼻骨是麝属各种中最短的。晨昏时到林线以上的高山草甸采食贝母、苔草、杜鹃和高山柳的枝叶等。

喜马拉雅麝

别名黑獐子。学名:M.leucogaster Hodgson,1839。中国分布于西藏南缘的珠穆朗玛峰地区,自西吉隆河谷往东至东亚河谷。国外分布于尼泊尔等地。栖息于海拔2500~3900米间的混交林,林线上缘的高山草甸带。低海拔常绿阔叶林带少见。体型较大,体重11~15千克,与马麝相比,头形较短而宽;上体毛色棕褐色,臀部黄白色与众不同;上下唇及耳内侧白色,眼圈棕黄色,无颈纹。活动规律与马麝相似。喜食松萝、苔草、杜鹃和各种树叶,也食苔藓。繁殖情况与马麝相似。每年1胎,每胎1~2仔,5月下旬至6月中旬产仔。

饲养管理

饲养方式有公麝单养、公母麝分群养和1公多母群养。公麝在一年一度的泌香期前一个月起单独饲养。麝的泌香期在5~7月间,一般泌香盛期仅7~9天。盛前期一般2~3天,雄性激素急剧升高,睾丸、阴囊肿胀下垂,香腺增大,分泌初香液,饮食正常;盛中期一般3~4天,睾丸、阴囊继续肿胀增大,雄性激素稍有下降。分泌大量初香液排入香囊腔,香囊极度增大。拒食,有流香液现象,能嗅到麝香味。盛后期一般2~3天,睾丸、阴囊及香腺逐渐缩小,开始进食。饲养上要增加富含蛋白质的精饲料,管理上要力求安静。公麝在配种期食欲明显下降,是一年中营养消耗最多的时期,体重一般下降10%~20%。对性欲差的公麝要及时调换。配种期公麝凶猛好斗,混群前应去其獠牙并磨平。配种结束后公麝要单独饲养管理,使其尽早恢复健康。

利用

麝香是由香腺和香囊共同形成的。麝香腺囊位于公麝腹部包皮口处。香腺是分泌初香液的器官,香囊是形成和贮存麝香的器官。麝香腺的分泌活动受雄性激素的调控,当切除麝的睾丸和副睾后就不再泌香了。试验证明,在非泌香期肌注促滤胞素(FSH)和促黄体素(LH)能引起泌香的分泌活动,并能收取麝香。泌香前肌注,可加强初香的分泌活动,提高麝香产量。在饲养条件下,自1.5岁开始泌香,以后逐渐提高泌香量,10岁以前泌香量较高,10岁以后逐年下降,15岁时基本停止泌香。麝香含麝香酮、多种甾醇和甾体激素、5-β-雄素酮以及脂肪、树脂、蛋白质、无机盐等。麝香酮具特异的强烈香气,经久不散,是名贵的香料,也是名贵的中药材。对人的中枢神经有兴奋作用,特别对兴奋呼吸中枢和血管舒缩中枢作用更大。中国麝香以西南各省所产品质为佳,尤以云南的“云麝香”为最佳。肉可食,皮可制革,毛可作填充物。中国从1958年起先后在四川省马尔康、米亚罗,安徽省佛子岭,陕西省镇坪等地建立了养麝场。在都江堰市还建立了四川省养麝研究所。多年来,中国在野外捕捉、饲养管理、活体取香、配种繁殖、疾病防治以及驯化等方面积累了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