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种群调节

在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及种群自我调节机制的作用下,种群个体数返回平衡水平的过程。种群调节机理涉及各种生态因子和生命活动过程的许多方面:外源性的有气候、生物等因素,内源性的有遗传、行为、内分泌等因素。外源性的因素也可通过内源性的因素调节种群的密度。 生态学家提出了有关种群调节的不同学说,主要有生物学派、气候学派和种内调节学派,他们曾就不同调控因素对种群生长的相对重要性展开论争。

在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及种群自我调节机制的作用下,种群个体数返回平衡水平的过程。种群调节机理涉及各种生态因子和生命活动过程的许多方面:外源性的有气候、生物等因素,内源性的有遗传、行为、内分泌等因素。外源性的因素也可通过内源性的因素调节种群的密度。

生态学家提出了有关种群调节的不同学说,主要有生物学派、气候学派和种内调节学派,他们曾就不同调控因素对种群生长的相对重要性展开论争。70年代以来认为,不同调控因素的相对重要性因生境和有关的生物而异,在生物密度低或有物理压力的环境中,种群主要受物理因素如温度的调节;在生物密度高或良性的环境中,主要是受生物因素的调节。

70年代以来,在实际工作中把种群数量的调控分为两大类:①非密度制约调控因素。包括所有不受种群密度的制约而起作用的因素。在陆地生境中包括温度、太阳能、风、沉积物,在水生生境中包括水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等。非密度制约因素倾向于引起种群的上饱和水平的改变。②密度制约调控因素。他们的作用可被种群密度所改变。包括所有的生物相互作用,如捕食、竞争和社会行为。密度制约调控因素倾向于使种群密度返回平衡水平。

在实践中,这两类调控因素相互关联,很难截然区分。如气候影响食物供应,食物影响出生率,出生率作用于密度,后者决定影响繁殖的社会行为。

种群调节理论是生态学中的核心问题,对于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有害生物的防治,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如农业上防治害虫的时机、作物的合理密植等,都是种群调节机能的掌握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