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够,均可致前胃自主神经机能紊乱及平滑肌运动机能下降,从而导致发病。症状病初食欲减小、口腔潮红、唾液粘稠、精神萎顿、咀嚼缓慢、反刍停止或持续时间缩短,嗳气减少、有臭味,瘤胃蠕动减弱或废绝。触诊瘤胃多坚硬,呈间歇性臌气。粪便初无异常,后变硬并覆有粘液或便秘;发生胃肠炎时则腹泻,排出水样或混有粘液或脓性分泌物的粪便,并呈现机体脱水及喜卧、全身无力、消瘦等恶化的症状。若治疗延误,最终可衰竭而死。
反刍动物瘤胃、网胃和瓣胃消化机能紊乱性疾病的统称。包括前胃弛缓、瘤胃积食、瘤胃臌气、瘤胃酸中毒、瘤胃碱中毒、瘤胃角化过度症、瘤胃炎、创伤性网胃—腹膜炎和瓣胃阻塞等疾病。具有自主神经机能失调、收缩力减弱或消失以及内容物停滞及发酵等共同特征。病因多与饲养管理失当有关,有些则为其他疾病所继发或互为因果。
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病因为长期饲喂枯老而坚韧的饲草和冰冻、霉败变质的饲料,精料过多和粗饲料不足,维生素和矿质元素缺乏,谷类饲料或蛋白质饲料饲喂过多致使瘤胃内酸度或碱度升高,以及饥饱无常、劳役过度、饲喂后立即负重役或长期舍饲缺乏运动,或者长途运输惊吓等。继发性病因为创伤性网胃—腹膜炎、瓣胃阻塞、皱胃炎、酮病,以及许多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等。长期或大剂量内服磺胺类药物或抗生素等亦可引发。粗饲料的积聚引致的机械性压迫,以及粗饲料不足引致的刺激不够,均可致前胃自主神经机能紊乱及平滑肌运动机能下降,从而导致发病。
病初食欲减小、口腔潮红、唾液粘稠、精神萎顿、咀嚼缓慢、反刍停止或持续时间缩短,嗳气减少、有臭味,瘤胃蠕动减弱或废绝。触诊瘤胃多坚硬,呈间歇性臌气。粪便初无异常,后变硬并覆有粘液或便秘;发生胃肠炎时则腹泻,排出水样或混有粘液或脓性分泌物的粪便,并呈现机体脱水及喜卧、全身无力、消瘦等恶化的症状。若治疗延误,最终可衰竭而死。继发性者多具原发病的特征性症状。
改善饲养管理,皮下注射新斯的明等拟胆碱药或口服酒石酸锑钾等瘤胃兴奋剂。在恢复期给予复方龙胆酊、姜酊等健胃剂,洗胃,并根据瘤胃液pH值的变化投服碳酸氢钠或食醋。灌服健牛的瘤胃食团,促进瘤胃生物的恢复。继发性者应治疗原发性疾病,再配合上述治疗措施。
制订科学的饲养管理措施,注意饲料品质,使之含有丰富和平衡的矿质元素和维生素,耕牛饱食后应有一定的反刍消化时间,防止过度劳役;奶牛应注意适当的运动,避免强刺激引起应激反应和突然改变饲养管理制度。
以瘤胃内容物积聚、容积增大为特征。又称瘤胃阻塞。牛常发,羊偶发。病因为脱缰偷吃精料,突然调换适口性强的饲料,饥饿后大量采食品质低劣或坚硬不易消化的饲料以及干燥易膨胀的谷物、豆饼等精料。饮水不足、长期缺钙或钙磷不平衡和过度劳役常为促发因素。创伤性网胃—腹膜炎、瓣胃阻塞、皱胃阻塞和皱胃溃疡等病亦可继发。聚积的饲料使瘤胃扩张、收缩运动机能减弱以至麻痹;停滞饲料异常发酵,产生气体和有毒物质,以及瘤胃内正常微生物群系的改变,常诱发瘤胃炎和瘤胃臌气。症状为轻度和中度病牛拱背、不安、回头顾腹或后肢踢腹。食欲废绝,反刍减少或停止,频频努责排粪,腹围增大(尤左腹部明显),触诊瘤胃呈捏粉状或坚硬感,背囊上方常存有少量气体。瘤胃蠕动减弱或消失。后期若伴发臌气,腹压过大时则呼吸困难、心跳疾速、第二心音减弱、粘膜发绀、全身衰竭和卧地不起,积食过久可导致中毒性瘤胃炎和肠炎。药物治疗原则是清泻、制酵和促进瘤胃蠕动。投服盐类或油类泻剂和配合制酵药鱼石脂或芳香氨醑等。兴奋瘤胃蠕动可皮下注射小剂量拟胆碱药新斯的明等。恢复期投服健胃药如龙胆酊、人工盐等。重症病例应配合强心输液、补充电解质和纠正酸碱平衡,必要时可进行瘤胃切开手术。预防重点为建立科学的饲养管理和劳役制度,合理的精、粗饲料比例,防止过食及过度使役。
以瘤胃扩张,腹压升高,呼吸和血液循环障碍为特征。按照气体性质可区分为泡沫性与非泡沫性臌气。牛和绵羊多发。病因:①原发性者见于采食大量易发酵的青嫩牧草(如菖蓿、三叶草等)和带露水牧草(尤为现蕾期豆科植物),精料过多或豆类精料比例不当,以及饲料冰冻、霉败变质和颗粒饲料碾得细碎。②继发性者见于食管阻塞、创伤性网胃—腹膜炎、前胃弛缓、前胃内有毛球、泥沙等异物以及瓣胃阻塞等疾病。乌头、毒芹等毒草中毒常致急性发作。瘤胃含有大量起泡和对泡沫起稳定作用的物质(可溶性叶蛋白、皂角苷、果胶和半纤维素等)时,在微生物增殖及唾液分泌不足的条件下,瘤胃液的粘稠度、pH值和表面张力均会改变,从而促发泡沫性臌气。症状:①急性病例在采食时或采食后不久发病,拱背呆立,初期频频嗳气,腹围迅速增大,左侧腰旁窝凸起,严重时可高于脊背,不安并有腹痛症状。瘤胃触诊高度紧张而具弹性,叩诊呈鼓音,偶可听到金属音,后期蠕动完全停止。呼吸高度困难,结膜发绀,心率加快、惊惧、出冷汗、站立不稳,倒地窒息死亡。②慢性病例多为继发性和非泡沫性,一般呈轻度和中度臌气、消化不良、食欲减少伴发进行性消瘦。预后依原发病不同而异。治疗:①对急性病例应向瘤胃插入胃管或穿刺放气、投服制酵药(鱼石脂、松节油、芳香氨醑等),酌情配合小剂量硫酸镁(钠)等泻药。②慢性病例可牵引上坡,按摩瘤胃,并打开口腔作拉舌运动。③泡沫性臌气可投服消泡药(二甲基硅油)、松节油以及食用植物油、食醋、乙醇等,消泡作用较好;重剧的泡沫性臌气应立即进行瘤胃切开手术。预防应注意舍饲转为放牧时防止过食多汁的豆科牧草和清晨带露水的青草,不饲喂冰冻、霉败变质的饲料或粉碎的颗粒饲料。
以血氨浓度升高和神经兴奋为特征。奶牛、肥育牛多发。病因为日粮中蛋白质含量过高,碳水化合物和粗纤维缺乏;饲料突然更换,大量饲喂青嫩豆科牧草;非蛋白氮添加剂(尿素、胺盐)喂量过大或饲喂不当等。发病机理为蛋白质进入瘤胃后,被微生物蛋白酶和肽酶分解为肽和氨基酸,在瘤胃pH值6.5~7.0时,氨基酸迅速降解,经脱氨基酶作用脱去氨基,生成大量的氨和二氧化碳及有机酸。如过食尿素、胺盐,则由瘤胃微生物的酶分解为大量的氨和二氧化碳。氨进入血液,使血氨升高,特别在肝脏转氨机能下降时,血氨升高更显著。血氨强烈刺激血管,呈现脑充血及中枢神经兴奋性增高及碱中毒。症状视食入蛋白质、非蛋白质含氮物的数量及个体耐受性而定。表现腹痛,瘤胃膨胀,不安,头抵墙壁,攻击人畜。瘤胃液增多,全身脱水,瘤胃蠕动停止,仅有潺潺的产气发泡音。高度兴奋后转入沉郁,有的失明,盲目前冲或作圆圈运动。结膜暗红色,眼窝下陷,皮肤紧裹,最后转入昏迷、偃卧。粪呈糊状,含未消化的豆类残余物。尿量减少,排尿失禁。重症常于病后3~4天死亡。实验室检验时,血液pH值升高(7.3以上),血氨高达1毫克/100毫升,血清钙、镁含量降低,谷转氨酶(GO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P)活性升高;尿液含大量磷酸铵镁结晶,pH值升高(8.0以上);瘤胃液呈绿色水样或粘稠泡沫状,具腐臭味,pH值8.0~9.5,葡萄糖发酵试验产气增多,亚硝酸盐还原试验时间延迟,挥发性脂肪酸(VFA)减少,其中丙酸减少、丁酸增多,氨含量增高(150毫克/100毫升以上),原虫消失。治疗的重点为防止脱水,可持续大量静脉注射等渗电解质和葡萄糖溶液;早期可肌肉注射氯丙嗪等镇定剂;调整瘤胃pH值可投服稀盐酸、乳酸;腹泻时可内服土霉素等。出现代谢性酸中毒时可用5%碳酸氢钠溶液静脉注射。预防宜加强饲料保管,严格控制蛋白质饲料和含氮物质的饲喂量。
瘤胃粘膜上皮细胞变性的疾病。以乳头角化的鳞状上皮细胞多层次堆积、硬化、肥大及块状丛集为特征。育肥期肉牛、绵羊多发,偶见于奶牛。多因精饲料比例高于粗饲料,特别是长期饲喂大量粉碎过细的精饲料和苜蓿丸所致。犊牛发生腹泻和维生素A缺乏时,包括无乳头状肉柱在内的瘤胃,粘膜也可呈现增厚和变硬。发病机理为日粮中粗饲料不足或缺乏时,瘤胃粘膜及其乳头得不到必要的刺激和磨损,致使角化的鳞状上皮细胞过剩和堆积,以及瘤胃粘膜无法将胃内的挥发性脂肪酸完全吸收,使得饲料利用率下降。病畜仅表现消化不良、增重缓慢和食欲不振。临床诊断较为困难,只有在剖检时才能确定。病理变化包括瘤胃粘膜乳头变硬、增大,呈褐色皮革样,许多乳头丛集成块状;在无乳头的患区,特别是瘤胃背弯粘膜最易出现病灶,每一病灶粘膜上都粘附有棕褐色痂皮样物,除去痂皮后留有一完整无损的粘膜面。显微变化为乳头上角化的鳞状上皮细胞的多层堆积。在细胞层上或细胞层间,含有饲料碎屑或细菌菌落。预防主要在于供应平衡日粮,注意精粗饲料的喂量与比例,减少饲喂粉碎过细的精料或菖蓿颗粒料,保证供应充足的优质粗饲料(苜蓿、干草)。
瘤胃粘膜及其深层组织的炎性疾病。有化学性、中毒性和霉菌性三种类型。原发性病因为食入温度过高的饲料、强烈刺激性植物和腐蚀剂,肉牛食入大量精饲料;但大多由瘤胃酸中毒、前胃弛缓、瘤胃积食、迷走神经性消化不良、口蹄疫、牛瘟、恶性卡他热等病以及犊牛大肠埃希氏菌感染所继发。患畜精神沉郁,食欲废绝,瘤胃蠕动消失,粪便减少,并混有粘液和少量脓汁,口腔有恶臭,拉舌或导入胃管时易发逆呕,呕吐物呈棕褐色,气味恶臭。对此病无有效疗法。预防应加强饲养管理,注意精粗饲料比例,控制精料饲喂量并应逐渐增加,严防突然更换;精料中可加入7.5%碳酸氢钠混合饲喂,以调整瘤胃液pH值。
以瓣胃收缩力减弱,内容物滞留干涸为特征。耕牛多发。原发性病因为长期饲喂纤维坚韧、难以消化的植物秸秆、谷糠及粉碎的颗粒饲料。饲料混入细砂、饮水不足、过度劳累、体质衰弱常为诱因,也伴发于瘤胃积食、产后血红蛋白尿、生产瘫痪、瓣胃与网胃或膈肌粘连、皱胃阻塞和扭转、梨形虫病、恶性卡他热等疾病。病牛主要呈现前胃弛缓、瘤胃积食和轻度臌气等病的症状。瓣胃音减弱或消失,右侧肋弓下方或第7~9肋间深部触诊时诱发疼痛,精神沉郁,鼻镜干裂,眼窝下陷,机体脱水,四肢无力,体质衰弱,频频努责而无粪排出,或仅排出少量干硬的粪球,最后体温下降,心跳缓慢无力,卧地不起,多致心力衰竭或继发瓣胃炎,或因败血症死亡。治疗可投服大剂量液体石蜡和硫酸钠(镁)等油类或盐类泻药,配合鱼石脂等制酵药,直接瓣胃注射5~6%硫酸钠(镁)溶液,必要时可重复注射;同时静脉注射葡萄糖溶液、生理盐水,以及强心药、抗生素等。预防应注意饲料不宜粉碎过细,饲料中搭配有青贮或青饲料,坚韧及品质低劣的粗纤维饲料的比例不应过多或应先加工软化后饲喂,饮水应定时而充足,合理劳役。对及时治疗前胃弛缓、皱胃溃疡等疾病可减少诱发本病。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