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依兰香

12年生树平均单株产花10千克。每公顷产油约30千克,一般单株产花5~10千克。宜晴天清晨采花,旱季采收的黄绿色花

番荔枝科依兰属的一个种,学名Cananga odorata Hook.f.et Thoms.,别名依兰依兰,热带木本香料植物。花瓣蒸油叫依兰油,具独特浓郁香味,是一种名贵高级香料;可作定香剂,广泛用以配制高级化妆品。木材较轻,可制家具。原产菲律宾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1750年引入非洲留尼汪,随后传入马达加斯加和科摩罗群岛。主产地为科摩罗群岛和马达加斯加西北部的贝岛(N ossi-Bé),20世纪60年代末,年产油约50吨,占世界总产量80%。1984年国际市场销售量约100吨。主要进口国有法国、联邦德国、美国。20世纪20年代从缅甸引入中国云南西双版纳、福建同安试种,开花结果正常。1961年从斯里兰卡引入海南省那大试种,1965年开花结果,鲜花出油率2~3%,品质优良(见图)。1981年云南南部发展的均为斯里兰卡种源,栽培面积约460公顷,广东电白、福建厦门也有少量栽培。植株高15~20米。主干挺直,树皮灰白色。小枝下垂,自然脱落。单叶互生,长椭圆形,全缘。花两性,腋生,花瓣6枚,黄绿色,形似鹰爪。雄蕊多数。雌蕊头状,多心皮,离生。浆果紫黑色,内含3~12枚种子。花期5月至11月。果熟期12月到翌年3月。为热带海岛速生树种,喜高温潮湿环境。在年平均温度22℃以上,最冷月平均温度15℃左右,绝对低温不低于4~5℃,年雨量1300~1800毫米,相对湿度80%以上,静风,低海拔微酸性壤土上均可种植。在赤道带可种到海拔1000米的山地。用种子繁殖,播前用始温40~50℃温水浸种24小时,撒播于沙床催芽,出现三对真叶时移植。株行距25×30厘米,及时除草、松土、追肥。苗高约1米,即可出圃定植。植距8×7米,雨季定植。生产上多采用截顶矮化栽培。主要害虫有毒蛾、毛虫、蚜虫为害叶子,可用敌百虫喷杀。种后2~4年,树高4~8米始开花,10年后进入盛产期,产花期可达25~30年。在爪哇,12年生树平均单株产花10千克。每公顷产油约30千克,一般单株产花5~10千克。宜晴天清晨采花,旱季采收的黄绿色花,品质最优。(丁慎言)

依兰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