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鱼类昼夜垂直移动

鱼类于昼夜间移动于上下水层的节律行为。也是对生活环境的适应性行为。它直接关系到捕捞效果。例如,底层鱼类垂直移动离开海底到中上水层时,不利于拖网捕捞而有利于围网或中层拖网捕捞;中上层鱼类下沉到深层时,除非围网高度达到鱼群移动所到达的深层,否则就无法捕捞。查明各种鱼类昼夜垂直移动节律及其变化,是渔业生产重要课题

鱼类于昼夜间移动于上下水层的节律行为。也是对生活环境的适应性行为。它直接关系到捕捞效果。例如,底层鱼类垂直移动离开海底到中上水层时,不利于拖网捕捞而有利于围网或中层拖网捕捞;中上层鱼类下沉到深层时,除非围网高度达到鱼群移动所到达的深层,否则就无法捕捞。查明各种鱼类昼夜垂直移动节律及其变化,是渔业生产重要课题,也是鱼类行为学的重要研究内容。

特点

鱼类昼夜垂直移动范围、速度和升降时刻,由于各种鱼类生物学特性的不同,环境条件的差异而有不同;特别是性腺成熟状况、丰满度、年龄和栖息环境中光照情况、温度分布以及食物因素的不同而有变化。

多数鱼类白天栖息于较深水层,黄昏开始上升,夜晚活动于水体的中上层,黎明时下降,呈昼沉夜浮的节律。但也有表现为昼浮夜沉节律的,如绿鳍马面鲀即是。鱼类周年各生活阶段中,昼夜垂直移动并非都表现得同样明显,如小黄鱼在生殖期间,绿鳍马面鲀在索饵期间,太平洋鲱在越冬和索饵期间,昼夜垂直移动并不明显。移动节律也会随外界环境季节变化而改变,例如在北极海区,只有在明显昼夜更替的秋季,鱼类才具有昼夜垂直移动;在极昼和极夜期间则不进行昼夜垂直移动,而是栖息于一定水层中。热带水域的昼夜垂直移动不因季节而变动。

鱼类有依年龄或体型大小垂直分层分布趋势。垂直移动多在其分布水层中,以小群形式呈分散性连续移动,形成在垂直分布上具有密集中心的上下移动。这个密集中心,可以是由某一体长、年龄或性别的个体组成。

垂直移动幅度因种类和栖息环境水文条件的不同而不同。许多鱼类下降水深与水体照度线的分布状态有关。移动幅度大者可达500米以上,一般在500米以下。较浅的淡水水体仅十几米而已。移动幅度除与季节转换有关外,与月龄、天气和鱼的生理状态也有关系。例如绿鳍马面鲀满月(望日)期间下降较浅,新月(朔日)或黑夜则较深:晴天,带鱼下降较深,阴、雨、雾天则较浅;随着性腺逐渐发育成熟,太平洋鲱昼夜垂直移动现象日趋明显,移动幅度相应增大。

垂直移动速度

在自然情况下很难测定,一般以密集中心移动的时间间接推算。由于光线对水生动物的影响自上而下逐渐减弱,同时由于重力的作用,垂直移动速度一般都是上升慢下降快,黄昏以前上升较慢,黄昏以后上升较快,开始上升或开始下降时较快,上升或下降快结束时较慢。栖息水域、种类及年龄不同,移动速度也不同。一般是热带鱼类的上升速度较寒、温带鱼类快。在自然水域,移动速度比实测速度要快些,因为移动过程并非直线上下,而是曲折迂回。水体温度、盐度结构状况,尤其是跃层的存在,许多鱼类不能跨越,以致限制了垂直移动。

影响因素

主要有:①光照条件。水生动物一般栖息在光照条件对它生存最适宜的水层里。光照条件昼夜变化时,它们的垂直分布相应起变化,移动与光照的周日节律相一致。有些鱼类如鳀、太平洋鲱等在产卵期间需借助良好的光照条件促进性腺成熟,所以在这期间白昼上升至表层。②食物因素。浮游动物昼夜垂直移动明显,夜间上升至表层,白天下降。鱼类因追逐这些饵料便相应地作垂直移动。很多鱼类摄食最强烈的时间,正是在晚间和黎明前时刻。为避免靠视觉捕食的敌害的危害,也促使一些鱼类白天下降至深层。③温度因素。鱼类在黑暗时分上升到水的上层和食物的消化条件有关。因为水的上层温度较高,消化过程进行得较快。据试验,温度变化在0.03~0.07℃时,就可成为鱼类移动的有效刺激条件。引起水温周期变化的潮汐内波也直接促成一些大洋性中上层鱼类全日或半日垂直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