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农药藻类毒性

每次观察两个片子,取平均值。藻类在适宜的条件下繁殖很快,栅列藻每个细胞都可分裂成四个子细胞,细胞数的增减标志着藻类生长的快慢与生长受促或被抑的状况。根据记录,按下列公式求出农药对藻类生长的抑制百分率: 农药藻类毒性 然后经统计分析,求出EC50值与其95%可信限。毒性评价目前尚无农药对藻类毒性等级划分的统一标准,现在使用的一种参考性标准是以96小时的EC50大小划分的:低毒级 EC50>3.

农药对藻类细胞造成损害的能力,表现为对藻类的毒杀和生长抑制两种损害作用,以半数生物受影响的浓度EC50表示。藻类是自然水体中分布最广泛的生物类群。在水生生态系统中藻类作为初级生产者是水生食物链的基础。因此,农药对藻类生长的影响是评价农药对环境安全性的一项重要指标。

毒性试验

包括准备和试验两个阶段。

准备阶段

包括藻种、药品、水、器具和预试等方面。①国际上供农药毒性试验用的藻种有月芽藻(Selenastrum bibraianum)、栅列藻(Scenedesmus)、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等。在中国,这些藻种都分布广泛,但常用栅列藻作为试验藻种。藻种应先经鉴别、分离、纯化,获得纯种。试验前将藻种用无菌操作转接到盛有水生六号培养液的容器内,置于20~25℃,光照度为4000勒±10%的条件下振荡培养或通气培养。隔96小时移种一次,反复2~3次,使藻类基本上达到同步生长阶段。将藻液搅匀取样,在显微镜下用血球计数板计数,调节藻液的细胞密度到105个/毫升,以此作为试验用的藻种母液。②供试农药可用纯品或制剂,药液用无菌蒸馏水配制,难溶于水的农药可用少量(<0.1毫升/升)丙酮或吐温-80助溶。③试验用的玻璃器具均需高温灭菌。以水生六号培养液为试验用水,pH7.5±0.2。④预试。求出农药对藻种全抑制最低浓度与无抑制最高浓度。

试验阶段

包括分组、染毒、观测、计算等步骤。

在预试求得的农药最低与最高浓度的大致范围内,按级差设5~7个试验浓度组,每个浓度组设两个重复,并设一组空白对照。

每个试验处理中,在100毫升烧杯内加40毫升藻种母液、9毫升水生六号培养液和1毫升不同浓度的药液,搅匀后分别计数。

在前述温度及光照条件下进行培养,试验期为4天。从培养的24小时起到48、72、96小时定时取样计数,取样前必须先将藻液充分搅匀,详细记录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藻体与藻数的变化情况。每组每次观察两个片子,取平均值。

藻类在适宜的条件下繁殖很快,栅列藻每个细胞都可分裂成四个子细胞,细胞数的增减标志着藻类生长的快慢与生长受促或被抑的状况。根据记录,按下列公式求出农药对藻类生长的抑制百分率:

农药藻类毒性

然后经统计分析,求出EC50值与其95%可信限。

毒性评价

目前尚无农药对藻类毒性等级划分的统一标准,现在使用的一种参考性标准是以96小时的EC50大小划分的:

低毒级 EC50>3.0毫克/升

中毒级 EC503.0~0.3毫克/升

高毒级 EC50<0.3毫克/升

部分农药对藻类的毒性如下表:

农药对藻类的毒性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