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油料经济

但单位面积产量不高。1985年,大豆世界平均每公顷产量为1925千克,中国仅为1360千克。花生、油菜籽、芝麻的单位面积产量虽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但比世界先进水平仍有很大差距。中国油料经济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有显著发展。如花生、油菜籽、芝麻三大油料的总产量,历史上最高水平是1933年,为606.9万吨,在日本入侵期间明显下降,到1949年降至256.

油料作物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活动及其经济关系。油料作物的种类很多,主要有大豆、油菜、花生、芝麻、向日葵、蓖麻、红花、胡麻、苏子和油莎草等,还有木本植物油橄榄、油棕榈、油茶、油桐、核桃和椰子等。

世界油料作物经济概况

在古代,人类种植草本油料多属自给性生产,有些是药用或直接食用种子,用作商品交换还不发达。近代资本主义机器榨油业的兴起和榨油技术的发展以及草本油料用途的扩大,油料作物经济才日趋发展。木本油料,最初多为天然林,并多为直接食用油籽,或作他用,很少榨油。有些木本油料如油橄榄、油棕榈、椰子等,是随着资本主义市场的开拓和扩大,经过殖民主义者的强制栽培才有了大规模发展。大豆、油菜籽、花生、向日葵四种油料,1934~1938年平均年产量约为2760万吨,1984年已发展到14281万吨。棕榈油,1961~1965年平均年产量是108.5万吨,1983年达到268万吨。油料作物,在有些国家是重要的出口物资。如塞内加尔花生种植面积占全国耕地面积的50%,居世界花生产量的第四位;花生制品出口占全国出口总收入的50%,被称为“花生之国”。菲律宾20%的耕地种植椰子,全国1/3的人口靠种椰子的收入为生。马来西亚有20%的耕地种植油棕榈,1977年产值占农业总产值21%,1978年出口占全国出口总值的10%。发展中国家的油料作物经济占有重要地位,在世界总产量中:芝麻产量占90%,花生产量占80%,油菜籽产量占50%,大豆产量占33%,油棕榈、椰子的生产更主要是在发展中国家。上述油料及其产品均是发展中国家的重要出口商品。

油料作物的分布:大豆主产国是美国、巴西、中国、阿根廷,1980年这四个国家的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85%。花生主产国有印度、中国、美国、印度尼西亚、缅甸、塞内加尔、巴西、阿根廷、扎伊尔、苏丹、尼日利亚、冈比亚等。油菜籽主产国有中国、印度、加拿大、法国、波兰、英国、联邦德国、丹麦。向日葵主产国是苏联、阿根廷、中国、法国、美国,这四国1985年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70%。芝麻主产国是中国、印度、缅甸、苏丹、墨西哥、埃塞俄比亚、尼日利亚、乌干达、索马里、委内瑞拉等,1985年这10个国家的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82%。蓖麻主产国是巴西,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1/3。油橄榄主产国是意大利、西班牙、希腊、突尼斯、摩洛哥、阿尔及利亚。油棕榈主产国有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尼日利亚、科特迪瓦、扎伊尔。椰子主产国有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印度、越南和中国。

中国油料作物经济概况

中国的油料作物有大豆、花生、油菜、芝麻、胡麻、苏子、油茶和油桐等。是世界生产油料最多的国家之一。1985年中国花生、油菜籽、芝麻的总产量都居世界第一位,分别占世界总产量的31.3%、29.7%、29.4%。1985年中国大豆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10%,向日葵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9.1%,均居世界第三位。但单位面积产量不高。1985年,大豆世界平均每公顷产量为1925千克,中国仅为1360千克。花生、油菜籽、芝麻的单位面积产量虽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但比世界先进水平仍有很大差距。中国油料经济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有显著发展。如花生、油菜籽、芝麻三大油料的总产量,历史上最高水平是1933年,为606.9万吨,在日本入侵期间明显下降,到1949年降至256.4万吨,在1950~1952年期间得到恢复和增长,到1985年发展到1578.4万吨;播种面积1949年为422.8万公顷,到1985年发展到1180万公顷;平均每公顷产量1949年为606千克,到1985年达1338千克。然而,1949年以来油料经济的发展经历了恢复上升、下降徘徊、再上升的曲折过程,1950~1952年恢复和发展很快:1953~1957年略有增长;1958~1962年播种面积和总产量都下降;1963~1965年有所回升;1966~1977年发展缓慢,总产量一直徘徊在300万~400万吨左右;1978年农村经济开始改革之后,才得到迅速发展。1985年比1978年,播种面积扩大89%,总产量增加2倍。油料作物中,发展最快的是向日葵,总产量1985年比1949年增长103倍;其次是油菜籽增长6.6倍,花生增长4倍多。

中国花生的主要产区有三个:一是北方大花生区。包括辽东半岛、辽西走廊、河北省北部和东部、山东省南部、陕西省渭河流域以及江苏和安徽北部地区,种植面积约占全国花生总面积的50%;二是南方春秋两熟花生区 包括广东、广西两省区、湖南和福建省南部,以及云贵高原以东的东南地区,种植面积约占全国的30%左右;三是长江流域春夏花生交作区。包括湖北、浙江两省,江苏、安徽的淮河以南,河南省的伏牛山以南,陕西秦岭以南,四川盆地,湖南和江西两省的中部,以及福建省北部等地区,种植面积约占全国的1/6。油菜籽产区分布很广,可分为冬油菜区和春油菜区。以山海关、白龙江上游、雅鲁藏布江下游一线为界,以北以西地区为春油菜产区,主要包括甘肃、青海、陕西、新疆、内蒙古、辽宁等省、自治区,种植面积约占全国种植面积的10%左右;以东以南地区为冬油菜产区,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的中下游地区,广泛分布在四川、安徽、湖北、湖南、贵州、云南、江西、江苏、浙江等省,种植面积约占全国的90%左右。芝麻几乎各省都有种植,但主要集中在黄淮平原、江汉平原和黄河以北地区,河南、湖北、安徽三省种植面积约占全国种植面积的2/3以上,江西、河北两省的种植面积分别占全国的8%和5%。向日葵种植集中在东北和华北地区以及新疆、陕西、甘肃和贵州省的部分地区,东北三省的种植面积约占全国种植面积的50%左右,华北地区的内蒙古、河北、山西等省区种植面积占全国的40%以上。胡麻、油用亚麻主要分布在华北、西北地区。华北地区主要包括内蒙古南部及河套平原、河北坝上地区和山西西北部,种植面积约占全国种植面积的近60%;西北地区主要包括陕西北部、宁夏南部、陇中陇东、河西走廊及青海东部湟水流域、新疆的天山南北地区,种植面积约占全国种植面积的40%以上。

1957年全国食用植物油收购量为134.5万吨,1985年收购量达395.8万吨,比1957年增加1.9倍。同期食油商品率一直维持在55~70%之间。1953年国家开始对食用植物油实行统购统销政策,即由国家统一计划收购和供应,统购的品种包括花生油、菜籽油、棉籽油、豆油、葵花籽油、芝麻油、胡麻油、茶油等。购销价格由国家统一规定。30多年来油料收购价格是稳中有升,1979年提价25%,同时把从1972年开始对油料实行的超购加价30%提高到50%。1982年开始实行按比例计价收购,以原计划收购数量为基数,40%按统购价格收购,60%按超购加价计价,品种包括花生、油菜籽、芝麻以及主产省的向日葵、油茶,其余实行放开自由购销。国家还从1967年起对食用油销售实行补贴政策,1983年用于油料补贴7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