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鲀类

9~10月鱼群多见于黄海中部海州湾一带;12月至翌年2月,鱼群南移至济州岛以西海域越冬。少数种类如暗纹东方鲀,溯河性强,每年4~6月亲鱼群游进入长江中下游江段或洞庭湖、鄱阳湖水系产卵,5月为盛期,有时溯达宜昌等地;幼鱼在江河或湖沼中肥育,翌年春返回海中,也有直接入海的,在海中长大至性成熟时再溯河产卵。鲀类体长一般在100~300毫米,大者可达900毫米。含毒概况鲀类肉味美,为人们所喜食。

鲀科(Tetraodontidae)鱼类的总称,以东方鲀属(Takifugu)为典型代表。由于这些鱼类大部分体形似豚(仔猪),常在河口捕获,故江苏、浙江一带称为河豚。各地俗名很多,山东称艇巴,河北叫蜡头,福建叫街鱼,广东叫乖鱼或鸡抱,广西称龟鱼。硬骨鱼纲、鲀形目。广泛分布于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温带、亚热带和热带海区,少数种类见于江河中。中国沿海较常见。

形态特征

体粗短,亚圆筒形;或延长、侧扁。头、背部宽圆,上下颌骨牙愈合成4个喙状牙板,有中央缝。鼻孔每侧2个,鼻瓣呈卵圆形突起;或1个,呈叶状突起;或分叉,呈触手状;或消失。体光滑无鳞,或有小刺。背鳍1个,与臀鳍相对,同形,具7~18鳍条。无腹鳍,尾鳍圆形、截形或新月形。有鳔。气囊发达。(见图)

红鳍东方鲀

种类与分布

世界纯科鱼类已知有16属110余种。其中以东方鲀属(Takifugu)、叉鼻鲀属(Arothron)、兔鲀属(Lagocephalus)、圆鲀属(Sphoeroides)、鲀属(Te-traodon)和扁背鲀属(Canthigaster)较常见。中国鲀科鱼类有37种,常见的有①: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体侧在胸鳍后上方有一白缘黑色大斑,臀鳍白色,其余各鳍黑色;分布于日本海、黄海及东海。②假睛东方鲀(T.pseudommus)。体侧在胸鳍后上方具一白缘黑斑,各鳍均黑色;分布于黄海、东海及日本西南海域。③暗纹东方鲀(T.obscurus)。体侧在胸鳍后上方及背鳍基部各具一白缘黑斑,背侧具5~6条暗色横纹,各鳍黄棕色;分布于渤海、黄海、东海及通海的江、河中。④棕兔鲀(Lagocephalus gloveri)。尾鳍中央稍凸,上、下叶内凹,先端均为乳白色,其余部分黑色;分布于日本九州西、北岸,东海和南海。此外,尚有圆斑东方鲀(T.orbimaculatus)、头纹宽吻鲀(Amblyrhynchotes hypselogeneion)、纹腹叉鼻鲀(A-rothron hispidus)、水纹扁背鲀(Canthigaster rivu-latus)等均见于中国南部沿海。

生物学特性

栖息于近海底层或河口半咸水区,有些种类则生活于珊瑚丛中。性贪食,主要摄食虾、蟹、贝类及幼鱼等;进入淡水的种类还摄食螺类、鱼苗、水生昆虫、植物叶片及丝状藻等。食道构造特殊,向前腹侧及后腹侧扩大成气囊,遇敌害能吸入水或空气,使胸腹部膨胀如球,浮于水面以自卫。多数种类春季由外海游向沿岸,在潮间带及小石砾中产卵。卵为沉性卵,具粘性。冬季移向外海。红鳍东方鲀每年3~5月在黄海北部、渤海沿岸,日本五岛、濑户内海、若狭湾产卵;夏季栖于朝鲜半岛南部、中国江苏海州湾沿岸;9~10月鱼群移向黄海中部,12月经济州岛南下到达对马海峡东西海域及黄海南部越冬。假睛东方鲀每年1~3月在对马岛东、西海域形成渔场;产卵期4~5月;9~10月鱼群多见于黄海中部海州湾一带;12月至翌年2月,鱼群南移至济州岛以西海域越冬。少数种类如暗纹东方鲀,溯河性强,每年4~6月亲鱼群游进入长江中下游江段或洞庭湖、鄱阳湖水系产卵,5月为盛期,有时溯达宜昌等地;幼鱼在江河或湖沼中肥育,翌年春返回海中,也有直接入海的,在海中长大至性成熟时再溯河产卵。鲀类体长一般在100~300毫米,大者可达900毫米。

含毒概况

鲀类肉味美,为人们所喜食。除少数种类完全无毒外,多数种类其内脏含有剧毒的河纯毒素(tetrodontoxin),人、畜误食均能致死。中国、日本、朝鲜、越南、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国每年都有误食纯类内脏而中毒死亡的事故发生。鲀类内脏毒素含量的多少除因种类、脏器的不同而异外,同一种类也会因性别、季节、地理环境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别。大部分种类的卵巢和肝脏剧毒,其次为肠、肾、脊髓、脾和血,此外皮、眼、鳃中也含毒素,肌肉多属无毒。造成中毒致死的几乎都是吃了肝、卵引起的,所以单吃鱼肉可认为是安全的。

鲀类中毒的主要症状是麻痹,食后20分钟至3小时内唇、舌端及指端先后麻痹,伴有头痛、腹痛,步态踉跄失常,呕吐,稍后不能站立,显现知觉麻痹,言语障碍,呼吸困难。随即全身运动机能完全麻痹,知觉丧失,血压剧降,呼吸停止,脉搏微弱,最后窒息死亡。鲀类中毒尚无特效救治方法,死亡率高。一般采用对症疗法,先进行洗胃、导泻,尽快排除胃、肠部残毒,其次给以静脉补液,重度患者出现呼吸衰竭时,除应用呼吸兴奋剂外,同时应辅以人工呼吸、氧吸入,血压剧降时可酌情使用升压药及心血管兴奋剂。近年临床发现使用大剂量莨菪类药(东莨菪碱、山莨菪碱)抢救中毒患者效果良好。

渔业利用

中国沿海鲀类资源较丰富,年产量达3万~4万吨。渤海、黄海中部和北部产量最多。主要渔场在烟台外海、海洋岛近海、秦皇岛外滦河口、莱州湾等海域;东海舟山渔场、闽中渔场产量亦多。渔期在5月中旬至8月初,盛期为6月中旬至8月上旬。用延绳钓、定置张网、机轮底拖网及风船拖网捕捞。1987年日本年产河鲀7000吨,在东海及黄海捕捞。在南朝鲜主要捕捞紫色东方鲀(T.porphyreus),1986年产3349吨,1987年产3775吨。

中国镇江、扬州、江阴等地及沿海渔民有传统食用鲀类习惯,其加工处理十分严格,先切除头部,剥皮,清除内脏,鱼肉反复在清水中漂洗,然后煮食。在日本视红鳍东方鲀、假睛东方鲀和紫色东方鲀3种为珍品,价格昂贵,由受过严格训练、考试及格的厨师将鱼肉加工成鲜鱼片生食。鱼屯类经加工处理晒干后可制成乌狼鲞供食用。河鲀毒素制成的针剂是用于缓解肌肉痉挛和晚期癌症病人止痛等的贵重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