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现代管理理论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兴起的各个流派的管理理论。现代管理理论对农业企业的管理具有参考作用。现代管理理论流派主要有以下派别:社会系统学派以创始人美国的巴纳德(C.I.Barnard,1886~1961)为代表。该学派以正式组织为认识对象,认为正式组织具有三个要素:共同的目的;协作的意愿;信息联系。认为组织起来的企业是一个社会有机体,易受人类社会文化环境的一切习惯、倾向、压力与冲突的支配。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兴起的各个流派的管理理论。现代管理理论对农业企业的管理具有参考作用。

现代管理理论流派

主要有以下派别:

社会系统学派

以创始人美国的巴纳德(C.I.Barnard,1886~1961)为代表。该学派以正式组织为认识对象,认为正式组织具有三个要素:共同的目的;协作的意愿;信息联系。认为组织起来的企业是一个社会有机体,易受人类社会文化环境的一切习惯、倾向、压力与冲突的支配。在变化着的环境下,为使组织能够存续,必须保持组织的内外平衡。在社会系统学派理论中,“协作系统”这一概念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协作系统”是指由组织系统、物质系统、人的系统及社会系统构成的一个整体,具体地说就相当于企业。组织系统是“协作系统”中一个起核心作用的子系统。它从协作的目的出发,通过组织的活动,对其他系统进行管理。并且强调以协作系统为核心,以组织中人的行为作为分析对象,对组织和管理采用决策论的研究方法,论述组织内部平衡与对外部条件相适应的问题。

决策理论学派

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吸收了行为科学、系统理论、运筹学等学科的内容,在继承、修正和发展了社会系统学派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该学派代表人物是美国的西蒙(H.A.Simon)和马奇(J.G.March)等人。该学派认为,决策程序就是全部的管理过程。全部决策程序是:确定企业目标:寻求为达到目标可供选择的各种方案,比较并评价这些方案;在这些方案中进行选择并作出决定;在执行决定中进行考核和控制,以保证实现预定的目标。该学派通过决策的概念,来阐明管理的过程及组织的本质、结构和机能。他们对决策的过程、决策的准则、组织机构的建立同决策过程的联系等作了详细的分析,指出组织是通过计划和控制系统以及组织结构来提高决策的合理性和统一性的,并以此来谋求组织的存续。

社会—技术系统学派

代表人物是英国塔维斯托克研究所的特里斯特(E.L.Trist)。他们从对煤矿生产系统的研究中发现,社会系统和技术系统的相互协调程度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很大。他们认为:组织不是作为“社会系统”独立于技术系统而存在的,技术系统的变化也使组织相应发生变化;满足技术系统需要的组织是最佳组织。因此,社会—技术系统学派不是单纯地把组织看作是社会系统,而是认为组织是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技术系统、市场条件、成员的素质等复合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复合系统。该学派的研究着重于保证技术系统与社会系统的相互协调。

条件理论学派

是继巴纳德—西蒙管理理论之后,在社会—技术系统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的管理理论。其创始人之一是英国伍德沃德女士(J.Woodward)。该学派认为,组织效率的决定因素是组织对环境的适应性,并且以这种适应性作为研究对象,故亦称“条件适应理论”。他们认为,环境变量和组织变量的搭配方式不同,研究对象也就随之不同。如果把技术系统作为环境变量,那么组织和技术是否适应就成为研究对象。如果把组织规模作为组织的环境变量,那么,规模和组织是否适应就成为研究对象;如果把一个国家的文化和社会制度作为环境变量,那么,经营和文化是否适应就成了研究对象。

信息中心学派

将主管人员看成是一个信息中心,并围绕这一概念来建立管理理论。主管人员的作用被认为是接收、贮藏并发出有关的信息。该学派既强调了管理工作中信息的重要作用,又强调了决策在管理中的重要性。从而将计算机技术与信息处理技术成功地应用于管理理论领域。

数理学派

以美国的伯法(E.S.Buffa)等人为代表。他们认为,如果管理工作、组织工作或决策的拟订是一个合乎逻辑的过程,就能把它们用数学符号或关系式表达出来,并通过对数学模型的求解,对管理现象进行系统研究。该学派重视制定用于管理决策的数学模型及相应的程序系统,并把它们通过电子计算机应用于企业管理,为定量解决管理工作中所遇到的复杂现象,为提高科学决策水平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现代管理理论除上述的主要流派之外,一般认为还有经验主义学派(亦称“案例分析法”)、行为学派及开放系统理论学派等。

现代管理方法和特点

现代管理理论发展的基础上,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及数学、统计学等科学知识不断融合到管理方法中去,逐步形成了一些现代管理方法。常用的比较成熟的管理方法有:数学最优规划、网络分析、价值工程、费用—效益分析、经济计量模型、投入—产出分析、管理信息系统、系统动态模拟等。现代管理方法的特点是:①系统法。在管理过程中,从整体而非局部出发去研究事物的相互关系及事物的发展趋势,对所有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从而使各有关部门的相互联系网络更加清晰,以便得出达到既定目标的最优方案。②数量化。将复杂系统的变量及其相互关系用数学关系式表示出来,构成数学模型。通过求解,取得能使系统达到最佳效益的目标值,从而为管理决策求出一个有效的数量解,便于进行定量分析研究。③信息化。通过信息处理系统对系统内外环境所产生的大量信息进行收集、处理、储存、传递和分析,并及时反馈给决策者,使之及时了解内外环境的变化,从而对经济系统的运行加以适当的调节与控制。④动态化 在管理过程中充分考虑时间因素,注意各种经济系统变量的滞后影响。将经济管理过程视为动态系统,从而采取相应的动态规划与动态控制方法进行计划、预测与控制。⑤注意研究不确定因素。现代管理方法注意研究外界未来的不确定因素对决策可能产生的种种影响及相应对策,并产生了风险型决策及不确定型决策的理论与方法。管理人员处理不确定性问题的方法主要是:第一,不依靠长期预测,而是根据反馈信息。每当问题发生时,就针对问题作出决策,予以解决。第二,对管理对象内外环境进行力所能及的控制,以减弱环境不稳定性的影响。⑥重视发挥人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现代管理融合行为科学理论,把经济系统视为受技术因素影响的多元心理—社会系统,要求在管理过程中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加强智力开发。事实证明,任何管理方法若不充分考虑人的因索,将很难收到预期的效果。

系统论、信息论与控制沦的思想及方法,对管理理论与方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为企业经营管理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

现代西方管理理论与方法在中国社会主义企业管理中,也有参考价值。结合中国的国情,有选择地应用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有助于提高农业企业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