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农业区划学

布局、农业结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农业区划学是在总结农业区划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892年,德国哈恩(E.Hahn)曾提出把世界划分为6个农业经济类型。苏联在1917年10月革命后,曾多次组织多学科人员进行全苏和各加盟共和国的农业区划工作,提出多种农业区划与配置方案。1975年《苏联全国土地自然——农业区划》一书,把全苏划为3个带、14个地带、1个区、5个亚区。

研究农业生产地域中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从而进行农业区域划分的学科。农业生产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地域(空间),呈现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多种多样,通过对农业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深入调查,搜集、整理出详细的资料,分析农业地域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揭示地域分异规律,研究和阐明不同地域中自然资源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数量、质量及分布变动的规律性,在此基础上进行农业区域划分,可以为农业生产布局、农业结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

农业区划学是在总结农业区划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892年,德国哈恩(E.Hahn)曾提出把世界划分为6个农业经济类型。苏联在1917年10月革命后,曾多次组织多学科人员进行全苏和各加盟共和国的农业区划工作,提出多种农业区划与配置方案。1975年《苏联全国土地自然——农业区划》一书,把全苏划为3个带、14个地带、1个区、5个亚区。中国在20世纪30年代胡焕庸、沈宗瀚等人也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分别写出了《江苏省农业区域》、《中国小麦区域问题》等著作。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分别于1953~1955年、1963~1966年和1979~1982年进行了全国性农业区划工作。国内外农业区划工作的实践,促进了农业区划学的建立和发展。

农业区划学以马克思主义的劳动地域分工学说、劳动价值学说、扩大再生产的理论、生产布局原理、级差地租理论等为其基本理论依据。农业区划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分类区划法、区域对比法、等级评价法、地图分析法、专题调查法、综合分析法、定点监测法、经济效益分区预测法、聚类分析法等。

农业区划学是一门边缘性较强的学科,与农学、地理学、农业经济学、农业工程学、生态学等都有密切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