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针灸定穴方法

确定针灸穴道位置的方法。又称取穴方法。针刺时能否准确定位取穴,直接影响疗效。如《元亨疗马集》就有“隔一毫如隔泰山,偏一丝不如不针”的论述。常用的定穴方法有四种:①自然标志定穴法:穴位多分布在骨骼、关节、肌沟、韧带之间或皮下浅表的静脉管上,因此可根据穴位局部的突起、凹陷等解剖结构的体表投影位置或头面部的五官为标志定位。

确定针灸穴道位置的方法。又称取穴方法。针刺时能否准确定位取穴,直接影响疗效。如《元亨疗马集》就有“隔一毫如隔泰山,偏一丝不如不针”的论述。常用的定穴方法有四种:①自然标志定穴法:穴位多分布在骨骼、关节、肌沟、韧带之间或皮下浅表的静脉管上,因此可根据穴位局部的突起、凹陷等解剖结构的体表投影位置或头面部的五官为标志定位。如背正中线上第三、四胸椎棘突间的凹陷正中取鬐甲穴;第五、六胸椎棘突间的正中取三川穴。又如鼻端旋毛正中取分水穴,内眼角下方取三江穴等。②体躯比例间距定穴法:在解剖标志的基础上,按体躯比例确定腧穴的位置。如两耳连线与背正中线交点处取天门穴,股骨大转子与荐结节连线的中、后三分之一交界处取路股穴;胸骨后缘与肚脐连线的中点处取中脘穴等。③指量定穴法:以人手指横量或手掌宽度作为取穴的度量单位。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以中指第二指节处为准,四指横量为2寸(约6厘米),食指与中指横量为1寸(约3厘米),一掌宽约为10厘米。这种定穴法由古人流传至今,如(伯乐针经》所载“带脉穴:在肘后四指”,“脾腧穴:在从后第三肋里,自脊梁仰手却合手”等。④同身寸取穴法:以患畜坐骨结节相对的一节尾椎骨(马为第4,牛、猪为第3尾椎之长度作为一寸,用以量取穴位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