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两栖纲

成无尾目及有尾目、无足目等现代两栖动物(见图)。因为两栖纲是由水生的鱼类开始过渡到陆地生活的一类脊椎动物,所以在动物进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两栖纲演化图 特征主要是具备五趾型的肢骨和带骨,开始出现一枚颈椎,并有一枚荐椎与腰带骨相连,支持身体使之能在陆地运动;头骨由2枚枕髁与颈椎相连。皮肤表面裸露,而且是本纲动物重要的辅助呼吸器官。

生活史要经历幼体水生和成体陆生两种不同生活方式的脊椎动物。包括四肢带尾的鲵、螈,有肢无尾的蛙、蟾和无肢缺尾的鱼螈等。

演化

在距今三亿五千万年前的古生代泥盆纪,地球上的气候温暖而潮湿,大量蕨类植物残体落入水中,使水质变坏或干涸,影响和威胁着鱼类正常生活。具有“肺”结构的古总鳍鱼类在生境恶化时,不但能到水面上进行气体呼吸,甚至还能利用其偶鳍爬离原栖息地去寻觅适宜的生活水域环境,从而逐渐发展了五趾型四肢,肺呼吸的功能也得到了加强,最终演变成为两栖动物。在格陵兰泥盆纪地层中出土的鱼石螈,是已知最早、最原始的两栖类化石,它一方面具有两枚枕髁、耳裂和五趾型附肢等两栖类的特征;另一方面头骨、迷齿、肢骨又与总鳍鱼类十分相似,并有前鳃盖骨和带鳍条的尾。据此可以认为古两栖类起源于古总鳍鱼类中的骨鳞鱼类。古两栖类又称坚头类或迷齿类,它们在三叠纪末期几乎均已绝灭,只有其后裔中的块椎类和壳椎类,在进化中分别演化成无尾目及有尾目、无足目等现代两栖动物(见图)。因为两栖纲是由水生的鱼类开始过渡到陆地生活的一类脊椎动物,所以在动物进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两栖纲演化图

特征

主要是具备五趾型的肢骨和带骨,开始出现一枚颈椎,并有一枚荐椎与腰带骨相连,支持身体使之能在陆地运动;头骨由2枚枕髁与颈椎相连。皮肤表面裸露,而且是本纲动物重要的辅助呼吸器官。皮肤腺发达,皮下有丰富的血管,大量的分泌物可使皮肤在干燥的空气中保持湿润,防止体液过分蒸发,有利于皮肤呼吸。与肺和皮肤呼吸有关的是心脏分为二心耳,一心室。右心耳接纳全身回心的静脉血,左心耳接纳自肺回心的动脉血;由于心室尚未分隔,动脉血与静脉血在心室内呈现部分混合,故属不完全的双循环。它导致动脉血液中的含氧量不充分,影响组织细胞中物质的氧化效率不能产生足够的热量,加以缺乏良好的保温条件和完善的体温调节机制,因此体温不能维持恒定,在很大程度上随环境温度而变化,故称为变温动物或外热源动物。每当严寒酷暑或干旱季节,均需进行蛰眠。通常,同种的许多个体常聚集在同一地点冬眠,既有利于维持略高的体温和保持一定湿度,也有利于出蛰后雌雄两性的觅偶和交配。春末夏初出蛰后,即在冬眠地附近的水域中产卵,受精卵于水中发育成幼体。由于两栖动物尚未彻底摆脱对水环境的依赖,所以还不能说是真正的陆生动物。

生长发育

除一部分蝾螈营体内受精外,绝大多数两栖动物虽有抱雌行为,但都是体外受精。受精卵的发育经过卵裂期、囊胚期、原肠胚期、神经胚期等阶段,待胚胎生长发育到一定时期,即穿越卵黄膜和胶膜而成为蝌蚪。蝌蚪生活于水中,呈鱼形,以尾游泳,最初以两对外鳃进行呼吸,俟后改由4对内鳃代替其作用;心脏分一心耳,一心室,单循环;口的上下唇有角质细齿,借此啃食植物;肠管有盘曲。经3个月的生长,长出四肢,全身开始蜕皮,唇上的角质细齿和表皮也一起蜕脱;食物由植物性逐渐转变为动物性,肠随之相应缩短;尾渐萎缩,直至完全消失;肺越来越发达,鳃则日趋退化,最终由肺完全代替了鳃。蝌蚪经变态而成幼蛙(蟾),离水上陆营两栖生活。两栖类的变态过程,充分表明个体发育同种族发生的密切关系,简要地重现了两栖纲动物是由水栖的鱼形动物发生演化而来的经历,是生物发生律的最好实例。

分类

现存的两栖纲动物仅包括无足目(Apoda)、有尾目(Caudata)和无尾目(Anura),约有3000种。无足目动物的身体细长似蚯蚓,故又名蚓螈目;体表有窄密的横沟,沟内有细鳞,尾极短,不明显;雄体有交接器,体内受精,卵生或卵胎生;穴居地下,以昆虫和蠕虫等为食。全世界约有170种,分布在非洲和热带亚洲、美洲,中国云南、广东、广西等省区产1种版纳鱼螈(Ichthyophis bannanica)。有尾目动物身体分为头、躯干和尾三部。头大,无鼓室和鼓膜,上下颚密生一列细齿,也有排列形式不一的犁骨齿;躯之两侧常有许多肋沟,四肢细弱或缺少后肢;尾发达而侧扁;大多为肉食性动物,主要凭嗅觉捕食无脊椎动物和小形的鱼、蛙等。现知有尾目动物约250种,大多分布在北半球,只有少数种类往南分布到热带区域。中国产3科、约30种,常见的有大鲵(Megalobatrachus davidianus)、小鲵(Hynobius)、巴鲵(Liua shihi)、蝾螈(Cynops orientalis)、肥螈(Pachytriton)、疣螈(Tylototriton)和瘰螈(Paramesotriton)等。无尾目是本纲中最高等、种类最多和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体形短宽,四肢发达,后肢强大适于跳跃和游泳;皮肤腺丰富,常形成背侧褶或集中而变为耳后腺、疣粒;鼓膜明显;除少数种类外,舌前部游离,可翻出捕食昆虫;体外受精,卵生,发育过程需经由蝌蚪变态为幼体的阶段。无尾目现有2500种左右,分布遍及各大洲,中国约有180种,西南诸省所产种类最多,常见的有盘舌蟾科(Discoglossidae)的铃蟾(Bombina orien-talis);锄足蟾科(Pelobatidae)的角蟾(Megophrys)和髭蟾(Leptobrachium);蟾蜍科的大蟾蜍(Bufo gar-garizans)、花背蟾蜍(B.raddei)和黑眶蟾蜍(B.me-lanostictus);雨蛙科(Hylidae)的无斑雨蛙(Hylaarborea immaculata)、中国雨蛙(Hyla chinensis);蛙科(Ranidae)的弹琴蛙(Rana adenopleura)、黑斑蛙(R.nigromaculata)、泽蛙(R.limnocharis)、日本林蛙(R.japonica)、金线蛙(R.plancyi)、中国林蛙(R.chensinensis)、虎纹蛙(R.tigrina);树蛙科(Rha-cophoridae)的大树蛙(Rhacophorus dennysi)和峨嵋树蛙(R.omeimontis);姬蛙科(Microhylidae)的狭口蛙(Kaloula)和饰纹姬蛙(Microhyla ornata)等。

中国两栖纲动物各目、科的特征,代表种类及其分布表

经济意义

两栖纲的绝大多数是有益动物,尤其是蟾蜍和蛙类,主要生活在农田,因大量捕食昆虫,在农田生态系统平衡中起着抑制害虫的作用。许多蛙类都是夜间活动的动物,能捕捉食虫类所无法消灭的害虫,在广泛开展保护青蛙和以蛙治虫的活动后,都收到显著的效果。此外,雨蛙、树蛙和狭口蛙还分别是高秆作物、树上,以及地下害虫的天敌,必须加以保护。有些两栖纲动物可以入药,哈士蟆油就是黑龙江林蛙、中国林蛙的整体干制品,以及雌蛙产卵管的制品,用作体虚滋阴补品;调制六神丸、梅花点丹和蟾酥丸等中成药所需用的“蟾酥”,是用大蟾蜍和黑眶蟾蜍耳后腺的分泌物加工制成,对咽喉的解毒、消肿、止痛有神效。螈类可用作治疗跌打损伤和骨折等症。蛙类和大鲵的肉味虽美,但从为农业除害的角度衡量和由大鲵是国家的保护动物来看,应禁止捕食,并需保护其栖息环境和繁殖场所的自然条件,防止天敌和农药对这些有益两栖类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