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遗传

子代表现与亲代相类似性状和特征的现象。即子代按照亲代所经历的途径和方式,把从环境中摄取的物质组建起来,产生与其亲代相类似复本的一种自身繁殖过程。遗传现象在生物界是普遍存在的。遗传包括遗传物质的复制、变异、传递和遗传性状的表达等过程。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脱氧核糖核酸(DNA)。其中编码或调节遗传性状表达的DNA序列称为基因。

子代表现与亲代相类似性状和特征的现象。即子代按照亲代所经历的途径和方式,把从环境中摄取的物质组建起来,产生与其亲代相类似复本的一种自身繁殖过程。遗传现象在生物界是普遍存在的。

遗传包括遗传物质的复制、变异、传递和遗传性状的表达等过程。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脱氧核糖核酸(DNA)。其中编码或调节遗传性状表达的DNA序列称为基因。位于细胞核内染色体上的基因叫核基因,位于细胞质中线粒体、质体或其它细胞质微粒上的基因称为核外基因或细胞质基因。由核基因控制的性状,其遗传方式符合孟德尔定律,正交(如♀AA×♂aa)和反交(如♀aa×♂AA)子代性状表现相同,称为核遗传。由细胞质基因控制的性状,其遗传方式不服从孟德尔定律,称为核外遗传或细胞质遗传。由于受精卵的细胞质主要来自卵细胞,细胞质基因只能通过母本传递,所以由细胞质基因决定的性状正交和反交子代表现不同。绝大部分生物的遗传性状受核基因所控制,但也有许多性状,如植物叶绿体变化、雄花不育性、抗病性、抗虫性、抗药性等与细胞质基因有关。不少经济性状,如成熟期、植株高度、籽粒油分和蛋白质含量等虽受核基因控制,但也受细胞质基因的影响。

核基因和细胞质基因各有其遗传自主性,但并非彼此独立的。作为基因型两个不可分割的部分,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作用。在玉米、高粱等作物杂交种生产中所使用的核-质型雄花不育可以作为核基因与细胞质基因互作的代表。研究表明,只有胞质不育基因S和与其相应的隐性核保持基因r同时存在时rr,个体才能保持不育。如果核基因为显性基因R,则R可以克服胞质不育基因的作用,使其恢复育性。如果胞质基因为正常可育类型N,即使核基因为r,个体仍然是正常可育的。

遗传并不一定意味着亲子代之间的完全相同,同一亲本的子代与亲代也存在着相异之处。因为性状本身并不能直接遗传,生物所遗传的只是基因型。基因型和性状表现之间还存在着一个个体发育过程,而个体发育必须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才能进行,因此,任何遗传性状的表达,实际上都是基因型和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例如,不同的作物品种具有不同的丰产潜力和抗病能力,这是由不同的基因型所决定的。但丰产性和抗病性能否表现或表现的程度如何,还取决于栽培管理水平和是否存在发病环境。在相同环境条件下不同品种之间的差异归因于基因型的差异,而同一品种在不同栽培条件下表现出的差异则归因于环境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