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牧草

供家畜采食的草类。以草本植物为主,包括藤本植物、半灌木和灌木。栽培的牧草主要是禾本科牧草(Grasses)和豆科牧草(Legumes)。栽培历史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牧草起源中心之一。郭沫若在《中国古代社会史》中写道:“在中国文字上,最初田字不是后来禾黍粟麦的田,而是供刍牧狩猎的‘田’。田中种的刍秣,丰草蓬蓬,因而可以诱至不少禽兽

供家畜采食的草类。以草本植物为主,包括藤本植物、半灌木和灌木。栽培的牧草主要是禾本科牧草(Grasses)和豆科牧草(Legumes)。

栽培历史

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牧草起源中心之一。郭沫若在《中国古代社会史》中写道:“在中国文字上,最初田字不是后来禾黍粟麦的田,而是供刍牧狩猎的‘田’。田中种的刍秣,丰草蓬蓬,因而可以诱至不少禽兽,这样最便于狩猎。”人类有了渔猎经济的显著进步,也就形成了牧草栽培的必要条件。中国最早记载的牧草是苜蓿。公元前126年,张骞出使西域把苜蓿引入中国,在陕西长安一带种植。

15~16世纪西班牙开始栽培牧草。英国在17世纪大量种植三叶草并首先栽培黑麦草。在欧洲的历史上,18世纪曾出现过耕地产量急速下降,后来人们发现畜牧业衰退是重要原因之一。从而重视在耕地中种植牧草,特别是种植豆科牧草,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和谷物产量的提高。牧草饲料作物在大田轮作中很快占有重要地位,甚至形成了种植制度,直到现在欧洲许多国家仍盛行草田轮作。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工种草面积逐年增长,1985年全国为667万公顷,1986年为800万公顷,1990年增至1073万公顷。同时,各级农牧业研究机构和农业院校从国内外引种优良牧草进行试种和推广,对国内地方品种进行调查、收集和整理。育种工作者培育出了一批新品种,于1986年成立了全国牧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登记牧草品种。全国各地建立的较大规模的牧草种子繁殖场,生产的牧草种子已能满足草地改良与人工草地建设的需要。

资源

中国的牧草资源丰富,在天然草地植被组成中,牧草约有10000种,经植物分类学的标准分析,以禾本科和豆科为主,在这些植物中,适于栽培的禾本科约有30属,豆科约25属。禾本科主要有鹅观草属58种、披碱草属10种、隐子草属11种、大麦属6种、早熟禾属100种、野古草属44种,以及羊草属、画眉草属、马唐属各20种。豆科牧草在中国分布的主要有锦鸡儿属50种、米口袋属15种、胡枝子属65种、草木樨属9种、山蚂蟥属30种、野豌豆属25种、苜蓿属9种等。此外还有菊科、莎草科等其他科草类。

类型

牧草的类型很多,由于研究的目的不同,划分的方法与标准也各异。

植物学的形态分类

按植物学的形态分有禾本科、豆科、菊科、莎草科、藜科、十字花科等。但主要的是禾本科和豆科牧草,见草原植物经济类群。

根据分蘖(茎枝形成)的特点分类

草原植物分蘖类型

根据叶的分布和植株的高矮分类

牧草株丛类型

根据牧草生育期长短分类

①一年生牧草。播种当年就可以完成整个发育过程,开花结实后死亡,如毛苕子、紫云英山黧豆苏丹草等。②二年生牧草。播种当年不能开花结实,第二年才开花结实,并在结实后死亡,如白花草木樨、黄花草木樨等。③多年生牧草。寿命在2年以上,地上部枝条在多数地区每年死亡,依靠营养枝繁殖更新,根据寿命的长短又可分为:a.短寿牧草。平均寿命3~4年,如多年生黑麦草、高燕麦草、披碱草、红三叶等。这类牧草第一、二年产量最高,第三年产量显著下降,第四年几乎全部死亡。b.中寿牧草。平均寿命5~6年,大部分的禾本科牧草豆科牧草属这一类,如猫尾草苇状羊茅、鸭茅、沙打旺、白三叶等,在其生活的第二、三年产量最高,至第四、五年产量显著下降。c.长寿牧草。平均寿命为10年或10年以上,一般利用6~8年,在其生活的第三、五年产量最高,如无芒雀麦、草地早熟禾、紫羊茅、小糠草、苜蓿、山野豌豆等。

根据牧草的需水量分类

①耐旱牧草。需水量较少,能耐干旱,如冰草、鹅观草、胡枝子等。②需水量中等的牧草。需水量介于耐旱与喜水牧草之间,如鸭茅、多年生黑麦草、紫花苜蓿、红三叶等。③喜水牧草。需水量较多,能生长在低湿而排水不良的土地上,如虉草、意大利黑麦草、杂三叶、白三叶等。

牧草需水量多少也有变化,许多牧草适应性很广,不能严格归入哪一类,这里只是个大致划分,如紫花苜蓿需水中等,但也耐旱;苇状羊茅耐旱,但也喜欢充足的水分;虉草既耐低湿,也较耐旱,但在水分充足时产量较高。

作用

牧草是饲用植物,是发展畜牧业的饲料基础

首先,牧草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是廉价蛋白质的来源,各种维生素含量也很丰富;第二,适口性好,茎叶柔软,为各种牲畜所喜食,尤其反刍家畜多以草为生;第三,利用方式多,可以青饲、放牧、青贮、调制干草、草粉、饲料饼、饲料膏和颗粒饲料等;第四,适应不同地区建立人工草地半人工草地,提高草地的生产力,人工草地比天然草地一般能增产牧草2.5~10倍以上;第五,生产成本低,经济效益高,单位面积上获得的干物质产量一般要高于农作物1~5倍。

牧草可以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

栽培牧草,尤其多年生豆科牧草禾本科牧草的根系发达,在土壤中能积存大量腐殖质等有机物质,并可增强微生物的活动,使土壤形成水稳性团粒结构,从而提高土壤的肥力。特别是豆科牧草根系具有的根瘤菌,能固定空气中的游离氮素,提高土壤氮素含量。据调查,播种第一年的苜蓿地,每公顷产鲜根8370千克,可增加土壤氮素66千克;第五年的鲜根产量达39000千克/公顷。土壤氮素可增加到285千克/公顷。据新西兰资料,种植白三叶的土地,每公顷可固定氮素189~342千克。

牧草是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植物

多年生牧草的根系发达,枝叶繁茂,生长迅速,侵占力强,能很快覆盖地面,减少地面径流,保土固沙能力强,且适应性强而繁殖简易,能在荒漠、荒坡、贫瘠坡地、黄土高原、坝基、路基、滩涂等地种植生长,以减少土壤流失,保护坝基、路基不被冲刷毁损。一般生长繁茂的草地,可减少冲刷,保土效益达80%~90%。另据山西右玉水保站观测,栽培草木樨可减少径流量43.8%~61.5%,减少土壤冲刷量39.9%~90.5%。尤其是黄河上游,山西、陕西、甘肃等黄土高原地区黄河水流中泥沙含量相当高,长江水亦有泥沙含量增加趋势,土壤肥力损失严重。栽培牧草,建立人工草场,既可以提供家畜饲草,有利于发展畜牧业,又可起到防风固沙,减少耕地面积的损失,保护堤坝、路基等建筑少受损毁的作用。

牧草是促进农牧结合的纽带

实行粮草轮作,林草间种,农林牧相结合,有利于改变农业经济结构。有了充足的牧草和饲料,可以满足畜牧业的需要,提供丰富的畜产品,改善人民的生活,发达的畜牧业又为农林业提供大量优质的有机肥以促进农林业的发展。既可以以草兴牧,以牧促农,也有利于林果业和副业等多种经营,可以建立起植物种群间彼此协调的合理结构,充分利用时间、空间和光、热、水等资源,获得永久而稳定的较高产量。

优良牧草应具备的主要条件

适应性强

引种时首先应该了解所选择草种的生物学性状和生态学特性,注意其适应性,以便适应于当地环境条件,能够很好地生长发育,一般耐旱、耐寒、耐瘠、耐盐碱、适应性广的草种,分布地区也较广。

产草量高

牧草株体高大,茎叶量多,是获得高产的基础。牧草高产的相关因素主要有:株体高大,分蘖(或分枝)多,着生的叶多,落叶率小,叶面积大,光能利用率高,生长速度快,生长强度大(即单位时间内生产干物质重量多),积累的营养物质多。生长期长,再生力强,根系发达,能充分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类养料,提高光合生产率。

适口性强

适口性系指家畜对牧草的喜食程度。茎叶柔软鲜嫩,含粗纤维少,含粗蛋白质高,消化率高,不粗糙,气味芳香,口味鲜美的牧草,家畜喜食程度高(见牧草适口性)。

营养价值高

各种营养成分含量的分析,是评定牧草饲用价值的重要指标之一。主要分析项目有水分、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灰分、无氮浸出物、粗纤维和钙、磷、胡萝卜素,以及维生素和各种氨基酸等。以蛋白质维生素等含量越多越好,纤维素含量越少越好。

具有较强的侵占性和再生性、耐牧性、耐割性等特点

侵占性指牧草对地面、地下和空间侵占能力强,即竞争力强。刈割和放牧利用后,恢复生长较快,即具有较好的耐割性和耐牧性。

容易繁殖

牧草的种子产量高,容易采种,并且种子生活力强,便于推广,或者易于分根或分株,利用营养枝进行扦插等无性繁殖。

抗病虫害能力强

选择的牧草应具有较强的抗病虫害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