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科豇豆属栽培种之一,学名Vigna unguiculata(L.)Walp.一年生草本植物。别名:饭豆、蔓豆、泼豇豆、黑脐豆等。主要用作粮食、蔬菜,也作饲料和绿肥。起源和栽培史一种意见认为起源于西非,最早在西非和中非被驯化,印度是次生起源中心。在非洲形成了大粒类型
豆科豇豆属栽培种之一,学名Vigna unguiculata(L.)Walp.一年生草本植物。别名:饭豆、蔓豆、泼豇豆、黑脐豆等。主要用作粮食、蔬菜,也作饲料和绿肥。
一种意见认为起源于西非,最早在西非和中非被驯化,印度是次生起源中心。在非洲形成了大粒类型,在印度形成了短荚豇豆亚种V.u.ssp.cylindrica(L.)Verde及长豇豆亚种V.u.ssp.sesquipedalis(L.)Verde;另一种意见认为起源于非洲和兴都斯坦变异中心;1979年在中国云南省西北部地区发现野生豇豆V.waxillata(L.)Benth.而且分布很广。豇豆在新石器时代已有栽培,是世界最古老的作物之一。
栽培的豇豆均属于一个种。染色体数2n=22,也发现有少数材料2n=24。根据荚的长短、荚下垂或上冲及其他特性,种以下分为三个亚种,即普通豇豆亚种V.unguiculata sp.unguiculata Walp.,多为蔓生型,也有直立和半直立型。荚长10~30厘米,荚嫩时直立向上,以后下垂,种子近肾形。短荚豇豆亚种,植株矮小,多直立或半直立,荚长一般7~12厘米,向上直立,种子小,椭圆或圆柱形;长荚豇豆亚种即蔬菜用豇豆,茎蔓生,具缠绕性,荚长30~100厘米,下垂,荚壳有的皱缩,种子长肾形。此外,在西非还有一个特殊类型Textilis,花梗纤维可作为纺织原料。
广泛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以非洲最多,在热带非洲,豇豆是仅次于菜豆的一种重要豆类作物。主产国为尼日利亚,其次为尼日尔、上沃尔特、乌干达、埃塞俄比亚、突尼斯、中国、印度、菲律宾等。尼日利亚常年生产豇豆85万吨左右,约占全世界总产量的3/4:设在尼日利亚的国际热带农业研究所(ⅡTA)在试验中曾获每公顷3140千克产量。中国主要产地为山西、山东、陕西、河南、湖北、广西、河北、云南、四川、台湾等省(自治区)。
主根强大,支根多,入土深,分布于距地表20~25厘米的土层内。茎匍匐或缠绕或直立,茎上有纵线条纹。三出复叶、互生。小叶卵形或菱卵形,叶柄长而无毛,总状花序,腋生,每一花梗上着生2~4朵花,多结两荚,左右对生,花较大,白或紫色。花梗基部有3片苞叶。荚长圆筒形,稍弯曲。嫩荚绿色,成熟荚黄、褐或紫色,每荚含种子6~16粒。百粒重5~30克。粒色有白、黄(橙)、红、紫、黑及各种花斑或花纹;种脐白色,脐环明显。
豇豆
自花授粉,一般自上午5时到11时开花,以6时到10时开花最盛。因昆虫和气候影响,可发生杂交。为短日性作物。早熟类型对日照长短不敏感。喜温耐热,不耐寒,子叶出土、发芽最适温度为20~30℃,在35℃高温下仍能生长和结荚。适宜生长的月平均温度在21℃以上,对霜冻较敏感。比较耐旱、耐瘠薄,对土壤要求不严,适宜的土壤pH值为5.5~6.5。
美国、印度、尼日利亚等国对豇豆种质资源研究较多。美国保存约1600份;国际热带农业研究所搜集约12000份,其中野生豇豆200份。已育成直立、耐旱、高产优良品种,在非洲广泛种植。中国的短荚豇豆和普通豇豆资源均较丰富,搜集约1600多份。短荚豇豆如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红豇豆、广州的白眉豆、云南省的朝天豆等。普通豇豆早熟品种生育期2~3个月,晚熟品种约5个月成熟。如河北省的大红袍、北京市的花脸红豇豆、山西省的白画眉、河南省的露水白等。中国主要利用地方品种,美国、印度等国家进行常规育种和杂交育种,育成品种有Cream Lady、Bombay、Blackeyed、Purple Hill、Brown Crowder等。
中国的豇豆多与玉米、高粱、谷子、甘薯、芝麻等作物间作、套种或混作;也利用隙地栽培或种于果树行间。播种前应进行深耕和施基肥。4月至7月播种,有条播、点播和撒播。种植密度,单作时每公顷15万株左右,每公顷播种量30~60千克;作饲料或绿肥时播种量可增到75千克。
以基肥为主,磷肥的施用十分重要。豇豆根瘤菌固氮能力较强,每年每公顷一季可固氮约90千克,所需氮素的大部分可由根瘤菌供给,苗期施少量氮肥以补不足。充足的磷、钾肥可提高结实率和种子饱满度。也需要硼、钼、镁和硫等微量元素。在酸性土壤中施用石灰,能促进根瘤形成,并有利于钼的释放。
开花期较长,荚果成熟期不一致,需分次采收,也可在3/4的荚果变黄时一次收获。收获后应及时脱粒、晒干,并进行豆象防治。
主要病害有白粉病Erysiphe polygoni、锈病Uro-myces phaseoli、U.vignae、叶斑病Cercospora cruen-ta、C.vignicaulis,还有花叶病毒病和黄花叶病毒病为害严重,重要虫害有蚜虫、豆荚野螟Marcua testulalis、豆象Callosobruchs chinensis,C.macula-tus。
籽粒含蛋白质20~25%,脂肪1~2%,碳水化合物55~60%,豇豆极少含有胰蛋白酶抑制素、血球凝集素和引起肠胃气胀的有毒物和抗代谢物。籽粒一般用作主食,如与大米一起做饭或粥,也是制豆沙和作糕点的好原料;还可制罐头食品;豆芽蔬菜,茎叶营养丰富,其纤维比苜蓿的更易消化,是家畜的优良蛋白质饲料。豇豆枝叶繁茂,覆盖度高,也是优良的前作和绿肥。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