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鳐类

(Narkidae)只1个背鳍,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全世界有3属约8种。中国产2属2种。如单鳍电鳐属(Narke),皮肤柔软。常见有日本单鳍电鳐(N.japonica);坚皮单鳍电鳐属(Crassinarke),皮肤坚硬,如坚皮单鳍电鳐(C.dor-mitor)。无鳍电鳐科(Temeridae)无背鳍。只1属1种。分布于马来半岛和越南南部。

鳐形总目(Batomorpha)(鲼形目除外)的总称。属软骨鱼纲。一群鳃孔腹位,尾部较粗大的板鳃鱼类。广泛分布于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各海区。

形态特征

内骨骼全由软骨组成,常钙化。眶前软骨连于嗅囊。体平扁,口、鼻孔及鳃孔均腹位。喷水孔大,背位。胸鳍发达,与头侧相连成体盘,是主要行动器官。有时头侧与胸鳍之间有大型发电器官。背鳍1~2个或无背鳍,大多位于尾部。腹鳍正常或分化成足趾状构造。尾部一般粗大,尾鳍发达。(见图)

种类与分布

全世界有3目12科32属384种,中国产3目9科15属39种。

锯鳐目

Pristiformes

吻部特别延长,作剑状突出,侧缘具一列坚大吻齿。有1科1属6种。中国有2种。锯鳐科(Pristidae)锯鳐属(Pristis),在热带和亚热带各近岸海区以及各大河口,有些亦进入江河湖泊,甚至定居淡水中进行繁殖。尖齿锯鳐(P.cu-spidatus),吻齿21~35对,分布于南海和东海南部。

鳐形目

Rajiformes

吻正常,背鳍1~2个或无背鳍。无尾刺,尾部粗大,具尾鳍,有8科:①圆犁头鳐科(Rhinidae)。吻宽短,圆形;第一背鳍起点前于腹鳍起点。只1属1种。圆犂头鳐(Rhina ancy-lostoma)中国分布于南海、东海和台湾海峡。②尖犁头鳐科(Rhynchobatidae)。吻长而尖突;第一背鳍起点后于腹鳍起点。共1属2种。中国有及达尖犁头鳐(Rhynchobatus djiddensis)1种,分布南海、东海和台湾海峡。③犁头鳐科(Rhinobatidae)。体盘犁形,第一背鳍位于腹鳍后上方,腹鳍近胸鳍。全世界有4属40种。中国有1属6种。其中以犁头鳐属(Rhinobatos)经济价值较高;广布于热带和温带各海区,有些进入淡水并能繁殖。全世界约有30种。中国有6种。以许氏犁头鳐(R.schlegeli)和斑纹犁头鳐(R.hynnicephalus)较常见。分布中国沿海。④团扇鳐科(Platyrhinidae)。体盘宽大,团扇形;胸鳍前延,伸达吻端。全世界有3属5种。中国有1属2种,如中国团扇鳐(Platyrhina sinensis)和林氏团扇鳐(P.limboonkengi)。⑤鳐科(Rajidae)。背鳍2个,腹鳍前部分化为足趾状构造。分布于世界各海洋,尤以温带和寒带水域更为繁盛。全世界有7属180种。中国有3属15种。鳐属(Raja),胸鳍辐状软骨远离吻软骨的前端。是软骨鱼类中最大的一属。约100余种,产中国者有13种。常见有何氏鳐(R.hollandi)、斑鳐(R.kenojei)和孔鳐(R.torosa)。短鳐属(Breviraja),吻软骨前端与胸鳍辐状软骨几乎相接。全世界有7种。中国只有短鳐(B.tobitukai)1种,分布于南海。深水鳐属(Bathyraja),尾短于体盘宽,胸鳍辐状软骨与吻软骨前方靠近,中国只有匀棘深水鳐(B.isotrachys),分布东海。⑥无鳍鳐科(Ana-canthobatidae)。无背鳍。胸鳍分化为腿、足状构造。有2属8种。中国有2属4种。栖息在较深海中。如南海施氏鳐(Springeria nanhaiensis)较罕见。⑦单鳍鳐科(Arthynchobatidae)。背鳍1个,具尾鳍。只单鳍鳐(Arthynchobatis asperrimus)1种。产于新西兰。⑧若鳐科(Pseudorajidae)。无背鳍。体背具结刺。腹鳍分叶。有2属3种。仅产于大西洋西部至智利、墨西哥湾和洪都拉斯。

何氏鳐

电鳐目

Torpediniformes

头侧与胸鳍间具大型发电器官。全世界有3科10属约38种。中国有2科5属8种。分布于热带和温带各海区。电鳐科(Torpe-dinidae),有2背鳍,全世界有6属29种。中国有3属6种。电鳐属(Torpedo),口大弧形。从泄殖孔中央至尾鳍距离大于泄殖孔至吻端距离的1/2。全世界约13种。中国有2种。产于南海和东海深水区。深海电鳐属(Benthobatis),口小,眼完全退化或很小无作用,共有3种。中国只有深海电鳐(B.moresbyi)一种。体盘长椭圆形,小型,见于南海和台湾海峡,较罕见。双鳍电鳐属(Narcine),口小,眼正常,体盘亚圆形或圆形,共约7种。中国产3种。如丁氏双鳍电鳐(N.timlei)分布于南海和东海南部。单鳍电鳐科(Narkidae)只1个背鳍,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全世界有3属约8种。中国产2属2种。如单鳍电鳐属(Narke),皮肤柔软。常见有日本单鳍电鳐(N.japonica);坚皮单鳍电鳐属(Crassinarke),皮肤坚硬,如坚皮单鳍电鳐(C.dor-mitor)。无鳍电鳐科(Temeridae)无背鳍。只1属1种。分布于马来半岛和越南南部。

生物学特性

鳐类行动缓慢,底栖,借胸鳍前后上下波动前进,背鳍和尾鳍呈衰退状,但锯鳐科和犁头鳐科鱼类尾部粗大,背鳍和尾鳍发达。以身体后部及尾鳍击水前进。胸鳍用作上升及下降。电鳐类常半埋于泥沙中,很少活动,游泳能力颇弱。

鳐类牙铺石状,适于摄食甲壳类、贝类、蠕虫、头足类和小鱼等。喷水孔大而背位,底栖时呼吸水流从喷水孔进入。体内受精,多为卵胎生,胎儿在母体子宫内发育。仅鳐科为卵生,卵包在角质囊中。锯鳐的吻锯是一防御和攻击的武器。

鳐属尾部两侧的小型纺锤形发电器官有防御作用。电鳐目头侧和胸鳍间有发达的卵圆形发电器官,这是由肌肉组织变异而来。早在古希腊就已被注意述及和描绘在陶器上了。在古罗马用电鳐的电流作为治疗风湿病的一种方法。电鳐在水中发电,电压一般为70~80伏,最大可逾200伏。电鳐的放电有多种作用,当它的电压和电流强度充足时,它即可作为本身一种防护机制,又可作为一种猎取食物的手段;当电压降低时,可作为定向的工具,起到水下声纳的作用,帮助它躲避危险或障碍物,特别是当它栖于混浊的泥水中,放电的电脉冲,又可作为它和同类间的联络信号。

渔业利用

世界鳐类1987年产18.26万吨,以印度尼西亚产量最高(1.8万吨),西班牙(1.6万吨)、法国(1.45万吨)、巴基斯坦(1.18万吨)等国次之。此外,锯鳐科1987年产762吨,主产巴西。犁头鳐属1987年巴西产2270吨,秘鲁1161吨。鳐类大多数为底拖网捕捞对象,由于鳐类通常不结成大群,在中国无专门的捕鳐渔业,而是作为兼捕对象。

鳐主供食用,以锯鳐科和犁头鳐科的肉质最佳,大部鲜销,它们的鳍为优质鱼翅,在广东称群翅,属名贵海珍品;就经济价值而言,犁头鳐最为重要,产量较多,用途又广。其皮干制叫鱼皮为名肴之一。头侧的透明组织,干制叫鱼骨。浸泡后膨胀柔软可口,与燕窝同样名贵。团扇鳐科肉质较差,除少数鲜销外,多制成盐干品,经济价值不大。鳐科产量大,常腌制咸干,但肉薄而味较差,因其产量大,也列入经济鱼类。电鳐科南海产量较多,但肉味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