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种群散布

生物个体或其种子、孢子等进入或离开种群和种群栖息区域的运动。主要有三种形式:迁出,迁入和迁移。小型生物、植物的种子和孢子散布是被动的。迁出是迁移后不再返回的行为。其中,有向一个方向散布而不返回的,如白蚁在繁殖后产生大量新个体后,成群地迁出,到一个新的地方。养蜂人可以利用蜜蜂繁殖新个体后迁出的生理生态习性,及时分箱。

生物个体或其种子、孢子等进入或离开种群和种群栖息区域的运动。主要有三种形式:迁出,迁入和迁移。小型生物、植物的种子和孢子散布是被动的。

迁出是迁移后不再返回的行为。其中,有向一个方向散布而不返回的,如白蚁在繁殖后产生大量新个体后,成群地迁出,到一个新的地方。养蜂人可以利用蜜蜂繁殖新个体后迁出的生理生态习性,及时分箱。也有向多个方向散布而不返回的,如蝗虫种群向四周作辐射状散布,散布的时间短,数量大,频率高。迁出是从高密度地区迁向低密度地区,因而能使原地区的种群减小,并影响种群的年龄结构和繁殖力。

迁入是外来种群的个体迁入本区后,不再返回的行为。迁入可加速种群的增长,在种群个体极端减少的情况下可防止该种生物的灭绝。在野生动物管理上,有计划的迁入,能使野生动物密度低的地区,逐步恢复到高密度。另一方面,相邻种群的个体繁殖增多,迁入某地区后,可能导致该地区原有种群的个体迁出或死亡,这种现象称为种群迁换。在自然界,迁入与迁出常常交织镶嵌,合理地应用迁出和迁入,可使资源永续使用。

迁移是动物向一个方向迁去,然后又迁回原地的行为。迁移通常是周期性的。鱼类的迁移称洄游,鸟类的迁移称迁徙。褐飞虱具有随气流远距离迁飞的习性,每年春、夏季节,随偏南气流向北迁移,秋季又随偏北气流向南回迁。鲑鱼的幼体在海水中生长,成熟后游入河流产卵,孵化成幼体后再洄游到海中。海龟从巴西沿岸出发,行程约1600千米到大西洋中部的亚森松岛,在沙滩上刨坑产卵,然后再游回巴西沿岸。在中国,鸟类的迁徙分西部、中部和东部三条主要路线。秋季鸟类成大群向南迁徙,白腹蓝鹟每年4月从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越冬地迁飞到中国长白山、乌苏里江畔及日本、朝鲜、苏联远东沿海地区繁殖,于9月开始南迁,10月底到达越冬地。

动物散布受气温、光照变化的影响,也与其自身的生理状态、生态习性有关。迁移时依靠太阳、星座、气压的变化,地磁、气味反应、紫外线、低频波等作为定向标记。植物的种子、孢子借助风力、水流、动物或人的作用迁移到其他地方,扩大其分布范围。种群散布是生物适应性的一种表现,它使种群在增长的时候得以扩大它的分布区域,在不同季节找到新的环境和新的食物,并且发生遗传物质交流。当生物在新占领的地区内形成一个新的种群时,这个种群可成为进一步扩展的起点。

揭示生物散布的机制及其对复杂的新环境的适应,对于动植物的人工引种和驯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人们可利用和保护有益的散布,限制或制止有害的散布。如在江苏盐城建立沿海滩涂珍禽自然保护区,保护迁徙到该处越冬的珍禽丹顶鹤、白鹤;在江苏的洪泽湖、高宝湖、微山湖、里下河等地,通过改变耕作制度、兴修水利和围垦湖滩等措施,改变蝗虫的生态环境,制止了飞蝗大规模的迁飞和大面积的为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