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乌榄

橄榄科橄榄属常绿大乔木。又名木威子。学名Canarium pimela Koenig.(C.nigrum Engl.)。起源与分布原产中国华南。海南岛和广东龙津西南部的天然林中尚有野生的乌榄。据《本草纲目拾遗》记述:“乌榄出广东,今果肆有售者……下番禺诸乡皆种之。”可见明代广东栽种已相当普遍。现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福建、台湾、云南等省(自治区)。

橄榄科橄榄属常绿大乔木。又名木威子。学名Canarium pimela Koenig.(C.nigrum Engl.)。

起源与分布

原产中国华南。海南岛和广东龙津西南部的天然林中尚有野生的乌榄。据《本草纲目拾遗》记述:“乌榄出广东,今果肆有售者……下番禺诸乡皆种之。”可见明代广东栽种已相当普遍。现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福建、台湾、云南等省(自治区)。广东是乌榄天然分布和人工栽培的中心地区,除北部少数县外,均有种植,尤以惠阳、佛山地区最多。广西主要分布于邕宁、龙津及东南各县。福建只在闽南沿海各县有少量栽培。越南北部湾一带有分布。

特征与特性

高10~16米。冠幅宽达20多米。胸径50~120厘米。有胶粘性芳香树脂。树皮灰褐色。根系发达,大树垂直根入土3米以上。叶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15~21片,长10~15厘米,全缘革质,叶背网脉较橄榄平滑,无小窝点,揉碎具特殊树脂香气。复总状花序,花两性,偶有杂性,花萼杯状;子房多3室,少4~5室,每室有2胚珠;雄蕊6。果长椭圆形至卵形,未成熟时青绿色,成熟后转为紫黑色,果皮光滑有白粉。核光滑,两端钝(见图)。一年四季均能萌发新梢,春梢是生长和结实的主要枝梢。新梢长至10厘米左右,展开新叶后,便依次在每一叶腋间抽出花序。4月下旬至5月开花,单株花期1个月。坐果后极少落果,坐果率高者为20%,一般为10%,8月至10月采收。

对气温的反应较橄榄敏感,主产区在24°N以南,年平均气温22℃,降水量1500~2000毫米。气温下降至-1.8℃,连续几天出现霜冻,枝叶会受冻害。年平均气温20℃左右,绝对最低气温-4℃以下,1月平均气温10℃左右的地区少有分布。对土壤要求不严,土层较深厚,疏松、湿润、肥力中等、排水良好的丘陵山地、河滩等都可良好生长,pH以4.5~5为宜。

乌榄

主要品种

品种品系繁多,仅粤中、粤东等地农家品种品系有100多个。①西山榄。广东增城西山最早栽种。果重约10克,肉质一般,果肉占果实63%,含油量45%,种仁充实,出仁率高。10月下旬采收。②油榄。广东普宁栽培。单果重约9克,核细,肉质嫩滑,味甘香品质优耐贮运,果肉占果实71%,含油量47%。10月上旬成熟。③秋乌。产增城,番禺。果核小,肉质嫩滑,有香味,早熟,8月上旬至9月下旬采收。④秧地头。产增城、番禺。单果重11克,肉质较粗,果肉占果实59%,含油量51%。中秋前后采收。⑤车心榄。产广东普宁。肉薄质嫩滑,有香味,品质优。10月上旬成熟。⑥鹅膏榄。产增城及广州市郊,肉厚,质极嫩滑,有鹅膏香味。8月上旬至9月下旬成熟。

栽培技术要点

一般用本砧实生大苗嫁接。果充分成熟时,用50~60℃温水浸果20分钟,剥去果肉取核洗净晾干,沙藏。1月上旬播种,播前用75~80℃热水浸种半分钟,再用冷水浸2~3小时,然后点播或条播。点播株行距18厘米×25厘米,真叶长出后补苗、移疏,尽量保全主根,大苗移植以次年4月至6月为佳。小苗用补片芽接或切接,大苗用劈接,于3月下旬至4月上旬已抽花穗但未开花时,嫁接最佳。

3月至4月定植,株行距7~10米,植前剪除大部分叶片和损伤的根,将主根周围泥土压实,树干用稻草包扎。幼树于2、4、8、10月各施肥一次,结果树于开花前、采果后各施肥一次,也有在11月至12月增施一次过寒肥。注意水土保持、深翻压青以改良土壤。果实增大期久旱会引起落果,应行浅中耕、土壤覆盖或淋水。地下水位较高的果园,春夏季注意排水。

主要病虫害有:①树瘿病。为害树干或枝条,被害部位呈瘤状突起,多发生于衰弱树,尚未有较好的根治措施。②天牛。幼虫为害树干,在5、6月捕杀成虫,刮除虫卵,或用敌敌畏注入虫孔毒杀幼虫。③叶蝉。早稻收获后,叶蝉飞迁乌榄树新梢吸汁为害,可用叶蝉散、马拉硫磷喷杀。

经济价值

乌榄加工成榄角、榄胚等佐膳小菜或凉果。核质坚硬细致,可雕刻成玲珑别致的工艺品,也可制成活性炭。核仁是饼饵佳肴的名贵配料。榄肉含油35~51%,核仁含油45%,均可食用。木材坚韧可制家具。是绿化荒山良好树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