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世界海洋渔业资源

海洋中栖息繁衍着种类繁多的鱼类及其他经济动植物,是人类取得食物的重要来源。20世纪,世界海洋渔业资源的开发进入一个新的阶段。1800年世界总渔获量约为120万吨,1900年也只有400万吨,1950年增长到1860万吨;至1988年达9400万吨,与20世纪初相比,净增了约9000万吨。但值得注意的是自70年代以来渔获量增长率明显变慢,捕捞量的增长速度低于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

海洋中栖息繁衍着种类繁多的鱼类及其他经济动植物,是人类取得食物的重要来源。20世纪,世界海洋渔业资源的开发进入一个新的阶段。1800年世界总渔获量约为120万吨,1900年也只有400万吨,1950年增长到1860万吨;至1988年达9400万吨,与20世纪初相比,净增了约9000万吨。但值得注意的是自70年代以来渔获量增长率明显变慢,捕捞量的增长速度低于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把这一事实归因于对某些鱼种和海区捕捞过度,进入海洋的污染物数量在增加,并与沿海河口、海湾和滩涂生态恶化等情况有密切关联。

世界各海区的渔业资源开发有很大差异。长期来,渔获量最高的传统渔场主要位于北半球20°N以北的冷水和温水海域。1938年该海域渔获量占世界海洋渔业总渔获量的81%。此后,热带和南半球海域(20°S以南)的渔获量迅速增长,由1938年占总渔获量的19%,到1980年占46%(表1)。

表1 世界海洋渔获量的纬度分布

经济种类与地理分布

全部海洋水域只有35%左右最有利于发展渔业生产。其中约10%属于高效率的区域,其余属生产效率低下区域。已知生活在海洋中的生物资源种类约有16万~18万种。其中动物有15万种左右(鱼类2万种、甲壳类3万种、软体类10万种),植物约2万种。鱼类是水产资源中数量最大的类群,也是海洋捕捞开发的主体。世界海洋经济鱼类的地理分布,按种类组成可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种是种类较少,只有14~30种的海区,主要在北极和南极水域;第二种是种类在40~80种之间的海区,即南半球和北半球的温带水域;第三种是种类较多,在160~250种之间的海区,亦即美洲及亚洲的赤道热带海区;第四种是种类最多,达450种左右的海区,即印度洋—西太平洋的赤道热带水域(表2)。

开发现状

进入20世纪80年代,世界渔获量已从70年代的低谷恢复到以每年3%的速度递增。海洋渔产量的增加,主要是太平洋增产幅度最大,大西洋产量则停滞不前,印度洋一直呈缓慢增长趋势(其产量在世界各大洋所占的比例极小)。

主要海区

联合国粮农组织将世界各大洋分成16个海区,各海区渔获量见表3。其中西北太平洋、东北大西洋和东南太平洋三个海区渔获量合计占世界各海区渔获量的57.8%。

西北太平洋海区

本区包括黄海、东海、南海、日本海、鄂霍次克海等,渔获量居世界各大海区首位。1987年达2591万吨(为历史最高水平),占世界各海区渔获量的32.2%,占太平洋渔获量的52.2%,一直是世界所有海域的最主要渔场。主要捕捞鱼种及其比例为:狭鳕和远东拟沙丁鱼各占20%、日本鲭占5.4%、带鱼占2.3%,日本鳀占1.5%、太平洋鲱、大麻哈鱼和秋刀鱼各占0.2%。本区底层鱼类资源大多已被充分开发利用或过度捕捞。北部狭鳕连续高产,是世界上单种底层鱼类产量最高的渔场。虽然资源已显现出完全开发状态,但渔获量仍持续上升。大头鳕在底层鱼产量中居第二位,从80年代初起年度渔获量已提高到20万吨。南部的黄海和东海,由于过度捕捞,目前底层经济鱼类资源量估计为历史最高水平的1/10~1/5。中部日本国周围的各种底层鱼类资源,一般较为稳定。本区中上层鱼类资源的特点是:生产率很高,在70年代至80年代,年渔获量达300万~600万吨。但许多鱼种资源量波动很大,并出现优势种类交替的变化。这些特点在日本国周围的拟沙丁鱼、太平洋鲱秋刀鱼、鲭、鳀和鲹资源中表现颇为显著。其中,以远东拟沙丁鱼最为显著。1965年远东拟沙丁鱼渔获量才9000吨左右,而80年代中期达到510余万吨,成为世界上最高产的鱼种之一。大麻哈鱼资源情况普遍良好,从苏联捕捞的驼背大麻哈鱼和从日本来的大麻哈鱼产量均有提高。尽管日本国周围的枪乌贼和其他头足类资源遭到过度捕捞,但头足类资源仍可能是本区有潜力的唯一资源。北部太平洋的柔鱼和南部沿海的头足类可以提供相当大的渔获量。本区的对虾和其他虾类资源已充分开发,有些则已捕捞过度。在该海区作业的主要国家有日本、中国、苏联和朝鲜,日本占该海区产量的48%,中国占20%(包括台湾省),苏联占12%,朝鲜占17%(南朝鲜占10%左右,朝鲜人民民主共和国占7%)。

表2 海洋经济鱼类(科和种数量)的地理分布

表3 世界海洋各海区渔获量

东北大西洋海区

本区占世界各海区渔获量的12.7%,占大西洋渔获量的40.5%。70年代后期年渔获量高达1200万吨以上,之后略呈下降趋势,最近几年渔获量较稳定,保持在1000万吨以上水平。主要底层鱼类鲽形目、鳕形目、玉筋鱼与大西洋鲈鲉等均已充分开发;主要的中上层鱼类毛鳞鱼大西洋鲱、黍鲱、大西洋鲭以及金枪鱼等也已充分开发。沙丁鱼和竹笑鱼资源属中等开发;虾类资源已充分开发;贝类处于中等或充分开发阶段。80年代后期鲹科成了重要资源,鲱资源也从70年代的过度捕捞中得到明显恢复。该区主要捕捞国家有挪威、丹麦、苏联和英国,挪威占该海区产量的30%,丹麦占15%,苏联占14%,英国占11%。主要捕捞对象是鳕类、鲱类和毛鳞鱼等。

东南太平洋海区

本区占世界各海区渔获量的12.7%,占太平洋渔获量的20.8%。1981年为683万吨,1987年增至1024万吨,略低于东北大西洋海区,在世界各海区中居第三位。1986年本区渔获量曾超过东北大西洋,达1194万吨,在世界各海区中居第二。这是1972年秘鲁鳗资源溃散后的最高记录。规模最大的是沙丁鱼渔业,经过数年连续增长之后,1987年最高渔获量达469万吨,资源已充分开发;其次为竹笑鱼,年渔获量由220万吨上升到268万吨,为中等开发资源;鳀1983年渔获量显著下降,仅126万吨,至1987年增至210万吨。以上三种绝对优势中上层鱼类占了这一区域总渔获量的90%;正在开发的主要底层鱼类有南非无须鳕和长尾鳕。其他如头足类秋刀鱼的潜在资源量约有数十万吨,处于未开发状态。在该海区作业的主要沿岸国家有智利、秘鲁、厄瓜多尔等,还有日本、前苏联、波兰、古巴等大型拖网渔船近百艘在该区智利外海作业,用中层拖网捕竹笑鱼。这是一个有希望的、有待进一步开发的渔场。

主要渔获种类

在世界渔获物中,列入联合国粮农组织《渔业统计年鉴》的分为三大类(鱼类、软体类、甲壳类)861种。其中,海洋鱼类资源是海洋生物资源中最重要的一类。1987年世界总渔获量为9269.3万吨。其中鱼类为8083.7万吨,占总渔获量的87.2%;软体类为752.4万吨,占总渔获量的8.1%;甲壳类为397.5万吨,占总渔获量的4.3%;其他为35.7万吨,占总渔获量的0.3%(表4)。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渔类中的海洋鱼类,其渔获量占总渔获量的73.5%。

表4 按渔获物类别划分的世界渔获量

海洋鱼类中年产量超过100万吨以上的有10种,即:狭鳕、远东拟沙丁鱼、南美拟沙丁鱼、秘鲁竹笑鱼、秘鲁鳀、大西洋鳕、日本鲭、大西洋鲱毛鳞鱼和沙丁鱼等。这些种类中,除狭鳕和大西洋鳕为底层或近底层种外,其余8种都属中上层鱼类,这说明中上层鱼类在世界海洋鱼类中占有重要地位(表5)。年产量在50万~100万吨的有11种,即:鲣、日本鳀、加勒比油鲱、黄鳍金枪鱼、前臀鳕、鲭、欧洲鳀、细尾带鱼、长牡蛎、南非竹笑鱼和贻贝。年产量在13万~50万吨的有50种。以上三类合计72种,占联合国粮农组织《渔业统计年鉴》所列861种的8.36%。1987年这72种的渔获量为4995万吨,占世界总渔获量的53.9%,其余789种(在861种中占91.64%)的渔获量为4274万吨,占世界总渔获量的46.1%。

表5 年产量在100万吨以上的重要经济鱼种产量

自80年代以来,海洋捕捞量的增长大部分是靠四种中上层集群性鱼类——秘鲁鳀、南美拟沙丁鱼、远东拟沙丁鱼、秘鲁竹笑鱼:还有北太平洋的近底层鱼类——狭鳕。这五种鱼类1980年的渔获量合计为1572万吨,1987年增至2149万吨,即增产36.7%。

狭鳕

在单种底层鱼类产量中居世界首位。主要渔场在朝鲜海域、北海道周围、鄂霍次克海、白令海、阿拉斯加湾以及加利福尼亚以北的美洲沿海一带。生活的水层很广,在中下层、中层和中上层均有稠密集群。1987年狭鳕产量为670.3万吨,其中西北太平洋为500余万吨,主要是苏联和日本生产。1987年这两个国家分别生产342.1万吨和121.5万吨。东北太平洋产169.4万吨,美国是主要国家,捕捞量为130.7万吨,其次南朝鲜为28.8万吨。增产的主要渔场在西北白令海和阿拉斯加湾。

远东拟沙丁鱼

为西北太平洋渔获量最高的中上层鱼类资源,系沿岸暖水性种类。分布于日本国沿岸水域、苏联滨海地区、朝鲜海域和东海、黄海,集群于黑潮和对马暖流水域。日本国沿岸的远东拟沙丁鱼分为四个群系,即太平洋群系、足褶群系、日本海群系和九州群系。它们的分布均十分近岸,其中,以太平洋群系的数量最大。远东拟沙丁鱼资源波动很大,据文献记载,除有75年、110年的长周期外,还有4年和10年左右的短周期。1936年产量曾达160万吨高峰,40年代资源迅速衰退,50年代初年产48万吨,60年代猛跌至1.6万吨。70年代中期回升,1975年达到81.5万吨;1980年达244.2万吨,1984年达500万吨,1987年创历史最高记录为532.1万吨。日本、苏联和韩国是主要捕捞国,1987年分别产436.2万吨、76.4万吨和19.4万吨。

南美拟沙丁鱼

分布于秘鲁和智利沿岸(5°S塞在拉湾向南至38°30′S英哈岛,也分布于加拉帕戈斯群岛沿岸),系沿岸中上层鱼类。在70年代上半期平均年产10.3万吨,70年代下半期为151.3万吨,80年代前半期达374.3万吨。1985年创年产580万吨的历史最高记录,居世界单种鱼产量的第二位。1986年降至430万吨,1987年回升到470万吨。属充分开发资源。

秘鲁竹筴鱼

在世界的单一鱼种产量中居第四位。分布范围较广,在南美自厄瓜多尔南部到智利均有。在秘鲁水域,一般栖息于温跃层的扩散区,冬春季主群出现于水温梯度大的地方,具体栖息水温范围在8~18℃。其垂直分布范围以地区不同而有差异。在北部,从表层至200米水层均有分布,在中南部可直到300米水层。白天在50~200米水层形成密集群,傍晚上升至0~50米水层,夜间又下潜至稍深处。秘鲁竹笑鱼最大体长72厘米,最大年龄为6龄。一般体长为25厘米,第三年开始性成熟。智利沿岸的秘鲁竹筴鱼在体长31~36厘米时首次性成熟,体重达600克。秘鲁竹筴鱼为分批产卵,以8月至翌年3月达到产卵高峰,产卵场在秘鲁沿岸,直到智利41°S的海流湍急处,在急流中产卵,因而鱼卵分布面广。其最大产卵量为2400粒。秘鲁竹筴鱼的渔获量自1977年以来呈上升趋势。从70年代的17.3万吨上升到80年代初的184万吨,1987年达268万吨,创历史最高记录。秘鲁竹笑鱼,其近海资源由智利和秘鲁渔船队开发,外海资源主要由苏联远洋渔船队以及古巴、波兰和保加利亚的一些渔船队开发。目前虽属中等开发水平,但公海区秘鲁竹筴鱼的数量在不断增加,进一步开发这一海域的秘鲁竹笑鱼渔业是有前途的。

秘鲁鳀

分布于南起智利瓦尔迪维拉(39°47′S)、北达秘鲁祖里托尔(4°30′S),以秘鲁中部和北部海区资源较丰富。分布的东西宽度,可达距岸约230公里,以秘鲁近岸40公里、智利近岸20公里以内海区资源最为丰富。栖息水深主要在25米以内,喜在14~20℃的水温中生长。鱼肉含大量的蛋白质,主要供制鱼粉之用。7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大量滥捕,特别是“埃尔尼诺”现象的出现,使资源急剧衰落。1972年以后,秘鲁鳀年渔获量从1230万吨降至200万~300万吨。1986年海况好转,回升至470万吨。1987年受中度“埃尔尼诺”现象的影响,渔获量再降至210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