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生物种群

理论上的最低死亡率。生命表是系统展示种群死亡与存活情况的一览表,是生态学家研究种群动态的有力工具。用存活个体数绘制的存活曲线图,可以表明生物种群的生存适应策略。种群还有年龄结构、性比和分布型等特征,不同种群三个生态时期即繁殖前年龄、繁殖年龄和繁殖后年龄的长短不一。在一年生生物中,繁殖前年龄的长短对种群增长率影响不大,其繁殖活动集中在一个季节。

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个体的集合。是由同种个体,通过种内关系组成的统一体,从个体到种群是一个质的飞跃。它是物种在自然界中存在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群落的基本组成单元。从进化论观点看,种群还是一个演化单位。种群概念在具体应用时,其空间界限和时间界限并不严格,常由研究者根据需要予以划分。如大至全世界的蓝鲸种群,小至一块草地上的黄鼠狼种群;实验室中饲养的一群小白鼠,是一个实验种群。种群由个体组成,种群具有许多个体所不具有的特征。如种群密度、出生率、死亡率、年龄结构等。种群大小或数量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变动规律是种群生态学研究的核心问题。

单位空间内个体的数量称为种群密度;按照生物实际所占有的面积计算的密度称为生态密度。种群密度随季节、气候条件、食物储量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一般来说,生物越小,生物所处的营养级越低,则种群密度越大,影响种群密度的四个基本参数是出生率、死亡率、迁出和迁入。出生率是影响种群增长的最重要因素,通常分为最大出生率和生态出生率。前者是种群在理想条件下表现出的增殖力;后者是指种群在特定环境中表现出的增殖力,它受繁殖类型(连续的,不连续的)、每年繁殖次数、每次产仔数、妊娠期和孵化期长短,以及环境条件、营养状况和种群密度等因素的制约。死亡率是一定时间内种群个体死亡的数目。在最适的条件下,个体能活到生理寿命的老年才死亡,这种情况下的死亡率最低,但实际上的死亡率总是高于理论上的最低死亡率。生命表是系统展示种群死亡与存活情况的一览表,是生态学家研究种群动态的有力工具。用存活个体数绘制的存活曲线图,可以表明生物种群的生存适应策略。

种群还有年龄结构、性比和分布型等特征,不同种群三个生态时期即繁殖前年龄、繁殖年龄和繁殖后年龄的长短不一。在一年生生物中,繁殖前年龄的长短对种群增长率影响不大,其繁殖活动集中在一个季节。在寿命较长的动物和植物中,繁殖前年龄的长短对种群的增长率有很大影响。繁殖前年龄很短的生物,种群增长往往很快,各世代之间的间隔短。繁殖前年龄很长的生物,种群增长往往较慢,各世代之间的间隔较长。年龄金字塔是显示年龄结构的最好方法。年龄金字塔大致分为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三类。分析年龄结构可预测种群动态。性比率分为原始性比率和第二性比率,前者是指胚胎时的性比率,一般倾向于1∶1,后者是指出生时的性比率,一般雄性多于雌性,但较老的年龄组雌性多于雄性。不同种动物的性比率也不同,猿及人类一般雌雄相当:蜂、蚁等社会性昆虫的种群总是雌少于雄。有性生殖几乎是动植物的一个普遍特征,因为只有靠基因的混合和重组,才能使一个种群保持遗传的多样性。种群增长可用S-型或J-型曲线来表示。同种群增长相关联的是种群散布。种群内个体的空间分布方式有三种,即随机分布、均匀分布和团块状分布。分布方式不同,测计种群密度的方法亦不同。除了种群的内分散外,还有种群外分散,如迁出、迁徙等。种群散布的结果,扩展了分布范围,或形成新的种群集团,甚至形成新种。生物种群形成的原因包括:由风、水等介质被动地输送到一起;外界环境的刺激引起生物共同的趋向反应;社群吸引力而集合成群;基于生殖的需求及空间上的隔离(生态隔离)等。

种群数量随时间而变动,呈现出规则的或不规则的波动。保持种群数量在一个平衡水平上的趋势称为种群数量的相对稳定性。不同生物种群的相对稳定程度不同,有稳定与极不稳定之分,还有着大量的中间类型,它使自然界的物种和种间关系得以保持相对稳定。生物种群维持其相对稳定的状态,涉及到领域性、社群等级、群体中有“领袖”或显要出现,以及啄序等社群行为,从而减少争斗现象和能量耗损,有利于生物种群的生存和繁衍。生物种群密度的增加或减少,受到外源性和内源性因素的作用,使种群有返回平衡水平的趋势。只要人们深入揭示种群调节机制,就能掌握种群动态规律。生物种群是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对象,人们可运用数值密度和生物量密度等数据,计算出种群中的能量流和生产力,从而了解种群在群落中的重要性,在食物网链中的地位,以及种群与它所在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关系。这对于保护珍稀的野生动物,合理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控制和消除对人类有害的生物种群,维护生态平衡,都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