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香蕉冠网蝽

刺吸香蕉汁液的蝽类害虫。学名Stephanitis typica(Distant)。半翅目,网蝽科。分布于印度、斯里兰卡、巴基斯坦、日本、朝鲜、巴布亚新几内亚、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及中国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和云南。是芭蕉科植物的重要害虫。寄主还有姜科山姜属和姜花属、番荔枝科番荔枝属,以及桑科木菠萝属的植物。

刺吸香蕉汁液的蝽类害虫。学名Stephanitis typica(Distant)。半翅目,网蝽科。分布于印度、斯里兰卡、巴基斯坦、日本、朝鲜、巴布亚新几内亚、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及中国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和云南。是芭蕉科植物的重要害虫。寄主还有姜科山姜属和姜花属、番荔枝科番荔枝属,以及桑科木菠萝属的植物。成虫和若虫群栖于蕉叶背面吸食,被害叶片呈许多浓密的褐黑色小斑,叶片正面呈花白色斑,叶片早衰枯死,影响香蕉和芭蕉的产量和品质。老蕉园受害尤为严重。成虫体长2.1~2.4毫米,灰白色。头小,棕褐色,触角4节,第三节约为全长的1/2。前胸背板具网纹,侧背板呈翼状扩展,前部形成囊状头兜,覆盖头部,后部与三角突的壁状中脊相接,两侧为小翼状的侧脊。前翅膜质透明,具网纹,翅基及近端部有黑色横斑,翅缘具毛。后翅无网纹,有毛。卵长椭圆形,稍弯曲,无色透明至白色,顶端有卵盖。若虫共5龄。

广东年生6、7代,无明显越冬现象,世代重叠,第一代羽化期为4月下旬至5月上旬,第二代6月上中旬,第三代7月中下旬,第四代8月中下旬,第五代9月下旬,第六代11月中下旬羽化。若冬季气温较高则尚能完成1代。卵和若虫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4.7℃和12.5℃。有效积温478日度。在23~27℃气温条件下,卵期13~15天,若虫期13~20天,产卵前期8~9天,一世代历期34~43天。在19℃和31℃恒温条件下均不能交配产卵。新羽化的成虫约经5天后转叶为害,或飞迁到邻近植株心叶下第二、三片叶背取食、交配。交配后4天开始产卵。卵产于叶背组织内,相对集中,卵上有胶质物覆盖,呈褐色斑块。每堆卵约10~20粒。每雌产卵50~60粒。成虫寿命约30天,台风对网蝽的数量影响甚大。冬季气温低于15℃时不太活动。天敌有蜘蛛和蚂蚁。若虫盛发期间可喷洒敌百虫、敌敌畏、乐果或马拉硫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