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蟋蟀

直翅目,蟋蟀科昆虫的统称。全世界已知2300余种,中国约120余种,广布型。体长2~40毫米,黑褐至赤褐色,也有部分种类为黑色、黄色或淡绿色。头圆,胸宽,触角细长多节,超过腹端。前后翅发达,但也有的全缺或较短;前翅前方骤然向下弯曲,平覆体面及身体两侧,右翅在上,左翅在下,后翅折叠于前翅下,多数种类雄虫前翅具发音器,它由翅脉上的小刮片,摩擦脉及发音镜组成。

偶发性农业害虫。直翅目,蟋蟀科昆虫的统称。全世界已知2300余种,中国约120余种,广布型。体长2~40毫米,黑褐至赤褐色,也有部分种类为黑色、黄色或淡绿色。头圆,胸宽,触角细长多节,超过腹端。前后翅发达,但也有的全缺或较短;前翅前方骤然向下弯曲,平覆体面及身体两侧,右翅在上,左翅在下,后翅折叠于前翅下,多数种类雄虫前翅具发音器,它由翅脉上的小刮片,摩擦脉及发音镜组成。前胫节基部具听器,后足发达,善跳跃,跗节3节。产卵管细长,针状或矛状,腹端有尾须一对,长而无节。

多数年生1代,以卵在土内越冬。卵长柱形,散产于田野土中,树蟋则成排产于树枝上。初孵若虫为蛆形,很快蜕皮变成第一龄若虫,蜕皮次数因种而异。若虫、成虫日间隐藏于田间作物、草丛、砖石、朽木下及墙缝、土穴内,夜出活动。

早在2500年前,中国古代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蟋蟀”篇。人们已观察到蟋蟀有秋凉时转入房舍的规律,留下了“蟋蟀在堂”、“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的诗句。汉初成书的《尔雅》称蟋蟀为“蛬”,魏晋称之为促织,趋织,今俗名蛐蛐儿。古代有畜养蟋蟀以听声消遣的风习。宋代兴斗蟋之戏,并出现了蟋蟀专著《促织经》,详细介绍了捕捉、喂养、角斗、医伤、治病、繁殖等方法。此后这种著作达10余种之多。但真正用于斗蟋之戏者,是斗蟋Velarifictorus micado(Saussure)。

蟋蟀食性杂,为害各种作物、苗木、蔬菜、果类。在中国,对农作物危害最大者,在北方为油葫芦,南方为华南大蟋蟀。

油葫芦

学名Teleogryllus mitratus(Burmeister)。分布于日本、印度、菲律宾、斯里兰卡、马来群岛;中国北京、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山西、贵州、广西、西藏均有分布。主要为害棉花、花生、芝麻、豆类、瓜类、萝卜、白菜、荞麦、水稻、甘薯、玉米等,尤以晚秋作物受害最重。成虫体长20~24毫米,宽6~8毫米,黑褐色。头顶黑色有光泽,复眼周围及颜面部浅黄色,从头的背面看,两复眼内方的浅黄纹呈“八”字形,口器深褐色,触角略长于身体。前胸背板宽阔,黑褐色,背区中缝明显,有一对暗褐色羊角形斑纹,侧叶前下角黄色;中胸腹板后缘中央有一小切口。雄虫前翅黑褐有光泽,长达腹端,发音镜近长方形,镜内有一弧形横脉分镜为二室,端网区较长,有数纵脉与小横脉相间呈较规则网状;斜脉4,亚前缘脉有分支6,后翅通常发达,伸出腹端似长尾。足粗壮,前胫节内,外侧均有听器,内听器小,圆形,外听器大卵圆形;后腿节膨大,外侧有褐色斜条纹,后胫节背方有刺5~6对,端距6枚,内中、上位距最长,几近基跗节之半,外中位距次之,内下位距、外上、下位距均短,后基跗节背方有5~6对小齿,末端有刺一对,内刺显长于外刺。雄虫下生殖板发达,呈船头形,末端有龙骨脊。雌虫常较雄虫略大,产卵管约与身体等长。

在中国北方地区每年发生1代,以卵在土内越冬,次年4~5月间卵孵化为若虫,若虫6龄,羽化盛期在8月中上旬,雌虫较雄虫略晚,成虫初乳白,1日后体色转黑褐。9~10月交配,交配后2~6日开始产卵。平均每雌产卵75粒。卵散产于杂草多、向阳田埂及坟地,深约2—3厘米,卵期可达7个月。成虫寿命平均64天,最长可达145天。成虫、若虫白天隐藏于杂草、砖石、土块下及田间裂缝中,夜出活动,取食或交配。成虫有筑穴习性,雌雄虫同穴,有时自相残杀。大发生时,可毁灭庄稼。近年在河北省南部、山东省等局部地区有日益加重危害趋势。毒饵、毒土诱杀、田间喷药等为主要防治措施。

(郑彦芬)

华南大蟋蟀

学名Brachytrupes portentosus Lichtenstein。又名花生大蟋蟀。中国蟋蟀类中体型最大的一种。分布于印度、孟加拉、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中国分布于广东、广西、台湾、福建、江西、云南等省区。为害旱地农作物及林木幼苗。成虫体长约40毫米,宽约13毫米,色黄褐至棕褐。头正视近圆形,头顶微向后倾,黄褐色,具稀疏刻点,后头区有4条明显或不明显深褐色纵纹;额与唇基深褐色,复眼小而突出,色棕褐,单眼3个,浅黄色,几呈“一”字排列;触角约与身体等长。前胸背板前方膨大,尤以雄虫为甚,前缘后凹,后缘波纹形,背区密布刻点,正中有一细纵沟,两侧各有一羊角形斑纹,侧叶色较背区略淡,前后角圆形。雄虫前翅略长于腹部,发音镜小,近卵圆形,内有一曲脉分镜为二室,斜脉2~3条,索脉向上弓起近半圆形,端区约占全翅长1/3,有7~8条斜纵脉与小横脉相间成长方形小室,后翅发达,伸出腹端似长尾。前、中足略等长,前胫节基部内外侧均有听器,后腿节粗壮,长约等于胫节和跗节之和,胫节背方有粗刺两列,每列4枚,内刺长于外刺,末端有6距,两侧中、上位距粗大,下位距短小,后基跗节背方有4~5对小齿,端刺2,内刺粗长,约等于第三跗节2/3,外刺短小,第三跗节较基跗节略短。雌虫产卵管粗短,仅及后胫全长之半。

华南大蟋蟀

南岭以南年生1代。以若虫在洞穴内越冬,至6月羽化。每虫营一穴,深五六十厘米,冬季若虫的穴可深达1米以上。自6月中下旬开始交配产卵,初产卵色青灰,后变土黄,将孵化时长5.4毫米。7~8月间产卵最盛,此时多雌雄同穴,或一雄多雌。雄性好斗,9月以后,产卵停止,渐趋死亡。未产卵前,洞穴简单,至将产卵,必造二三个支穴,卵产于支穴内。每穴二三十至百余粒不等,每雌平均产卵约90粒。产后将嫩草置于穴内,备作若虫孵化时的食料。8月中开始孵化,9月以后最盛。初孵若虫,色乳白微灰,先取食母虫预贮的食料,不喜食新鲜食物。数日后,逐渐外出,自行觅食,并自挖新穴,过独居生活。昼伏夜出,咬断作物幼苗,拖回穴内,造成严重缺苗。雄虫在黄昏后,多在洞口鸣叫,声高尖,无间断音节。独居的雌虫,则闻声而来交配。卵期24天,若虫有10龄,历时近300天,成虫寿命约110天,一世代可达400余天。通常可在傍晚用毒饵诱杀进行防治。

(李永禧)