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世界林产品生产和贸易

从1950年到80年代中期,世界供工业和造纸用的木材,分别增长1.7倍和3.5倍,制成材和木质板的增产尤为显著;供燃料用的薪炭材增长4倍多;林产品国际贸易的品种、数量和贸易值,也都有相应的增加。生产概况据1983年统计,世界森林面积为40.

从1950年到80年代中期,世界供工业和造纸用的木材,分别增长1.7倍和3.5倍,制成材和木质板的增产尤为显著;供燃料用的薪炭材增长4倍多;林产品国际贸易的品种、数量和贸易值,也都有相应的增加。

生产概况

据1983年统计,世界森林面积为40.68亿公顷,占陆地面积的30%,但分布很不均匀,苏联、巴西、加拿大、美国这四国的森林面积,占世界森林面积的51%;陆地面积最大的亚洲,却只占世界森林面积的13%。发达国家在确保木材稳产、高产和优质的同时,还十分重视森林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努力实行人工造林,1950~1985年期间森林面积还略有增长。而发展中国家由于毁林开垦,或是用作燃料,森林资源不断缩小,尤以热带森林的破坏更为严重。1971~1985年,发展中国家的森林面积减少1.2亿公顷。林产品按其用途和加工程度分类,可分为:薪炭材、工业用材(包括纸浆用材和碎料)、制成材、木质板、纸浆、纸张和硬纸板等六大类,其生产发展状况见表1。

表1 1950~1985年世界林业生产发展状况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60年代初期,建筑用材和纸张等的需求量激增,促进林业机械、运输工具和加工方法的革新,世界林业生产因而有较大的增长。发达国家在这一时期的生产中占优势。60年代以来,世界木材市场需求平稳,建筑用材的代用品纷纷问世,一些发达国家强调保护森林资源,提倡有计划的开发,因而世界原木产量增长不多,但制成材、木质板和造纸用材的生产,仍继续发展。从70年代初期至80年代中期,发展中国家的森林工业崛起,1971~1979年间,其工业用材平均每年增长4.3%,木质板平均每年增长7.7%,纸浆平均每年增长8.6%,都超过同期发达国家的增长率。到1985年底,世界原木(包括薪炭材和工业用材)总产已达30.8亿立方米。其中发展中国家占55.6%,但其原木总产中的80%是薪炭材。发达国家仍在工业用材、制成材、木质板、造纸用材及其产品的生产等方面占有优势。目前,世界林业生产正在朝着扩大人工造林,调整林种结构,发展林产品综合利用以及改善森林管理的方向发展。林业产品的主产国,依其原木产量多少依次为:美国、苏联、中国、印度、巴西和加拿大。此外,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刚果和加蓬等热带国家,也盛产木材。

贸易概况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1985年的40年间,林产品的国际贸易虽有发展,但受市场需求影响,起伏较大。70年代末期以来,发达国家大量削减建筑用材的进口,再加上美元升值等因素的影响,林产品的出口贸易值,1980年为556亿美元,至1982年下降到466亿美元。从1983年起开始回升,但直到1985年仍未恢复到198 0年的水平。林产品的出口贸易发展状况,见表2

表2 林产品出口贸易的发展状况

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期间,林产品的国际贸易,主要是在发达国家之间进行,主要出口国为加拿大、澳大利亚和北欧各国,其中芬兰的出口量占其生产量的80%;主要进口国为美国、英国和荷兰等。从70年代初期到1984年,在部分发展中国家之间开始进行薪炭材的贸易,国际市场对热带硬木的需求也较旺盛,发展中国家的林产品出口贸易因而有所发展。林产品的进出口市场结构正在发生变化。到1983年,林产品主要出口国为美国、马来西亚、苏联和加拿大等;主要进口国为日本、西欧各国和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