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针灸作用原理

经多学科协作,大量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对其某些作用原理虽已基本阐明,但仍有深入研究的必要。目前主要有经络和神经一体液两种学术观点。针灸对机体的影响可归纳为镇痛、调整器官功能和增强免疫防御机能等三方面的作用。经络观点经络学说是针灸治病的理论基础。以经络观点阐明针灸作用原理属于传统论述。

经多学科协作,大量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对其某些作用原理虽已基本阐明,但仍有深入研究的必要。目前主要有经络和神经一体液两种学术观点。针灸对机体的影响可归纳为镇痛、调整器官功能和增强免疫防御机能等三方面的作用。

经络观点

经络学说是针灸治病的理论基础。以经络观点阐明针灸作用原理属于传统论述。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沟通于脏腑与体表之间,联系脏腑组织器官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是机体运行气血的通路,有感受和传导针灸刺激的作用。通过经络,脏腑病变可在体表某些经、穴部位出现病理反应,针灸一定的经、穴又可治疗相应脏腑的疾病。经、穴与脏腑之间存在着双向性的联系。由于经络行气血、营阴阳,使机体各部的功能活动保持协调和相对的平衡。当出现病理状态时,针灸体表穴位,能够收到疏通经络,调气治神,协调阴阳,扶正祛邪的效果,使机体失去平衡协调的状态得以恢复。这就是临证上针灸治疗时的辨证归经、循经取穴的经络理论依据。

针灸激发经络的镇痛作用

传统医学、兽医学认为疼痛同“气血”和“神”的活动有关。《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说:“气伤痛”,认为在病因的作用下,使脏腑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气壅血滞,从而产生疼痛;在治疗方面,《灵枢经》“九针十二原”篇说:“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营其逆顺出入之会。”即通过针刺的调气作用,以疏通经脉,调和气血,使气血在经脉中循行,顺逆出入会合,畅通无阻,从而达到“通则不痛”的治疗目的。

针刺镇痛,除了调气之外,还与治“神”的作用有关。古代医家认为“神气相随”(《灵枢集注·行针篇》),即神和气有密切的关系。《灵枢经》中关于“用针之要,无忘其神”,“凡刺之真,必先治神”,“凡刺之法,必先本于神”,强调了以神为本的诊疗原则。《灵枢经》“终始篇”和《黄帝内经·素问》“针解篇”分别指出:“令志在针……以移其神”,“制其神,令气易行。”认为针刺所以能镇痛一是通过治神,转移了神对疼痛的感觉;二是由于治神与调气有着相辅相成的作用。《黄帝内经·素问》指出:“心藏神”,“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这里所说的神,主要指感受及意识等高级神经活动,古代医家往往将其归属于“心”的功能。但《黄帝内经·素问》“刺法论”中也有“气出于脑”的论述,说明已开始认识到脑的功能。明代李时珍等更明确地指出:“脑为元神之府”,强调了脑在脏腑经络中的主导地位,也开始认识到痛觉和脑的功能是分不开的。由此可见,古人对针刺镇痛原理的朴素认识及其逐步深化过程。

灸法的作用,也是刺激经络穴位,通过调气治神,疏通经络,达到镇痛的目的。灸法还具有温热刺激的特点,能温通血脉,通经止痛。《灵枢》“刺节真邪篇”指出:“脉中之血,凝而留止,弗之火调,弗能取之。”故《灵枢》“官能篇”又说:“针所不为,灸之所宜。”

针刺激发经络的协调阴阳与扶正祛邪作用

中国传统医学、兽医学认为疾病的本质是由于外感内伤等病因破坏了机体内部脏腑组织之间,以及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相对平衡状态,导致经络阻塞,气血瘀滞,升降失常,清浊不分及营卫不和等一系列病理变化,产生了阴阳的偏盛偏衰而引起疾病。针灸疗法通过刺激相应穴位,激发经络功能,以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宣通气机,升清降浊等协调阴阳的治疗作用。因此,《灵枢》“根结篇”说:“用针之要,在于知调阴与阳,调阴与阳,精气乃充。合形于气,使神内藏。”

《黄帝内经·素问》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机体内正气充沛,免疫防御机能健旺,病邪就不能侵犯;正气虚弱,邪气则可乘虚侵入而致病。针灸激发经络以调整机体内卫气营血,协调各脏腑的功能,并通过转输卫气,调动机体的抗病能力。《元亨疗马集》中具体指出:“大抵用针之道,虚之则补,实之则泻,寒之则温,热之则凉,风之则散,气之则顺”,从而达到扶正祛邪的治病目的。

神经一体液观点

现代研究者在几千年针灸临证实践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生理学、生化学、微生物学以及免疫学等的理论和方法,阐明针灸治病(包括镇痛)作用原理,掌握大量实验研究资料,逐渐形成这一学术观点。传统论述已从宏观方面阐明了针灸作用的原理和规律,现代研究则进一步地向微观方面深入。

穴位的形态学基础

穴位是激发针灸效应的刺激点和作用部位。联系临证采用形态和机能相结合的方法,对穴位的形态结构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通过大体解剖、显微解剖或电泳漆—X线显微摄影术等的研究结果,趋向于认为穴位的结构基础是神经、血管、淋巴管、肌肉和肌腱等的综合结构。同时,多数实验表明,穴位针刺反应的产生主要来自感受器,它是决定穴位性质的物质基础。感受器基本上有肌梭、腱器官、环层小体、关节囊感受器以及游离神经末梢等。针刺反应的形成可能是多种感受器受到针刺后产生的综合性感觉。有的研究者提出:穴位不仅是一个感受装置,而且是一个效应装置,可在针刺或内脏活动的影响下发生变化。但对于穴位的形态学基础问题,迄今尚未取得最后一致的看法,许多问题仍在探讨之中。

针刺的镇痛作用

针刺可缓解慢性疼痛和减轻急性疼痛。通过探讨针刺麻醉原理,已经明确这种镇痛作用主要是一个生理过程。它有赖于神经系统结构和机能的完整性。阻断一定的神经通路,针刺的镇痛效果即不能实现。

针刺的镇痛作用在于针刺激活了机体内固有的痛觉调制系统。针刺穴位,一方面可使痛觉传入纤维的传导发生阻滞,同时又可使脊髓背角细胞对伤害性刺激的反应受到抑制;另一方面,针刺信息在脊髓,主要沿腹外侧索上传到达高级中枢。应用电生理学、组织化学或损毁中枢的某些部位等方法,现已初步揭示了中枢神经系统的有关各级中枢参与针刺镇痛过程及其作用的概貌。另外,针刺信息进入中枢后,激发了许多神经元的活动,释放出多种神经化学物质而引起镇痛,其中5-羟色胺(5-HT)和内源性阿片样物质(OLS)及乙酰胆碱(Ach)起主要作用(见针刺麻醉原理)。

针灸对器官系统功能的调整作用

针灸对呼吸、循环、消化、泌尿、内分泌、免疫和神经系统的功能都有一定的调整作用。这种调整作用的基本特点是具有双向性和整体性,同时是一种良性的调整作用。它对正常的生理功能不产生干扰或不良反应。

针灸对呼吸系统功能的影响

针刺治疗支气管哮喘有较好的效果。研究者认为,支气管哮喘时呼吸困难的发生,是由于迷走神经的过度紧张,导致支气管痉挛,引起管道阻力增高的缘故。针刺适当穴位可使迷走神经的紧张度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从而使支气管痉挛解除,支气管粘膜的血管收缩,渗出减少,故使气道阻力减低,通气功能得到改善。同时,实验表明穴位的选择对呼吸的影响均有其相对特异性;呼吸中枢的机能状态不同,其影响亦不同,针刺对病理情况下异常呼吸功能的影响远较对正常者明显。

针灸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针灸能改善心脏的收缩功能和对心率具有双向性调整作用。在探讨针刺治疗冠心病的机制中看到,针刺内关穴可使急性心肌缺血性心电图明显改善,可降低心率和总外周阻力,增加心输出量、每搏作功和平均动脉压,纠正急性心肌缺血时的低心排出量和高外周阻力的血液动力学紊乱,改善心肌收缩纤维的张力和收缩力,提高心脏的射血功能。针刺可增加缺血心脏的冠状动脉血流量,降低心肌的耗氧量。因此,心肌缺血时,针刺可减轻心肌的受损程度和坏死范围,促进线粒体嵴结构的恢复。针灸的双向性影响,也是倾向于在心功能异常的情况下,其影响更为明显。

针灸对血管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对血管舒缩功能的影响。这种影响同血管的紧张状态有直接关系,当血管紧张度高时,针刺可使之降低;紧张度低时,针刺又可使之升高。针刺对毛细血管的通透性也有明显的双向性影响。从在狗体上的实验结果看,针刺内关、人中等穴可以使其血压调节系统的稳定性提高一倍。在动物实验性失血性休克时,针刺有显著的抗休克作用。例如人工造成家兔或猫出血性休克,然后针刺后三里、涌泉等穴,发现针后可引起呼吸明显兴奋,血压升高。给家兔注射肾上腺素造成高血压状态,针刺后三里和内关等穴,又可见血压下降。

针灸对心脏活动、血管功能及血压的影响途径,多认为是通过神经一体液因素完成的。如针刺血压低于正常水平动物的某些穴位,可有效地兴奋交感神经,反射性地引起外周小血管收缩、阻力增加,心脏收缩功能加强,而使血压回升;而针刺高血压患畜时,又可降低交感神经的兴奋性,使迷走神经的兴奋性相对提高,而引起血压回降。在对植物性神经上述机能调整的基础上,针灸还能通过加压素、肾上腺皮质激素、乙酰胆碱、儿茶酚胺及心房肌的心钠素等体液因素的调整作用,对心血管产生续发性影响,进而加强和巩固针灸效应。

针灸对血液成分的影响

各种内外因素对机体的刺激,常可影响血液成分的改变。针灸对于血液的各种有形成分、化学成分、血液酶系和各种电解质等,都具有调整作用,使之趋向生理平衡,对维持机体内环境的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刺对血液的调整作用,是与临证症状的改善相平衡的。针刺对正常情况血象的增减范围不大,且多呈即时性,增减也无一定规律,但在病理情况下的血象改变,则有明显的良性调整作用,使之趋于生理平衡。

针灸对消化系统功能的影响

针刺后三里、中脘等穴,在X线透视下可见到痉挛的胃转弛缓,蠕动弱者转强,蠕动强者变弱。以气囊投胃法描记健康牛的瘤胃运动,观察到电针关元俞后三里、肚角、脾俞穴组,对瘤胃运动有明显的增强作用。其综合指标(瘤胃运动次数、持续时间及强度的总和增长率)的增长率达51.3~103.3%。其增强能力与新斯的明相似,也可被阿托品阻断。

针刺可使紧张度低下的大肠蠕动增强加快,对紧张度高的大肠又可使其蠕动减弱。临证资料表明,针刺马的三江、大脉、蹄头等穴,既可治疗大肠便秘,也可治疗冷痛。这说明针刺穴位呈双向性的影响。针刺对动物的实验性胃溃疡和胃穿孔有促进修复和愈合的作用。同时,针刺对胃液分泌机能有明显的调整作用。例如,针刺狗的后三里、脾俞等穴,可使胃的碳酸氢盐和钠的分泌明显增加,而胃酸分泌明显减少。进一步实验证明,针刺使胃酸下降有胆碱能神经参与作用。另外对胆囊蠕动、胆汁排出量及胆汁的分泌也具有明显的调整或增强作用。电针加服硫酸镁治疗胆管结石的效果也说明针刺对胆管的影响。

针灸对泌尿系统功能的影响

针灸对肾与膀胱功能具有调整作用,对尿失禁、尿潴留、排尿困难、慢性肾炎等均有良好的双向调节作用。针刺对肾脏泌尿功能的影响,一方面可能通过神经反射机理影响肾小球的滤过率;另一方面可能通过抗利尿素的分泌,影响肾小管的重吸收过程。针刺对膀胱的影响,主要是调整膀胱的紧张度,可使紧张的膀胱张力降低,又可使松弛的膀胱张力增高。这是针刺既能治疗尿闭症,又能治疗尿失禁的基本原因。

针灸对内分泌功能的影响

针刺后三里穴可使血液中的氢化皮质素、17-羟皮质类固醇显著增加,组织胺含量亦趋上升。同时尿中17-酮类固醇和17-羟类固醇的含量亦相应增高。在家兔失血性休克实验中,针刺素髎穴,再灸百会穴,可使动物的嗜酸性白细胞锐减,并使血液稀释、组织对氧利用率增加。这些现象说明针刺能增强垂体一肾上腺皮质系统的功能。

针刺可以加强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系统的活动。针刺家兔后三里穴,可见到肾上腺髓质内的肾上腺素细胞及去甲肾上腺素细胞明显增多,胞体增大,胞浆反应加深。针刺休克动物,能使其血糖上升,血液中乳酸、丙酮酸等含量显著增多,而肝内、肌内的糖元相应减少。在针刺或电针家兔后三里穴时均可见到外周肾上腺素含量显著增加。

针刺对性腺和垂体后叶的激素分泌亦均有双向调节作用。针刺后家兔卵巢的间质细胞普遍出现黄体化,还可以看到性器官形态学的改变。这些变化可能是在中枢神经系统主导下,通过垂体释放促性腺激素与黄体生成素的作用所致。对正常及不孕奶牛的百会、后海、阴俞、安肾、开风等穴进行电针,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和竞争蛋白结合分析法(LPBA)检测针刺前后血清中激素含量:甲状腺素、皮质醇及促黄体激素大都有显著提高,证明针刺对奶牛内分泌系统能起调整作用。其主要作用途径是在中枢神经的影响下,通过下丘脑一性腺垂体轴而作用于各靶器官而实现的。

针灸对免疫防御功能的影响

实验表明针刺有抗炎、退热、促进病灶愈合和调整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包括调整免疫网络失衡、增强和健全T细胞的功能,增加血液白细胞总数,增高血清总补体、免疫球蛋白含量等。在动物实验中,可看到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作用增强。针刺健康动物的合谷、内关等穴,可使血中的球蛋白含量上升。针刺治疗细菌性痢疾时,血清中凝集素的效价显著增高,免疫球蛋白含量明显增加。电针可使健马白细胞总数增加,嗜中性白细胞比例增高,淋巴细胞比例下降,白细胞吞噬能力增强(以针后24小时最显著),血清α1球蛋白增高等。从而可知针刺具有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缓解病理反应,加速疾病痊愈的作用。此外,针刺不仅可以控制炎症灶的坏死范围,而且能延缓其发生发展,并能抑制炎症灶血管通透性的升高,抑制白细胞向炎症灶过多的游出和浸润,使炎性水肿减弱,改善微血管和淋巴循环,促进炎性渗出物吸收和肉芽组织的增生。在针麻临证中常可观察到,手术后伤口感染较少,术创愈合较快,都与针刺的上述作用有关。

艾灸对机体免疫防御机能也有调节作用。用小鼠进行实验表明,艾灸能增强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机能。另外对家兔经伤寒杆菌液或绵羊红细胞免疫后,灸大推或百会穴,能促进伤寒杆菌凝集素或溶血素的产生,其平均效价较对照组高出二倍多。利用溶血空斑试验来测定艾灸对抗体形成细胞的影响,发现实验动物的溶血空斑数较对照动物多出三倍。

针刺对大脑皮层的影响

通过脑电的描记研究针刺对皮层的影响表明,针刺可加强皮层正常细胞的兴奋与抑制过程,在病理情况下针刺能调整并增强皮层的兴奋过程与抑制过程的能力和灵活性,使之恢复正常的生理平衡。给狗皮下注射苯甲酸钠咖啡因等,使狗的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反射性地引起唾液分泌量减少,再进行电针,发现开始时唾液进一步减少,几乎趋于零,但以后逐渐恢复正常,甚至比原来还多。说明电针对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过程有明显的调整作用。

针刺对机体的组织、器官、系统的影响,是通过神经体液的作用而实现的。研究表明,用普鲁卡因穴位封闭或切断与穴位有关的神经干,或造成动物全身麻醉以抑制神经中枢,这样针刺后就不产生相应的效应。因此认为针刺必需在传入、传出和中枢神经机能和结构完整的条件下才能发挥调整作用。同时尚须在内分泌腺以及植物性神经系统的参与作用和影响下完成有关综合调节。例如针刺的抗炎作用,就是针刺对植物性神经、局部血液循环、细胞免疫以及内分泌腺等的功能影响的综合结果。针灸的镇痛作用,对器官系统功能紊乱的良性调整作用,以及对外伤和感染性疾病的增强免疫防御功能的作用是同时并存,相互为用,而不是孤立的。这与中国传统医学、兽医学关于针灸能够疏通经络,协调阴阳,扶正祛邪的宏观整体论述是一致的。功能调整的结果将提高机体的抗病力(包括产生镇痛效应和提高防御免疫能力)。提高机体抗病能力的本身就是一种功能调整的反映。针灸在临证治病的疗效更是通过针灸对机体的许多作用而实现的。

由于经络的实质尚处于探讨之中,根据神经一体液的学术观点解释针灸作用原理的不足之处,在于对各种经络现象还难于作出圆满的解释。古人所指的经络概念中,尚存在着一些目前尚未弄清的机能或结构。因此,要完全阐明针灸的作用原理,还需要传统医学、兽医学,与现代生命科学的共同努力,从多方面作深入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