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中兽医学

研究中国传统兽医的理、法、方、药及针灸技术,以防治家畜病证为主要内容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又称中国传统兽医学。它是中国历代人民同家畜疾病进行斗争的经验总结,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及丰富的病证防治技术。几千年来,它不仅对中国的家畜繁衍起了保障作用,并在1000多年以前便传往国外

研究中国传统兽医的理、法、方、药及针灸技术,以防治家畜病证为主要内容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又称中国传统兽医学。它是中国历代人民同家畜疾病进行斗争的经验总结,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及丰富的病证防治技术。几千年来,它不仅对中国的家畜繁衍起了保障作用,并在1000多年以前便传往国外,对世界兽医学的发展也产生过很大影响。

中兽医学发展史

中兽医起源于原始社会(远古至公元前22世纪),在奴隶社会(公元前21世纪~前476年)有了初步发展,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公元前475~公元1840年)中形成了以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为特点的学术体系和以针药疗法为主的丰富的防治技术。近代以来,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兽医学的发展受到桎梏;1949年以后,受到各级政府重视和提倡,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和更为广泛的传播。

起源

中国传统兽医学的起源可追溯到原始社会,即人类开始对野生动物驯化并将其转变为家畜的时期。人类为了保护所饲养的家畜,开始对其疾病采取防治措施,这便促成了兽医知识的萌芽。原始社会的人群把最早征服自然的武器,如火、石器和骨器等,应用于战胜人、畜的疾病。这便成为温热疗法或针灸术以及其他外治法的起源。如在河南仰韶遗址(新石器时代中期)中,发掘出有许多家畜骨骼的同时,还发掘出了石刀、骨针及陶器等。内蒙古多伦县头道洼新石器遗址中出土有“砭石”,经鉴定具有切割脓疡和针刺两种性能,这是针砭起源于原始社会的直接证据。一般认为,最早兽医药物的出现是在人体用药的基础上,加上对动物的直接观察而发展起来的。中国最早的药物以植物为主,所以后世的有关著作便叫“本草”。

初步发展

中国在奴隶社会时期,兽医知识有了初步发展。殷商时期(公元前16世纪~前11世纪)由于马已用于拉车和骑射,所以很重视马病。如甲骨文中有“贞多马亚”的记载,即马有疫病的卜辞。同时还记载有人畜通用的病名。在河北藁城商代遗址中,出土有郁李仁、桃仁等药物。青铜刀和青铜钎的出现,使针灸技术进一步发展,阉割术开始应用,如在甲骨文中有阉割的象形文字记载,表明中国在11世纪以前便有了阉割术。这一时期,畜牧业已发展到一定水平,很重视家畜的护养工作,如猪圈、牛棚、羊栏、马厩已开始应用。

从西周到春秋(公元前11世纪~前476年),中国兽医学知识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在西周时已设有专职兽医诊治“兽病”和“兽疡”。同时已采用了灌药、手术及护养等综合兽医医疗措施。如《周礼·天官》中记载:“兽医掌疗兽病,疗兽疡。凡疗兽病灌而行之,以节之,以动其气,观其所发而养之。凡疗兽疡灌而劀之,以发其恶,然后药之,养之,食之。”关于药物方面,在《周礼》、《诗经》和《山海经》中记载有人畜通用的药物100多种,同时还提出了“流赭(代赭石,主含三氧化二铁)以涂牛马无病”等。在《礼记》中还有“孟夏之月,……聚畜百药”的记载,说明当时已有了夏令采药的知识。对危害家畜较严重的疾病,如狂犬病、疥癣、腲腿风等已有记载。这一时期涌现的畜牧兽医名人有造父、伯乐和王良等。

中兽医学知识的不断丰富和学术体系的形成

中国传统兽医学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形成了完整的学术体系,又不断向前发展。

封建社会前期(公元前475~公元265年)

是中国兽医学进一步奠定基础的重要阶段。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前221年)已有专门诊治马病的“马医”。在家畜疾病方面已有“牛疡”、“羸牛”(指瘦弱牛)、“马肘溃”、“马折膝”、“马虻”、“马刀伤”、“马暴死”等记载。汇集中国古代人民与疾病斗争珍贵经验和理论知识的《黄帝内经》,大部分为春秋战国时期的内容,中兽医学的基本理论导源于此书。

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公元220年):兽医学又有了新的发展,如秦代制订的“厩苑律”,是中国最早的畜牧兽医法规,在汉代改为“厩律”。汉代出现的《神农本草经》,收载药物365种,是中国最早的一部人畜通用的药学专著。在汉简中已记载有兽医方剂,并开始把药作成丸剂给马内服。汉代名医张仲景(约150~219)著有《伤寒杂病论》等书,充实与发展了前人辨证施治的经验,一直为兽医临证所借鉴。关于针灸技术方面,在汉代已有了铁制的九针、金针和银针,同时还有针药并用治疗兽病的记载。对家畜疫病的认识逐渐深入,如公元78年汉章帝时有牛瘟流行,造成了严重损失,出现了专为家畜疫病而设的字。在马蹄病方面,开始用革制的马鞋护蹄,马已开始削蹄。此外,当时除有专门诊治马病的马医外,还出现有牛医。这一时期的名医华陀,发明了全身麻醉剂“麻沸散”,推动了外科技术的进步。

封建社会中期(265~1368年)

中国兽医学形成了完整的学术体系,并继续向前发展。晋到五代(265~960年)是中国兽医迅速成长的阶段。晋代名医葛洪(281~340)著有《肘后备急方》,其中有“治六畜诸病方”,对于马驴的十几种病提出了疗法,如其中有用黄丹治疗“马脊疮”,用灸熨术治“马羯骨胀”,用“直肠入手”技术治“驴马胞转”等,并指出了疥癣里有虫;同时还试图用狂犬的脑组织敷咬处,以防治狂犬病。533~544年之间贾思勰著《齐民要术》一书,其中有畜牧兽医专卷,反映了当时的兽医技术已有了较高的水平。在梁(502~557年)时有《伯乐疗马经》的出现。隋代(581~618年)兽医学的分类已较细致。关于家畜病证的诊治、方药及针灸均有了专著。如据《隋书经籍志》记载,当时出现有《疗马方》(一卷)、《伯乐治马杂病经》(一卷)、俞极撰《治马经》(三卷)、《治马经》(四卷)、《治马经目》(一卷)、《治马经图》(二卷)、《马经孔穴图》(一卷)、《杂撰马经》(一卷)以及《治马牛驼骡等经》(三卷、目一卷)。隋代太仆寺(管畜牧的机构)中设有“兽医博士一百二十人”。唐代(618~907年)已有了兽医教育的开端,如唐神龙年间(705~707年)的太仆寺中设有“兽医六百人,兽医博士四人,学生一百人”。唐代出任过行军司马的李石编著有《司牧安骥集》,书中对于中兽医学的理论及诊疗技术有着比较系统的论述,同时也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兽医教科书。为了保障畜牧业的发展,唐代制定有畜牧兽医法。其中有“诸乘驾官畜产,而脊破领穿,疮三寸,笞二十”;“伤重五日内致死者,从杀罪”等的规定。在唐代时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兽医学也有了很大发展。如西藏当时出现有《论马宝珠》和《医马论》等著作。同时新疆吐鲁番的唐墓中还有《牛医方》的出现。唐高宗显庆四年(659)所颁布的《新修本草》,收载药物844种,是中国最早出现的一部人畜通用的药典。五代显德二年(955)曾有“病患老弱马”集中疗养的规定,并有“骟马不可复乘”的记述。宋元时期(960~1368年)中国兽医学有进一步的创新和充实。宋代在1007年设置了“牧养上下监,以养疗京城诸坊、监病马”。1036年规定“凡收养病马……,取病浅者送上监,深者送下监,分十槽医疗之”。这是中国兽医院的开端。宋代还规定“牧养上、下监掌治疗病马及申驹数,有耗失则送皮剥所”。“皮剥所”的设立,是中国最早的家畜尸体剖检机构。宋代还出现了中国最早的兽医药房:“药蜜库……,掌受糖蜜药物,以供马医之用。”当时由于印刷术的改进和造纸业的发达,促进了兽医著作的传播。北宋末年山西阳城出现著名兽医常顺。元代(1271~1368年)兽医卞宝(卞管勾)著有《痊骥通玄论》,其中有“三十九论”、“四十六说”,对于脏腑病理及一些常见多发病的诊疗(尤其是结症及跛行等)进行了总结性的论述。

封建社会后期(1368~1840年)

明代(1368~1644年)政府有几次规定要培训基层兽医。如明英宗时规定每群长(管马25匹,以后增为50匹)下,选聪明子弟二三人学习兽医,看治马病。著名兽医喻本元和喻本亨等编著有《元亨疗马集》(附牛驼经),由丁宾作序,刊行于1608年(简称丁序本),为流传最广的一部中兽医学代表著作。1469年有《类方马经》六卷出现。1594年杨时乔主编的《马书》(还编有《牛书》)内容也很丰富。朝鲜人赵浚、金士衡等用汉文编写有《新编集成马医方牛医方》。明代科学家李时珍(1518~1593),“岁历三十稔,书考八百余家”(其中参考有畜牧兽医古书),编著了举世闻名的《本草纲目》一书,收载药物1892种和方剂11096个,内有大量兽医药内容,为人畜所通用。于1596年刊行后,不久即传往国外,对中外医药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此外,在明代不仅对马、牛、羊、猪、犬、鸡的阉割术均有进一步的记述外,同时还有“去牝猪子肠”(即阉母猪)的记载。鸦片战争以前的清代(1644~1840年)兽医学的发展极为缓慢。1736年李玉书曾对《元亨疗马集》进行了改编,除增加一部分内容外,却删除了“东溪素问”中的二十多论,现代流行的多是这一版本(由许铿作序,简称“许序本”)。1785年有郭怀西(新刻注释牛马驼经大全集》的出现。乾隆年间河南孟津兽医李春松(1774~1861年)著有《牛马捷径》,以手抄本流传于河南民间。1800年傅述凤编著有《养耕集》,对于牛病诊疗、方药及针灸均有记述,进一步补充了《元亨疗马集》所附《牛经》中的不足。此外还有《牛医金鉴》《抱犊集》等的出现。

近代中兽医学的发展(1840~1949年)

从鸦片战争开始,随着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直至1949年前,中国兽医学的发展陷入了困境,但民间对中国传统的兽医技术仍有所整理和总结。如李南晖等编著的《活兽慈舟》一书,对黄牛、水牛、猪、马、羊、犬、猫等家畜的病证均有论述。1886年有《牛经切要》一书的出现。系统记述猪病的专著《猪经大全》,对48种猪病提出了疗法,并附有病形图,它是传统兽医学中现存唯一的一部猪病学专著。

20世纪初,西兽医学较系统地传入中国之后,便有了中、西兽医学之分。中、西两种兽医学是在不同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各成体系。由于对中兽医不重视,中兽医学处在自生自灭的状态。但中国共产党倡导把中、西兽医有机结合起来,共同进行家畜疾病的防治及军马卫生工作,支援边区生产和革命战争。

中兽医学发展的新阶段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兽医学重新得到了重视和提倡,而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阶段。国家在政策上重视中兽医工作,1956年提出加强民间兽医工作,重视发挥民间兽医的作用。对中兽医提出了“团结、使用、教育和提高”的政策。1956年9月在北京召开了第一届“全国民间兽医座谈会”,提出了“使中西兽医密切结合,把我国兽医学术推向一个新阶段”,中兽医学得以迅速发展,先后有中兽医研究、教育机构和学术组织的建立。从50年代开始到60年代搜集整理了大量中兽医经验资料或专著,总结提高了一部分病证防治技术,调查整理了不同家畜的针灸穴位及阉割技术以及大量的方药。在此基础上,广大兽医科技人员进一步贯彻“古为今用,洋为中用”、“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以及“中西兽医结合”的方针,使中西兽医相结合所开展的调查研究和总结提高中兽医学术的工作,不断取得新的成就。例如家畜针刺麻醉的试验成功,引起了国内外的重视;对于家畜结症、胃扩张、骨折、仔畜下痢、腰肢病、胎产病、脑炎等一部分常见病、多发病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诊疗方法;在针灸及中药的运用方面也总结出了一些新方法或新方剂。1978年以后,中兽医的教学、研究工作重新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在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总结提高中兽医学术方面也开创了新局面。例如激光针灸、微波针灸、磁疗,应用电子计算机进行辨证和选针取穴、中药添加剂的筛选、电子捻针机的应用、应用电镜对针灸穴位组织学的观察以及利用各种自动化分析手段对中草药的研究等均有良好的开端。

中兽医学向世界的传播

早在1000多年以前中国传统兽医技术便传入朝鲜和日本。如595年朝鲜僧人惠慈到日本传授疗马之法时称:“汉(指中国)有马医之士,颇能此道。”804年日人平仲国曾来中国学习兽医,他回国后培养了一大批弟子,形成了一个兽医学派,称“仲国流”。此后,日本古代所出现的《马医醍醐》(1551年)、《疗马图说》(1573年)和《假名安骥集》(1604年)等,以及朝鲜建文元年(1399年)所编著的《新编集成马医方牛医方》一书的主要内容,均来源于中国的兽医古籍。《元亨疗马集》先后传到了日本、朝鲜、越南以及欧美。18世纪以来在欧洲的英、德、法等国不断发表有应用中兽医疗法取得结果的文章。1801年德国出版的《兽医药理学》(Zoopharmacology)一书中,已记载有兽医中药的内容。当代,中兽医学向世界的传播更为广泛,特别是中国兽医针刺麻醉的试验成功,在国际上产生了很大影响。如1973年美国成立了“全国兽医针灸学会”(NAVA),1974年由美国的杨格(H.Grady Young)等组成了“国际兽医针灸协会”(IVAS),1978年日本成立了“兽医针灸学研究会”。同年在法国的米林(Millin)也成立了“兽医针灸协会”等学术组织,不仅对于起源于中国的兽医针灸技术进行研讨,同时还编译出版了一部分有关的专门书刊。1981年比利时专门创办了一所兽医针灸学校;同年联合国大学分享传统技术(STT)项目,把中国兽医针灸技术列为其中的组成部分。兽医中药在国外也引起了不少专家的重视,如1987年日本出版的《中国的兽医和家畜针灸》一书,对于中兽医的理、法、方、药和针灸技术有着较全面系统的论述。近年来不少国家相继派人到中国考察、学习和研究兽医中药和针灸技术,同时有不少中国专家也应邀到国外进行学术交流和讲学;1987年5月在北京召开了有十几个国家和世界粮农组织(FAO)派代表参加的“国际兽医针灸学术讨论会”(ICVA),进一步促进了中国这一传统技术在世界范围的传播。与此同时,中兽医学在国内外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也日益得到了提高和发展。

中兽医学的学术体系与分支学科

中兽医学的学术体系,是以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为特点,以理、法、方、药、针灸以及家畜病证防治为主要内容。在中国古代所出现的一般著作,多把中兽医学内容汇集在一起,随着知识的分化逐渐形成了一些分支学科。

中兽医理论学

中兽医的基本理论与中医学一脉相承。研究家畜生理、病理、诊法、辨证及防治法则等基本理论知识,它是中兽医学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兽医临证的理论基础。主要内容有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病因、病机学说,望、闻、问、切四诊,辨证以及防治疾病的法则和治法等部分。阴阳五行学说是产生于中国古代朴素唯物辩证的两种哲学思想,中兽医用它解释畜体的生理和病理活动过程及其与外界环境的相互关系。脏腑学说主要研究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它有别于解剖学概念。经络是机体联络脏腑和运行气血的通路,是针灸的理论基础。中兽医把病因分为外感和内伤两大类,强调机体抵抗力(正气)的重要性,认为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不在机体外部而是通过内部起作用。病机是指家畜在外感内伤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引起病证发生、发展及其转归的机理。中兽医运用望、闻、问、切等诊断手段获得病情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以辨明其内在联系以及各种病变相互之间的关系,从而对疾病作出诊断。在古代,中兽医以八证论作为辨证的纲领,而八纲辨证与之具有相同的理论基础。此外,还有卫气营血辨证六经辨证三焦辨证等。根据诊断,对疾病进行治疗。常用的治法有内治法和外治法,或药治与针灸相结合。

兽医中药学

研究兽用中药的来源、采制、性能及临证应用的学科。它是中国历代人民与家畜疾病进行斗争的重要手段。根据药物来源性质的不同,将其主要内容分为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三大类。按照其研究范围,它的主要内容包括有中药的来源和培植、采制和鉴定、化学成分、药性理论以及临证应用等。随着中药研究的日益发展和深入以及中药知识的分化,在兽医中药学中又出现了一些比较专门的分支学科,如中药鉴定学、中药药理学、中药化学、中药栽培学、药用植物学、中药炮制学、中药方剂学等。由于中药无残毒、无副作用、来源方便,经济,应用范围日益扩大,除作为治疗疾病的手段外,还作为饲料添加剂饲喂家畜,有的还作为植物保护的手段。

中兽医方剂学

是在中兽医理论指导下研究方剂配伍规律及临证应用的学科。内容主要包括选药组方、随证加减、确定适当剂型及其在防治家畜病证方面的应用等。方剂选择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临证疗效,因此这门学科在中兽医学术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

兽医针灸学

研究针法和灸法的操作技术与兽医临证应用及其作用原理的学科。针法即用针刺入穴位的一种疗法;灸法是点燃艾绒或利用其他温热物体,刺激体表穴位或一定部位,以治疗病证的一种技术。由于这两种技术经常合并应用和均属于外治法,因此在中国古代就把二者合称为“针灸”。它以经络学说、穴位、针灸术、针刺麻醉、临证应用及其作用原理为主要内容。

家畜病证防治学

在中兽医理论指导下,研究各种家畜病证的病因病机、症状表现、主症分析及其防治方法的临证学科。又可分为中兽医内科学、产科学和外科学。中兽医内科学是临证各科的基础,其病证一般可分为外感时病和内伤杂病两大类。中兽医外科学,研究中兽医外科病证的诊断和防治。中兽医产科学是研究母畜特有病证的一门学科。如妊娠病、产后病、母畜杂病等均属之。中兽医防治病证的作用或原理,按照传统的观点,认为施针用药,主要在于扶正祛邪、通调气血、补虚泻实,使家畜保持或恢复到“阴平阳秘”的健康状态。但通过应用现代科学手段的研究表明,中兽医疗法确有调整机能、增强机体防御措施以及提高动物痛阈的作用。

中兽医学是随中国畜牧业的发展而形成的一门家畜病证防治的综合性学科。随着畜牧业生产的现代化和家禽养殖业的发展,将推动中兽医学运用现代技术在疾病诊断、预防、治疗技术的进步,从过去的以大家畜为主转到大、中、小家畜并重,变以治疗为主为防治结合,以适应畜牧业生产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