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猪后圆线虫病

后圆属线虫寄生于猪的支气管和细支气管引起的寄生虫病。又称肺线虫病。遍及世界各地。呈地方性流行。对幼猪危害大,严重感染时引起支气管肺炎,并易与流感病毒合并感染造成重症,甚至死亡。病原后圆线虫属圆线目、后圆科后圆属(Metas-trongylus)。常见种有:①野猪后圆线虫(M.apri Gmelin,1790)(同物异名:长刺后圆线虫M.elon-gatus)。

后圆属线虫寄生于猪的支气管和细支气管引起的寄生虫病。又称肺线虫病。遍及世界各地。呈地方性流行。对幼猪危害大,严重感染时引起支气管肺炎,并易与流感病毒合并感染造成重症,甚至死亡。

病原

后圆线虫属圆线目、后圆科后圆属(Metas-trongylus)。常见种有:①野猪后圆线虫(M.apri Gmelin,1790)(同物异名:长刺后圆线虫M.elon-gatus)。寄生于猪和野猪;亦曾发现于羊、鹿、牛和其他哺乳动物,偶见于人。虫体呈白色线状,雄虫长11~25毫米,交合伞较短小,肋不典型。交合刺呈长丝状,末端有单钩。雌虫长20~50毫米,阴门靠近肛门,阴道长,超过2毫米。②复阴后圆线虫(M.puden-dotectus Wostokow,1905)。寄生于猪和野猪。雄虫长16~18毫米,交合伞较宽阔;交合刺长1.4~1.7毫米,末端有锚状双钩。雌虫长19~37毫米,阴门短于1毫米。③萨氏后圆线虫(M.salmi Gedoelst,1923)。寄生于猪和野猪。雄虫长17~18毫米,交合刺长2.1~2.4毫米,末端为单钩。雌虫长30~45毫米,阴道长1~2毫米。三个种的虫卵相似,椭圆形,卵壳外膜略显粗糙不平,大小约为60×40微米,内有一卷曲的幼虫。发育史:虫卵随粪便排至外界。含幼虫的卵或孵化的幼虫被一定种类蚯蚓吞食后,在蚯蚓的食道壁、胃壁或血管内约经10天发育为感染幼虫。带有感染幼虫的蚯蚓被猪吞食后,感染幼虫经肠壁淋巴管到达肠系膜淋巴结,以后再由血循环到肺,在细支气管或支气管内经20余天发育为成虫。

流行病学

①排至运动场上的虫卵,如条件适宜可存活6~8个月,甚至可以越冬。但进一步发育必须被适宜的蚯蚓吞食后才能进行。②感染幼虫在蚯蚓体内保持感染力的时间,可能和蚯蚓的寿命相同,为期一年以上。③在蚯蚓和患病猪同时存在的牧场或运动场上,猪在暮春和夏、秋三季均可感染。蚯蚓在夏季多雨季节最活跃,所以猪在夏季感染的机会更多。④4~6月龄幼猪对后圆线虫的易感性强。

致病作用

幼虫移行时侵害组织,并可能引入猪流感病毒或其他细菌和病毒,使猪群暴发传染性疾病,使病程复杂化。幼虫穿过血管进入肺泡时,使肺组织遭到破坏。虫体多时,阻塞支气管管腔,诱发小叶性肺气肿和部分支气管扩张,并常引起支气管肺炎

症状

轻度感染时多无明显症状,严重感染时表现为消瘦和发育不良,常有阵发性咳嗽,在运动后或采食后最为明显,肺部有罗音。鼻孔流多量粘稠的分泌物,呼吸困难。如并发其他疾病,死亡率较高。

病理变化

肺尖叶和膈叶面边缘上常可见灰白色、隆起呈肌肉样硬变;支气管壁增厚,扩张,内含粘稠的粘液和白色丝状虫体。

诊断与治疗

根据临床症状和粪便中发现大量虫卵或剖检病尸发现虫体而确诊。可用左咪唑、丙硫苯咪唑、苯硫咪唑或伊维菌素等药驱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