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森林工业产业结构

森林工业中部门种类及各自所占有的份额(百分比)。又称森林工业生产结构。通常包括各部门间的产值结构、劳动力(或职工)结构、投资(或固定资产)结构、产品结构以及部门内部原料构成结构等。合理的森林工业产业结构,有利于充分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促进各部门间协调发展,为社会提供数量多、质量好的产品,保证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

森林工业中部门种类及各自所占有的份额(百分比)。又称森林工业生产结构。通常包括各部门间的产值结构、劳动力(或职工)结构、投资(或固定资产)结构、产品结构以及部门内部原料构成结构等。合理的森林工业产业结构,有利于充分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促进各部门间协调发展,为社会提供数量多、质量好的产品,保证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

中国森林工业产业结构,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是木材采运比重逐步下降,木材加工和林产化学工业比重逐步上升,但上升幅度还不大,森工结构仍然失衡;二是作为森工生产主要原料的用材林总量下降,且结构日趋恶化,成过熟林比重急剧下降,森林资源危机加深。

①林业系统内采运、加工、林化企业结构(表1)。中国直到20世纪50年代,森工企业绝大部分仍是木材采运企业。从50年代中期开始,陆续建立了木材加工和林产化学工业企业,到1986年企业数有了较大增长,但企业规模都б较小。

表1 中国林业系统内森林工业企业结构

②林业系统内采运、加工、林化产值结构(表2)。1952~1986年,虽然木材加工和林产化学工业均有发展,但从总体上仍然没有摆脱以原木利用为主的状况,木材加工和林产化学工业仍十分薄弱。

表2 中国林业系统内森林工业产值结构

③林业系统内采运、加工、林化劳动力结构(表3)。从1952年到1986年木材采运企业的职工人数结构б重在下降,木材加工和林产化学工业企业的职工人数逐步上升,这两个部门的企业数结构б重有较大增加,而产值结构却下降,说明35年来,木材加工和林产化学工业有所发展,但是发展速度却很缓慢。80年代中期以后建立的木材加工和林产化学工业企业一般规模较小。

表3 中国林业系统内森林工业劳动力结构

④林业系统内采运、加工、林化投资结构(表4)。从典型年度投资额看,在80年代前投资的重点是木材采运部门,用于木材加工和林产化学工业方面的投资虽然增加,但所占б重仍然较小。1985年,木材加工的投资额已占总量的1/3,1986年占41.6%,显示木材加工正在得到重视,这一时期人造板工业有了较大发展。从累计投资额看,中国的森林工业仍然是以利用原木为主的产业结构,木材加工和林产化工投资尚需大幅度增加。

表4 中国林业系统内森林工业基建投资结构

⑤以木材为原料的森林工业产品结构(表5)。从各时期产品结构看,人造板产量有较大提高,其中尤以纤维板提高幅度较大。

⑥用材林林分结构(67)。作为采运生产的劳动对象——用材林资源状况直接制约着木材采运生产的发展,也关系到森林工业中其他部门的发展,仅从林分结构方面分析,“六五”清查的用材林面积结构,基本上合理,比较而言,成熟林面积比重偏小,幼龄林面积比重偏大。从蓄积结构分析,中龄林和成熟林比重逐步下降。从地域分布分析,在国有林区和集体林区成熟林比重较小,而幼龄林的比重较大。在平原地区主要是中幼林,而在未开发的原始林区成过熟林比重占绝大部分。

表5 中国森林工业主要林产品结构

表6 中国用材林面积结构

表7 中国用材林蓄积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