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和植物病原微生物来防治农田杂草,称为以虫治草、以菌治草。生物防治就是通过调节天敌所处的环境,增强和保护天敌,使其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发育以及天敌的生存和繁衍,而不利于有害生物的滋生和蔓延,将影响人类经济活动的害虫、病原微生物、杂草及其他有害生物种群控制在为害阈限以下。中国是世界上发现和应用以虫治虫方法最早的国家。
利用自然界中某些生物控制虫害、病害、草害及其他有害生物的途径。自然界中对有害生物起控制作用的生物统称为天敌,天敌主要包括某些以害虫为宿主的昆虫、真菌、细菌、病毒、原生动物、线虫和能捕食害虫的昆虫、蜘蛛、螨类、鸟、兽、鱼、两栖动物(蛙、蟾蜍)等。用上述天敌来防治害虫,称为以虫治虫,或以菌治虫;利用某些微生物来抑制植物的致病微生物和防治植物病害,称为以菌治菌,以菌治病;利用某些对寄主较专一的植食性动物和植物病原微生物来防治农田杂草,称为以虫治草、以菌治草。
生物防治就是通过调节天敌所处的环境,增强和保护天敌,使其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发育以及天敌的生存和繁衍,而不利于有害生物的滋生和蔓延,将影响人类经济活动的害虫、病原微生物、杂草及其他有害生物种群控制在为害阈限以下。
中国是世界上发现和应用以虫治虫方法最早的国家。早在3000年前,在《诗经》上已记载有“螟蛉有子,蜾蠃负之”,记述了胡蜂类捕捉蛾类幼虫的现象;公元304年,《南方草木状》又记载了“交趾人以席囊贮蚁鬻于市者,其巢如薄絮,囊皆连枝叶,蚁在其中;并巢同卖,蚁赤黄色,大于常蚁。南方柑桔若无此蚁,则其实为群所伤;无复一完者”说明中国南方广东等省已经用移植黄蚁蚁巢的方法来防治柑桔害虫。美国在19世纪80年代从原产地大洋洲输引澳洲瓢虫防治柑桔上的吹绵蚧取得成功,引起了各国对天敌昆虫输引工作的重视。意大利在20世纪初,从美国输引了桑白蚧蚜小蜂防治桑树上的桑白蚧也取得成功。从20世纪初到40年代是利用天敌防治害虫的兴旺时期。40年代后由于有机化学农药的出现和大量使用,绝大多数昆虫学家转向化学防治,世界各国的生物防治处于低潮。由于大量滥用有机化学农药,不仅引起害虫产生抗药性,造成环境污染,而且由于对天敌的大量杀伤,破坏了生态平衡,导致一些害虫的再猖獗和次要害虫的大发生。6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从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出发,提出了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概念。从生物与环境的整体观念出发,以防为主,充分发挥天敌的控制作用,合理运用各种防治措施,经济有效地把有害生物控制在经济为害水平以下,并在农业生态系统内、外不产生或少产生不良影响。
生物防治的主要途径:①增殖和释放天敌。人工引种或筛选的天敌,经大量繁殖和饲养后,采用适当的方法,散放到田间,以增加农田的天敌数量和种群密度,达到控制有害生物的目的。如世界各国在农田散放赤眼蜂或喷撒苏芸金杆菌制剂防治多种农林害虫;中国利用5406放线菌防治棉花苗期病害;美国利用棕榈疫霉制剂防治桔园杂草,以及加拿大利用原生动物蝗虫微孢子虫制剂防治蝗虫。②保护和利用本地天敌。利用某些农业措施,避免或减少对天敌的人为杀伤和影响,创造有利于天敌生存和繁衍的环境条件,增加天敌数量,充分发挥天敌对有害生物的抑制作用。一般常采用直接保护天敌,增加天敌饲料,实行种植多样化,搞好间作套种,合理使用农药等。如在农田设置寄生蜂保护器,以保护寄生蜂免受伤害;林间设置人工巢箱,可以招引益鸟;种植蜜源植物,可增加天敌食料,提高天敌的繁殖率;合理使用农药,可减少对天敌杀伤等。③输引外地天敌。从国外引进或从外地移入本地原来没有的天敌,以增加天敌对有害生物的控制作用。如美国从中国广东输引岭南蚜小蜂防治红圆蚧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澳大利亚从欧洲引入锈菌防治粉苞苣灯心草有效控制了草害;中国湖北省宜都县从浙江省永嘉县移入大红瓢虫防治柑桔上的吹绵蚧,完全控制了为害。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