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中兽医研究机构

从事中兽医理论、诊疗技术与科技成果推广的机构。有的单独设立,有的在有关单位内作为一项研究内容。中国中兽医研究机构包括中央和地方省市两级。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兽医研究所前身是中国科学院西北分院兽医研究室,建立于1956年。1957年机构调整,隶属中国农业科学院,1958年7月该室由兰州市盘旋路迁至小西湖,成立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兽医研究所。

从事中兽医理论、诊疗技术与科技成果推广的机构。有的单独设立,有的在有关单位内作为一项研究内容。中国中兽医研究机构包括中央和地方省市两级。

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兽医研究所

前身是中国科学院西北分院兽医研究室,建立于1956年。1957年机构调整,隶属中国农业科学院,1958年7月该室由兰州市盘旋路迁至小西湖,成立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兽医研究所。1966年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西北畜牧兽医研究所兽医部分,哈尔滨兽医研究所药物、寄生虫、普通病研究室合并,重新组建成中国农业科学院兽医研究所。1970年下放甘肃省,更名为甘肃省兽医研究所,隶属甘肃省农业局。1978年8月收归中国农业科学院,称兰州兽医研究所。1979年4月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兽医研究所恢复独立建制。该所的方向任务是:以中兽医学为主体、围绕着发扬中兽医学术,开展中西兽医结合防治畜禽病,特别是普通病应用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加强开发研究,逐步建成中国兽医医药研究中心。主要从事:①组织全国中兽医、兽用化学药物、兽用抗生素重点科研项目的协作协调工作;②畜禽主要普通病、营养代谢病以及具有中兽医诊疗特色的寄生虫病、传染病防治技术与理论研究;③中兽医学、兽用针灸、中草药应用技术及作用机理的研究;④兽用抗生素、化学药物、动物生物制剂、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及药理的研究;⑤组织国内外学术交流、合作研究,编辑出版《中兽医医药杂志》(公开发行)及其他专业书刊。中兽医研究所现设有内科、外产科、针灸、中药、微生物、生化、病理生理、化药、抗生素、营养代谢中毒病、科技文献共11个研究室和中心仪器室与家畜病院。已取得科研成果70余项,已培养(训)中兽医科研和教学人才780余名。与许多国家有学术交往。此外,还组织编写了《中兽医诊断学》《中兽医治疗学》《中兽医针灸学》《兽医中药学》《新编中兽医学》、《元亨疗马集选释》等学术专著15种。

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

前身为吉林省特产试验站。1957年8月在特产试验站的基础上,建立了吉林省特产研究所。1959年8月吉林省特产研究所的野生经济动物试验场收归中国农业科学院,成立了中国农业科学院毛皮兽研究所。1961年下放吉林省。1982年1月全所收归中国农业科学院,成为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同时保留吉林省特产研究所的名称,隶属中国农业科学院和吉林省农业厅。该所的方向任务是:以野生经济动物为研究对象围绕着发掘、利用、保存珍贵、稀有、经济效益高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以家养家植应用技术研究为主,有重点地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加强开发研究,逐步建成中国珍贵、经济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研究中心。主要从事:①中国野生经济动植物品种资源的征集、引进、考察、保存、评价与合理利用的研究。②珍贵、经济价值高的野生动植物的驯化、品种选育、饲养、栽培、病虫害防治等应用技术与理论研究。③野生经济动植物产品的保藏、加工和综合利用新技术、新方法研究。全所共设有野生经济动物、野生经济动物疫病、野生禽类、人参、野生果树、山葡萄、土肥植保、经济植物组织培养、情报资料等10个研究室。从事中药动植物品种选育、饲养,栽培、加工利用等研究。主要成果有鹿的驯化放养、鹿茸加工新技术,天麻人工栽培技术,人参、西洋参、贝母的花药培养及快速繁殖技术,耐寒山楂新品种选育及丰产栽培技术以及中药综合利用加工新技术,如利心丸、脑塞通等。

中国兽药监察所

成立于1952年,是农业部领导下的国家兽药质量监督、检验、鉴定专业技术机构,同时承担兽药生产和检验方法的研究任务。内设中药研究组,具有部分中药质量检测的现代化仪器设备。主要任务是:负责兽用中药质量监督、检验;参与制订、修订兽用中药质量标准;研究兽用中药质量检验方法;复核鉴定兽用新中药等。

江西省中兽医研究所

原名为江西省农业厅中兽医实验所,成立于1956年10月。1958年并入江西省农业科学研究所,设立中兽医研究室。1963年起恢复建制更名为江西省中兽医研究所。该所的方向任务是:继承发扬祖国传统兽医科学遗产,整理验证提高民间兽医技术经验,面向牧业生产,开展中兽医及中西兽医结合试验研究与推广应用。主要从事:①兽用中草药调查鉴定及应用研究。②兽医针灸技术特别是牛、猪、禽针灸术与穴位的整理及应用研究。③民间兽医诊疗技术的发掘与古农书、验方的收集、整理研究。④《中兽医学杂志》的编辑出版和中兽医技术人才的培训等。主要成果有:①编辑整理出版了《郑少山先生医牛经验》、《江西民间兽医诊疗及处方汇编》、《实用兽医针灸学》、《养耕集》《抱犊集》、《江西民间常用兽医草药》等十余种中兽医书籍。②研究出了防治仔猪白痢病的高效中成药白龙散与地胡霜,以及用于禽蛋保鲜的中草药涂膜剂等。③系统整理总结出牛、猪、犬、禽等畜禽针灸技术,试验推广了电针、水针、激光针和针刺麻醉等新技术。

许多省市(区)的畜牧兽医研究所都设立了中兽医研究室(组),开展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发掘整理及试验研究,广泛的收集了中兽医经验。各省市(区)都印了中兽医经验集,据不完全统计有百种之多。经过验证的独特诊疗技术、经验及行之有效的处方、疗法达数百种。针灸术的研究使适用范围日益扩大,疗效不断提高。

有的高等院校如北京农业大学兽医学院和四川畜牧兽医学院中兽医专业,南京农业大学兽医系,东北农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兽医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畜牧兽医学院、河北农业大学、福建农学院、江苏农学院、西北农业大学等畜牧兽医系(专业),以及河北定县中兽医学校,也开展了不少调查研究工作,除应用技术外,还作一些基础性的理论探索。如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及华南农业大学在针刺针麻作用机理研究方面均取得重要进展,创造出如激光穴位刺激法、微波穴位刺激法等,使家畜在清醒状态下接受手术,有效的提高了病畜的治愈率,为中兽医学的发展作出了一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