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资本主义农业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国家农业部门生产过剩的危机。主要表现是:①农产品大量积压和滞销;②农产品价格持续下跌,工农业产品剪刀差扩大;③农场纯收入下降,大批中小农场破产;④农业工人大量失业,农业劳动者相对贫困化加重。资本主义农业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生产的社会性和生产资料资本家私人占有形式的矛盾,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尖锐化。农业经济危机的爆发,是农业生产力和资本主义关系之间矛盾激化的表现。

资本主义国家农业部门生产过剩的危机。主要表现是:①农产品大量积压和滞销;②农产品价格持续下跌,工农业产品剪刀差扩大;③农场纯收入下降,大批中小农场破产;④农业工人大量失业,农业劳动者相对贫困化加重。资本主义农业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生产的社会性和生产资料资本家私人占有形式的矛盾,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尖锐化。农业经济危机的爆发,是农业生产力和资本主义关系之间矛盾激化的表现。一方面,农业现代化使农业生产力水平得到空前提高;另一方面国内外市场因受种种限制而不能相应扩大。

资本主义农业经济危机与工业经济危机的根源相同,但表现却不一样。最突出的区别是:农业经济危机的次数较少但持续的时间长。例如,19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的农业经济危机,一直延续到90年代,长达25年之久。农业经济危机持久性的原因,主要在于资本主义农业经济的特殊性:①租佃资本家为了支付地租,往往在加强对农业工人剥削的同时,用各种办法竭力提高农业集约经营的程度,在缩小了的耕地面积上生产更多的农产品。②土地的租佃关系限制了农业资本家更新农业装备的积极性,在农业经济中不能像工业那样,以固定资本更新推动生产的复苏。③大批的中小农场,在生产大量过剩、价格下跌的情况下,不但不压缩生产,往往还要继续增加生产,以便支付必不可少的固定开支和维持农场的生存。农业经济危机的持久性还与农业生产要素的特性密切相关,即农业生产要素的流动性差。农用土地和农用机器不易转产,动力不易转业,在经济凋敝、失业严重时,尤其困难。

长期的农业经济危机,对资本主义的工业以及整个国民经济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因而,资产阶级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和政策,以图消除农业经济危机。主要做法有:①实行农产品的支持价格,以防止农产品价格下跌;②强制缩减生产,以减少产品过剩;③大量销毁过剩产品;④在国际上大力倾销,转嫁危机。此外,还采取对国内扩大无偿供给食品、对国外实行无偿援助等缓和经济危机的措施。资本主义国家的反危机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起到暂时缓解危机的作用。但是,采用农业价格支持政策,用强制手段人为地提高农产品的价格,会使一些生产率不高的生产资料(如土地、牲畜、机具等)继续投入生产,结果使农产品的供给和需求更加不平衡,从而使农业经济危机加剧而持久。同时,支持价格政策与缩减生产的政策也是对立的。在实行支持价格的前提下实行缩减种植面积的政策,往往使农场主转向集约经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使农产品总产量继续增长,从而使剩余产品会越积越多,农产品价格继续下跌。

资本主义农业经济危机与工业经济危机往往是连续并发,彼此交织,相互影响。农业经济危机缩小了农业对工业品的需求,不可避免地使工业经济危机加深。反之亦然。这样,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就更加难以摆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