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牛肝蛭病

肝片形吸虫寄生在牛的肝脏胆管中,引起肝胆发炎和胆管阻塞,以消瘦、贫血,下颌水肿为特征的病证,现代兽医学称肝片吸虫病。明代《稗史汇编》已有牛肝蛭记载。多因机体正气不足,气血亏损,抵抗能力下降时,在田园沟渠、低湿地带,中间宿主螺蛳密集之处,最易感染发生,幼虫在螺蛳体内发育,逸出附着在水草上的囊蚴被牛吞食,移行到胆管,发育为成虫,在动物体内可生存3~5年。

肝片形吸虫寄生在牛的肝脏胆管中,引起肝胆发炎和胆管阻塞,以消瘦、贫血,下颌水肿为特征的病证,现代兽医学称肝片吸虫病。明代《稗史汇编》已有牛肝蛭记载。多因机体正气不足,气血亏损,抵抗能力下降时,在田园沟渠、低湿地带,中间宿主螺蛳密集之处,最易感染发生,幼虫在螺蛳体内发育,逸出附着在水草上的囊蚴被牛吞食,移行到胆管,发育为成虫,在动物体内可生存3~5年。成虫在胆管内排出大量虫卵,卵随胆汁进入肠道,随粪便排出体外,污染环境。证见轻度感染往往不表现症状,但幼畜轻度感染也可表现症状。精神沉郁,食欲减少或不食,腹胀或腹泻,口色苍白,严重者很快死亡。一般呈慢性经过,逐渐消瘦,被毛粗乱,四肢乏力,后期出现下颌、胸下水肿,如不及时治疗,可因衰竭而死。治宜杀虫利水、行气健脾,选用肝蛭散。改善饲养管理,对牛经常接触的塘沟进行灭螺,避免在低洼潮湿地区放牧,每年春秋两季定期驱虫,发现病牛应及时隔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