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生长轮

横切面上所看见的一个生长层。即在一个生长季节内所形成的木质部。在温带生长的树种中,生长轮常分为早材和晚材,早材靠里,晚材靠外,构成1个生长轮。因此可以在树木的横截面上看到以髓心为中心的同心圆。一般在1年内只形成1个生长轮,所以又称年轮。在1个年轮中如果包含2个或2个以上的生长轮,称之为双轮或多轮。

在木材(或树皮)横切面上所看见的一个生长层。即在一个生长季节内所形成的木质部。在温带生长的树种中,生长轮常分为早材和晚材,早材靠里,晚材靠外,构成1个生长轮。因此可以在树木的横截面上看到以髓心为中心的同心圆。一般在1年内只形成1个生长轮,所以又称年轮。在1个年轮中如果包含2个或2个以上的生长轮,称之为双轮或多轮。在此双轮或多轮内,除最后形成的生长轮外,以前所形成的一圈完整的或不完整的生长轮均叫做假年轮或伪年轮。一个生长轮形成不了一个完整的环称为断续生长轮,简称断续轮。

早材和晚材

在温带地区生长的树木,在一个生长季节内早期形成的部分质地较疏松,细胞较大,胞壁较薄系早材,又称春材;在晚期形成的部分质地密实,细胞较小,胞壁较厚系晚材,又称夏材或秋材。早材和晚材区别明显的是针叶树材和阔叶树材的环孔材,不易区别或很不明显的是阔叶树材中的散孔材和半环孔材。

晚材带是否明显,早材到晚材的变化的缓急程度,往往是木材识别的一项依据。特别是在针叶树材中,有的树木早材至晚材属渐变,木材较均匀,易加工旋刨,如红松、柏木、杉木等;另一些树木,如落叶松、铁杉、马尾松等,早材至晚材属急变,其间木材构造性质的差异明显,物理性质区别也大,不仅加工旋刨较难,干燥中有时容易发生开裂和产生板面不平整等。在一些阔叶树中,特别是热带生长的树木,如母生、榕树和红豆树等,其生长轮界往往难于辨认。

在木材的纵向板面,生长轮出现在弦面或径面往往形成不同的花纹,生长轮在径面上呈平行的条纹状,在弦面呈U字形或V字形的花纹。

假年轮和断续生长轮

假年轮指木材中一个真生长轮内不规则地形成一至数个生长轮而言。这是由于一些树木在一个生长季节中遭受晚霜引起的非正常落叶,干旱或干旱后的大量降雨和适合生长的温度,晚夏或早秋反常的气温变化,林火,树叶遭到毁灭性的虫害等等,使形成层分生活动暂时停止,过一定时期又重新恢复。因而在一个真生长轮中出现有几个非正常生长轮,即假年轮。假年轮常出现在早材带或靠近晚材带部位,外观或密度很像晚材。假年轮与真年轮的区别在于组成假年轮的生长轮界与正常者不同。正常的生长轮界其细胞类型、大小与以后生长轮的开始处是明显有别的。假年轮的细胞向内或向外均是渐变的,而真年轮自晚材至次年早材一般是急变的。

断续生长轮,指在树木生长过程中因树木形成层局部受到不良影响或在一些很老或受压的树木,在茎干周围的形成层有一至数处保持休眠或不活动状态,即临时性的停止生长,致使生长轮在茎干周围形不成一完整的环状,它常出现在圆柏、柏木、侧柏及红豆杉等木材中。

形成层受到创伤而形成一些创伤组织带叫做创伤轮。一般是由于霜(通常指晚霜)、干旱和火灾等原因引起。此等组织常含有形状不规则的创伤薄壁组织;由于具有树胶和树脂而使树色变深;胞间道和旱裂有时出现。

阔叶树材中的生长轮类型

阔叶树材中常根据生长轮内管孔在横切面上的大小和分布等情况的不同,分为环孔材、半环孔材和散孔材三大类(见图),它常可作为阔叶树材识别的第一个主要特征。

生长轮类型图

环孔材

早材管孔明显比晚材管孔大,形成一明显的带状或轮状的木材,如榆树属、榉树属、板栗属树种,以及黄波罗、水曲柳、山合欢、檫树、黄连木、山核桃、麻栎、桑树、滇楸、酸枣等。此类木材多属温带树种,或少数热带树种。这些木材,由于经常具有一些大的导管(或管孔),给木材砂光和加工带来不利因素。

散孔材

整个生长轮内,管孔的大小和分布十分一致或仅有逐渐变化的木材,如木兰科、龙脑香科、樟科的大部分树种。散孔材多属于热带或亚热带树种。

半环孔材

介于环孔材与散孔材之间的中间型的木材。在木材的早材部分,由于有时因出现的大导管形成的带,或许多小导管形成的带或环,致使有较明显的早材。前者如核桃、黄杞、高山锥、山牡荆等;后者如水青冈、米心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