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牛流行热

牛暂时热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传染病。又称牛暂时热、三日热。以急性高热、呼吸促迫、伴有消化器官和四肢关节机能障碍为特征。流行于非洲、亚洲和大洋洲,有明显的季节性,从7~8月开始流行,延续到11月,黄牛、水牛及乳牛均易感。以跳跃方式传播扩散。病牛为传染源,某种节肢动物或吸血昆虫可能是传播本病的重要媒介。发病率高,病死率低。潜伏期3~8天,病畜出现恶寒战栗,皮温不整。

牛暂时热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传染病。又称牛暂时热、三日热。以急性高热、呼吸促迫、伴有消化器官和四肢关节机能障碍为特征。流行于非洲、亚洲和大洋洲,有明显的季节性,从7~8月开始流行,延续到11月,黄牛、水牛及乳牛均易感。以跳跃方式传播扩散。病牛为传染源,某种节肢动物或吸血昆虫可能是传播本病的重要媒介。发病率高,病死率低。

潜伏期3~8天,病畜出现恶寒战栗,皮温不整。体温突然升高,持续1~2天,少数病例可持续3~4天后急剧下降,恢复正常。眼睑和眼结膜充血、浮肿,流泪。鼻镜干燥,流出水样鼻液,口腔发炎,流涎。呼吸困难,呻吟,窒息死亡。一般病牛肠蠕动机能亢进或停止,排出羊粪样或水样便。四肢关节浮肿疼痛,跛行,常站立不动或伏卧,起立困难,轻瘫或瘫痪,腭凹和胸下部皮下气肿,高热时尿量减少且混浊,泌乳量减少或停止,妊娠末期的牛多发生流产或死产。预后良好。特征性病变为肺间质性气肿、肺充血肺水肿,重病例全肺膨胀充满胸腔,不能伸缩。

根据临床症状、流行病学和剖检所见可作初步诊断,确诊需作病毒分离或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病毒抗原。常用的血清学诊断方法有常量和微量中和试验。用于预防的疫苗有细胞培养减毒的活疫苗灭活疫苗、蚀斑纯化的活疫苗灭活疫苗以及病毒—细胞培养的裂解产物——亚单位疫苗等。本病一旦流行蔓延,应迅速隔离患畜,做好病牛舍的消毒;限制向未发病地区输送动物;用杀虫剂灭除传递媒介,严防媒介昆虫侵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